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eytoplasmie sperm injection,ICSI)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体外受精技术.它是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处理后的精子或生精细胞直接注入卵母细胞胞质内,从而完成受精的过程.理论上讲,只要1个精子就可以受精,这就大大降低了受精过程中对精子数量的要求.因此,该技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从3方面进行了牛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试验,即用不同离心法、不同温度上浮法、不同精子浓度等方法对COCs进行体外受精,测定其体外受精率。结果表明,两种离心法中,以上清液二次离心法的精子获能效果最好,受精率最高,该法首次采用低速离心技术,突破了离心法的传统方法,离心效果明显提高;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精子上浮效果以CO2培养箱恒温(38.5℃)上浮法最好,受精率最高;对于选择受精时获能精子的浓度,宜控制在1.0×106~1.5×106个/ml,不仅能提高受精率,还可避免或降低多精受精现象。  相似文献   

3.
精子微注射技术就是借助显微操作仪,将精子或精子成分直接注入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或卵周隙中去,使卵子受精。它是体外受精的一种新的操作技术,可将体外受精研究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相结合,因而,比常规体外受精研究更有发展前途。首先,它避免了正常受精过程中精子穿透卵子胶膜、卵丘细胞一透明质酸基质和透明带,进而和卵浆膜融合的过程,因而可以对精卵互作的某些特征进行探讨。比如可用以研究受精的准确时间、  相似文献   

4.
实验用TYH、T6两种培养液做为精子获能培养液和受精培养液进行了金黄地鼠的体外受精。用经获能培养的精子分别与具卵丘和去卵丘的卵子进行受精培养。结果在TYH中分别得到了27.5%和33.3%的受精率。在T6中得到了47.2%和26.3%的受精率;用未经获能培养的精子分别与具卵丘和不具卵丘卵子进行受精培养,结果在TYH中得到了41.8%和7.1%的受精,在T6中得到了48.5%和57.7%的受精率。实验结果说明:(1)适用于小鼠体外受精的培养液T6和TYH并不适合于金黄地鼠,其主要原因是不能使精子有效获能;(2)卵丘细胞的存在有使受精率提高的趋势;(3)来自不同公鼠的精子的受精能力差异很大,进行体外受精时必须严格挑选公鼠  相似文献   

5.
First  NL  陈东宝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3):11-14
无论在体内或体外,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对于受精的成功都是必需的。精子的成熟不仅包括在雄性动物体内所发生的过程,亦包括在雌性动物所发生的获能过程。牛精子是在输卵管中获能。在体内,获能活性存在于发情时的输卵管液中,而不存在于黄化输卵管液中。实验证明,发情输卵管液的获能活性是因其中含有氨基多糖(Glycosaminoglycan):肝素或硫酸肝素。在体外,肝素可使牛精子获能,使鲜精或冻精的受精率超过70%。用肝素获能的精子作体外受精,已能使胚胎发育,并已出生犊牛。肝素使精子获能的机理尚不清楚。肝素可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1951年,Austin和张明觉首次报道了哺乳动物(兔子)体外受精成功,并最先提出了受精前精子需在母畜生殖道内获能的观点。30年来,体外受精技术已由实验动物发展到大家畜和人类,并在20多种哺乳动物上获得成功,其中兔子(1959)、小白鼠(1968)、大鼠(1974)、人(1978)、牛(1981)、山羊(1984)、绵羊(1986)、猪(1986)等已有正常的体外受精的后代。体外受精技术有助于揭示受精的本质和机理及研究胚胎的发育和分化;便于进行基因导入和卵核移植;同时,也可有效地解决家畜的某些不孕症,并提高优良种畜的利用效率。本文将从卵细胞体外培养和成熟,精子的  相似文献   

