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海 《农技服务》2009,26(8):132-132
橡胶是海南农作物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提高橡胶产量,作者根据多年实践,从宜林地布局、品种选择、胶林管理及割胶技术等方面介绍胶树高产栽培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由海南白沙大岭农场场长、张永北博士主持进行的“绿丰源”橡胶增产实验项目日前喜获成功。据介绍,实验胶树平均增产13.56%。“绿丰源”蛋白酶是一种生化反应催化酶,主要成分为聚天门冬铵酸盐,在植物机体内对光合作用有催化作用和营养平衡作用,从而增强作物生命机能,促进养分吸  相似文献   

3.
连续6a观测了3个组合矮型橡胶三合树(光亮橡胶/巴西橡胶)开割后的生长,产胶表现,结果表明,三合树的树围增长量仅为对照的2/3,树高增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树冠冠幅的生长与对照基本持平,干胶产量仅为对照的43.1%,干含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受环境温度影响,海南胶树常需在凌晨2点开始割胶,胶乳保持液态流入胶杯中,至中午12点左右胶树停止排胶后才由胶工集中收取.胶乳在林下暴露时间较长,很容易受到降雨的影响,由林下雨水冲刷后形成雨水冲胶.因此,弄清降雨量与橡胶林冠层降雨截流后的穿透水量、树干茎流量的关系,对研究胶树雨后冲胶的形成与预防冲胶、提高橡胶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橡胶、石油、钢铁、煤炭被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橡胶十分紧缺,国内年产不过300吨,远远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需要,而抗美援朝前线急需的飞机、大炮、汽车、胶鞋样样离不开橡胶。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1951年,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决定成立华南垦殖局,由叶剑英任局长。后又调兵遣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独立团开赴广东垦区,与先期到达的工程技术人员、翻身农民、归国华侨一起,安营扎寨、艰苦奋斗,打响了创建我国第一个橡胶生产基地的战役。三十多年过去了,海南岛和粤西地区昔日的荒原已被开垦成翠绿的高产胶园,胶树单株产量相当于解放前老胶树的8倍,打破了西方权威人士“北纬十七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预言。1982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橡胶北移种植成功。广东农垦和其他橡胶垦区共同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本刊经审改后选登纪实性报告文学《突破北纬十七度线》部分章节,生动、翔实地再现了当年广东农垦人身居荒山野岭,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战天斗地开荒种胶的动人场景。文中还首次对毛泽东与斯大林商谈在中国华南种植橡胶的机密细节,“大转弯”的沉痛教训,广大官兵集体转业的复杂思想作了披露和描写。几位作者都是或曾经是农垦人,他们熟悉农场生活,有的还种过橡胶,对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有着非凡的热忱。这种情怀,在这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体现,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昌江县为加快发展该县民营橡胶生产。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民营橡胶面积达到15万亩的目标,2008年,县政府出台了《昌江黎族自治县2008年度发展橡胶生产工作方案》,下达了2008年3万亩的种胶任务。省农业厅把昌江县列入2008年度全省民营橡胶良种补贴项目的重点市县之一。安排给昌江县民营橡胶良种补贴面积2.08万亩。袋装苗68.8万株,补贴金额206.4万元,占全省的1/5以上。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昌江县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斯里兰卡橡胶研究所最近采用一项经过技术改进的割刀,使不损害胶树而获得最大数量的胶乳。正常情况下,如果割胶得当,橡胶产业能够获得好的胶乳收成,而胶工都必须进行正确使用割刀的培训才能进行割胶。一直以来,由于错误的割胶方式,橡胶产业  相似文献   

