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1):94-97
旨在筛选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的最佳耐热保护剂。通过初步筛选,选出符合本试验设计要求的3组保护剂A3、A6、C4,以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为对象,以保存环境、保存期长短、病毒损失量为参数,采用单因子试验对3组耐热保护剂进行优化,优选出对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耐热保护效果最好、且经济实用的耐热保护剂A6组。试验结果显示,使用A6保护剂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疫苗在37℃保存3周,病毒含量下降0.4个滴度,常规疫苗下降2.4个滴度;25℃保存60 d,病毒含量下降0.3个滴度,常规疫苗下降2.2个滴度;4℃保存9个月,病毒含量下降0.4个滴度,常规疫苗下降3.8个滴度,说明A6可作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良好的耐热保护剂。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毒价与其保护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毒价与其保护率的相关性郭志宏,蒋元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所自1984年培育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Ecthyma,CE)细胞弱毒株以来,又成功地研制出弱毒细胞冻干苗...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的细胞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确定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白音锡勒牧场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 virus)获得成功,现将培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7年,湖北省南漳县首次发生羊传染性脓疱病(Contagious Ectnyma.CE)的大面积流行,我们采集病料,分离出CE病毒。在羊体进行了回归试验,出现与自然感染羊相同的典型症状,通过电镜观察找到了典型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粒子;将病毒在犊牛睾丸细胞上培养成功;交互免疫试验证明HCE细胞弱毒疫苗对该病毒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用HCE弱毒疫苗对全县羊只进行大面积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羊唇、鼻、眼睑、乳房、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发生丘疹、水疱、脓疱和痂皮为特征。羔羊常因继发感染而死亡。此病几乎在所有养羊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属全球性分布。1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羔羊,3~4月龄羔羊发病率最高,常呈流行性。在集中产羔的产房内,出生1~7天的羔羊也有发病。成年羊多呈散发性,发病率较低。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羊,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病毒存在于污染的圈舍饲槽、栏杆、垫草、饲草等处,通过受伤的皮肤黏膜而感…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Contagious ecthyma)、羊口疮(Sore mouth)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Scabby mouth)、羊溃疡性口炎(Orf)、羊传染性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羊口疮病毒(Orf virus)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口腔粘膜发生脓疱、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传染病[1]。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又叫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传染性唇皮炎、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该病,我国首先发现于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地,山东省也有发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正>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羔羊。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两年来,由于我乡牧户从青海省祁连县大量购入藏系绵羊,使该病在我乡频频发生,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44只,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 pustulardermatitis ,CPD)俗称羊口疮(Orf),是由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Contagiouspustulardermatitisvirus,CPDV)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嗜上皮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以在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为特征。羔羊最为敏感 ,常引起群体发病 ,尤其是密集的羊群[1,2]。早在1887年Steeb曾描述过此病。1890年首次由Walley将其描述为羊的接触性皮炎(Contagiousdermatitis)。1920年Zeller用病羊痂皮复制本病成功。1921年Aynaud确定本病病原为病毒。自此以后 ,各…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PCR对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细胞培养毒的检测与细胞培养CPE、电镜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经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NZ—2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用此PCR方法扩增羊痘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舌病病毒,结果均为阴性。此方法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是可行的、特异的。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细胞弱毒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引起的。笔者从多株病毒中选育出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HCE毒株,于犊牛睾丸细胞上连续继代,诱导变异,使其毒力降低,至85—95代毒力致弱,且免疫原性好,本动物回归5代以上不发病,制苗时细胞苗毒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口疮” ,现代兽医学叫做“口膜炎”。是口和口腔皮肤黏膜形成以红疹、脓疱、溃烂、结痂为特征的传染病。幼小羊发病较多 ,成年羊同样有易感性 ,常以春秋季节群发流行 ,呈散发性传染。我场 9个分场养羊发展到 6 0 0 0多只 ,从 2 0 0 0年以来 ,每年羊群中有不同程度的健康羊患病 ,共治疗 10 0多只 ,疗效确实 ,并取得一定经验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病因 羊传染性脓疱病 ,是由脓疱病毒引起 ,这种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 (orfuirus)属于痘病毒科 ,副痘病毒属 (parapoxuirus)。由带毒羊或者通过将健康羊置于曾有病羊用过的圈舍…  相似文献   

13.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传染性唇皮炎等,是肉羊场较为常见的疾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畸形发疹性皮肤病,特征是口唇等处皮肤黏膜依次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溃疡和厚痂。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又名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痘病毒科的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一种绵、山羊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羔羊多为群发流行.本病在甘肃省流行较为广泛,肃南县是高发区之一,最早发生于1969年.几十年来肃南县虽然采取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但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病每年都给当地牧民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探明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规律,笔者于2005-2006年,对肃南县康乐乡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养羊业发达,伴随而来的是羊的各种疾病频繁暴发,其中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羊流行性疾病。本文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紧抓其防疫要点,总结了相关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为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是羊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该病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传染,易感动物为绵羊和山羊。该病的发生率较高,传播速度快,危害极大。如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引起羊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防治。1病原特性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对消毒剂和高热比较敏感,在60℃左右的环境下持续5min,病毒就会失活。该病毒对普通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可在羊舍、羊毛等处存活半年。在干燥痂皮内,该病毒对日光和低温的抵抗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该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患羊唇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厚痂为主要发病特征。该病的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倘若继发其他疾病,将加大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患羊嘴唇、口角、鼻孔、腿部和乳房周同等处的皮肤、黏膜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该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羊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病毒,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炎症,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在每年春秋两季是该病的暴发时期,尤其是农区秋收后放牧麦茬农田麦芒引起口腔粘膜破损易导致该病的感染群发.2013年3月16日我站接诊一例疑似羊传染性脓疱,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传染性脓疱,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为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为羊口疮,是由于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在全世界任何养羊国家都能够发生。该病主要特征是唇、口腔黏膜以及局部皮肤出现红疹、脓疱、溃疡、结痂,由于通常在口唇附近发生病变,对采食饲草、饲料和吮吸乳汁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增重缓慢。如果对该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会由于机体衰竭或者继发引起肺炎等疾病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