7.
PVP和17β-E2对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牛和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用0.3%PVP代替10%FBS,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用0.3%PVP代替10%FBS是可行的;在黄牛(或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7β-E2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高于不添加17β-E2组,试验结果表明,17β-E2对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受精是必要的.同时,本试验对现行的黄牛和黑白花牛体外受精程序应用于水牛体外受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虽然水牛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可成熟和受精,但是在同一处理下,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受精率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 0.01)低于黄牛和黑白花牛,这表明,利用现行的黄牛体外受精程序进行水牛的体外受精是有效、可行的,但可能所用的精液或受精过程的某些步骤不太适合水牛卵母细胞,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猪第一极体核物质参与卵母细胞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猪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核物质能否参与体外受精及其进一步的胚胎正常发育.第一极体(FPB)获自猪卵巢卵泡中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成熟培养的MⅡ期卵母细胞.存活极体从成熟卵母细胞内分离后采用显微操作术注入去核卵母细胞胞质中.第一极体重组卵母细胞分别采用常规体外受精和单精子胞浆注射法进行受精,来自极体核重组的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和分析其进一步体外卵裂发育的能力.结果显示:极体显微操作重组的成功率约为80%,20%左右的重组卵母细胞于重组后的受精和发育培养过程中退化、崩解;常规体外受精和单精子注射后2-细胞卵裂率分别达到12.9%和29.8%.结论:猪第一极体核物质具有参与卵母细胞受精和进一步胚胎发育的能力.据此推测利用第一极体将有可能繁殖正常仔猪后代.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猪精子、水牛精子及食蟹猴精子分别注入到猪卵母细胞后原核形成及早期胚胎发育情况,利用屠宰场收集的猪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44~48h后,进行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操作。试验1:体外培养18~19h,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查原核形成情况。试验2:进行体外培养,ICSI后2d检查分裂率,7d记录囊胚率。试验1结果显示:在原核形成率上,猪同种显微受精,原核形成率(50.10%)显著高于注入水牛精子(37.06%)及食蟹猴精子(37.48%),且差异显著(P0.05),注入水牛精子和食蟹猴精子间差异不显著。试验2结果显示:猪同种显微受精所得的分裂率(86.58%)和囊胚率(29.93%)与水牛精子注入(70.98%,18.48%)、食蟹猴精子注入(78.69%,16.92%)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水牛精子、食蟹猴精子分别注入到猪卵母细胞后,观察到雌雄原核和精子解聚;水牛精子注入猪卵母细胞与食蟹猴精子注入猪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发育到囊胚。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技术也称胚胎生产技术(invitro production,IVP),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的获能、卵子的体外受精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等几个连续的过程。半胱氨酸是GSH的前体物质,在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疏基复合物能增加细胞内GSH的合成,在受精和胚胎的开始阶段保持高浓度GSH可以增加发育率。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半胱氨酸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及成熟培养时期卵母细胞内GSH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应用牛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IVF)获得大量廉价的性控胚胎,本实验利用微流控精子分离器(MFSS)分离有活力的精子,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放置在MFSS的C室进行体IVF,与常用的微滴-IVF法进行对比,检测2种受精方法的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MFSS-IVF的单精子入卵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4.38%、40.12%)均显著高于微滴-IVF法(29.02%、24.55%)(P0.05),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以上得出,MFSS-IVF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单精子入卵率和囊胚发育率,利用MFSS使用奶牛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生产胚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卵细胞质不均一的牛卵母细胞和均一的牛卵 细胞全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同样经地24h培养不均一组的成熟率(96.7%)高于均一组(80.8%),两者差异显著,受精率为不均一组(63.8%)稍高于均一组。  相似文献   