8.
在日前举办的“上海中期橡胶沙龙”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泰国橡胶生产商、气象专家等业内人士认为,2006年2 -3季度天胶价格将在1.88-2.00万元/吨之间调整运行,4季度有望重新走强,2007年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全国遭遇热带气旋次数最多的省份。介绍了2005年18号台风“达维”的登陆地点、影响范围、强度等基本情况;并调查了它对海南垦区橡胶的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发现,已开割树受害率(3级损害以上)50.9%,未开割树受害率33.9%,橡胶种植业经济总损失达24亿元;针对台风“达维”所造成的危害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科技投入的不足、胶园管理水平低等,提出了灾后重建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橡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特色支柱产业。2003年,全州橡胶产值达到17亿元,占州财政收入的30%以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伴随着胶市的回升,一场由加工厂商、胶农、政府共同演绎的橡胶产业大战在全州各地展开。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海南省白沙农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总局“三项”改革的战略决策,经济效益显著,职工收入明显提高。橡胶生产在物候差、“白粉病”严重、推迟开割、前期干旱、红蜘蛛病、中期多雨、提前停割等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场上下全力以赴,加大胶园管理,使干胶产量: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仍完成干胶产量1440吨,创产值1807万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印度胶园正受到棒孢霉落叶病的侵袭,原先该病害仅侵袭橡胶苗,现也侵袭成熟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先在卡纳塔克邦出现,目前已蔓延到喀拉拉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橡胶主产国泰国、印尼与马来西亚表示,同意消减30万t的橡胶出口量,以此来提高橡胶的价格。农业合作部部长Nattawut Saikuar称,这3个国家同意加快老龄胶树的更新,重新种植新胶树。2012年,老龄胶树使产量减少了15万t。东京商品交易所1月橡胶标准交易价为212日元/kg,上涨了2.5日元,东京期货价短期内将上升。1月天然橡胶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价增长了0.8%。  相似文献   

14.
<正>海胶集团3年来持续更新低产橡胶园,目前已建高标准2代橡胶基地1.4万hm2。2010年11月30日上午,记者在省农垦海胶集团乌石分公司的第2代胶园看到,更新定植才2年多的胶树,林相整齐,长势喜人。公司总经理王少  相似文献   

15.
特重病年情况下如何做好橡胶“两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白粉病、炭疽病称为橡胶"两病",是对橡胶危害较为严重的两种病害.海南植胶区几乎每年都发生"两病"危害,病害严重时,造成橡胶叶片脱落,开割胶树推迟割胶时间,影响当年干胶产量及中小苗增粗指标.因此,做好橡胶"两病"防治工作,是各橡胶种植单位在橡胶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病害症状及危害特点 (一)白粉病 橡胶叶片感病初期,嫩叶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眼看好像蜘蛛丝,病斑扩展后在叶片上出现一层形状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感病初期如遇高温,病斑上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病斑变为褐色;当温度适宜时,病斑恢复产生分生孢子,病斑继续扩大.发病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白粉病主要危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发病严重时,引起橡胶树落叶、落花,从而推迟割胶时间,使胶乳减产,种子失收,胶树树势衰弱,甚至新梢枯死.  相似文献   

16.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5):F0003-F00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原来获得成果“橡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3S”(GIS、GPS和RS)技术,建立计算机自动决策施肥系统。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胶园土壤养分、胶树营养状况及目标产量,自动提出施肥方案;该技术使橡胶树配方施肥单元面积由原来的千平方公里减小到平方公里级,  相似文献   

17.
泰国橡胶研究所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泰国宜胶地面积为241万公顷,宜胶区植胶后7年可开割,单产可达1562千克/公顷/年。近年泰国大力发展橡胶种植,2006年泰国植胶面积已达229万公顷,橡胶种植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海南农垦胶园更新执行情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农垦于1984年在西联农场专门召开胶园更新研讨会,形成了垦区胶园良性循环更新的共识,其依据是按照橡胶33年一个周期轮回,确定每年按橡胶到达面积3%安排更新为胶园良性循环更新计划。26年过去了,垦区橡胶更新计划执行情况令人担忧,仅完成良性循环更新计划的48.6%,导致胶园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鲜胶乳的碱度,加氨时间、胶园“六清洁”状况,胶树开花及抽叶季节,刺激割胶,高温天气,运输等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影响鲜胶早期保存氨含量偏高的原因,提出在搞好鲜胶乳早期保存的同时,降低鲜胶乳氨含量,确保标准胶产品质量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印度第12个5年(2012—2017年)计划中,印度橡胶产业局建议每公顷补贴10万卢比,以提高橡胶产量。旧的补贴制度将引入更多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吸引胶农种植橡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