13.
这篇论文论述了牛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精子的制备方法,获能液的组成、精子获能的判定、受精方,法以及卵母细胞受精与否的评定5个方面加以阐述,并展望了体外受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肝素诱导获能 ,比较了 TAL P液和 BO液处理水牛附睾尾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和细管冷冻精液体外受精的效果。结果表明 ,用 BO液和 TAL P液分别处理水牛附睾尾精子 ,受精后的卵裂率分别为 4 6 .6 7%和 5 3.73% ,发育率分别为 2 1.6 7%和 2 6 .87% ,其受精效果差异不显著。综合 2种方法 ,水牛附睾尾精子的受精率为 5 7.14 % ,受精后的卵裂率为 5 0 .39% ;发育率相对于培养卵为 2 4 .4 1% ,相对于卵裂卵为 4 8.4 4 % ;与细管冷冻精液 (5 6 .0 0 % ,5 4 .31% ,2 6 .72 % ,4 9.2 1% )相比 ,差异不显著。形态学观察还表明 ,用保温干储的方法可获得活率好、存活时间长的附睾尾精子。试验结果说明水牛附睾尾精子用于体外受精可以得到与细管冷冻精液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牛体外受精的精子时分别添加咖啡因、茶碱和己酮可可碱三种黄嘌呤活性物质,在提高精子运动性方面,以己酮可可碱成绩较高,随着时间的延长茶碱成绩较高,但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受精率方面,除添加己酮可可碱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无显著差异。虽然不同种公牛的精子运动性存在差别,但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分析研究了:(1)猪卵子体外成熟所需要的培养时间;(2)促性腺激素和猪卵泡液对猪卵子体外成熟的作用;(3)不同体外受精次数对猪卵子体受精率的影响;(4)不同精子获能辅助剂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作用;(5)不同种类猪精液的体外受精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猪卵子体外成熟所需培养时间是32-36小时,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加入0.25IU/ml PMSG(或FSH)和10%猪卵泡液可以促进猪卵子体外成熟,在精子体外获能培养液中加入0.05mg/ml肝素,在体外受精培养液中加入2mg/ml咖啡因可以促进猪精子体外获能并可提高体外受精率,体外成熟后的猪卵子进行2次受精可以获得较高的体外受精率,本试验用新鲜射出精子,冷冻射出精子,新附睾精子,冷冻附睾精子对体外成熟猪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后卵裂率(2-4细胞期)分别是24.26%、23.40%,22.65%和24.24%。  相似文献   

17.
卵母细胞胞质能否支持异种动物体外受精及受精卵能否发育可为揭示受精本质提供理论参考。为研究异种动物体外受精影响因素,本实验利用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为受体,进行西门塔尔牛冷冻精子体外受精,并从受精液组成、受精条件和有无透明带3个方面考察雄原核的形成及受精卵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西门塔尔牛冷冻精子的受精液和受精条件下,雄原核形成率高于小鼠试验组(11.7%vs2%)(P<0.05);且在无透明带条件下,其雄原核的形成率(17.8%vs 12.79%)和卵裂率(27.27%vs 5.2%)均高于有透明带组(P<0.05)。以上结果初步表明,模拟精子源体外受精所需的“原生境”条件可提高异种动物体外受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单精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技术(ICSI)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将体外受精研究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比以往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大大降低,使其无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还是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生理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小鼠精子及小鼠精子与GFP基因孵育后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ICSI,获得子代鼠。提取鼠尾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 blot进行整合检测。在发育至成年的11只小鼠中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到3只阳性(27.3%)。结果表明,利用ICSI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9.
种公牛精液品质的优劣,与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和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率密切相关。无论是体外受精技术还是人工授精技术,均要求种公牛的精子具有较好的受精能力。本文阐述了影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因素以及不同种公牛精液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结果的差异,从而得出无论是常规精液还是性控精液,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妊娠率都会因为种公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此体现了选择一头高受精率种公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1):40-42
在牛体外受精(IVF)过程中,比较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对其卵母细胞的成熟效果,并将成熟的卵母细胞与不同方法获能的精子进行受精,分析其卵丘细胞在受精前后的脱除对卵裂率及囊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的牛卵泡液(BFF)对卵母细胞的成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卵丘细胞在受精后的脱除效果显著优于受精前的脱除(P0.05);上游法和离心法的精子获能方式对IVF没有显著差异,但离心法略优于上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