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业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耐药性大肠杆菌目前也不断出现。尤其在商品肉鸡的饲养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鸡群后期一旦爆发耐药性大肠杆菌病,抗生素很难治疗,死亡率一般在5%-20%,严重则可造成全群覆灭,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耐药性菌株出现的机理: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极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主要由于大肠杆菌能分泌一种名叫B-内酰胺酶的物质,从而使具有B-内酰胺结构的抗生素失去作用。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有B-内酰胺结构,因此耐药性菌株极易出现。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引起貉肺炎的病原,笔者无菌采集病貉肺脏、肝脏、心血等病料,分离出1株细菌并命名为H1,采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进行了相关鉴定,初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对H1菌株的16S rRNA序列在NCBI上利用BLAST软件与Gen Bank中公布的12株奇异变形杆菌参考株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同源性为96.5%~99.9%,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菌株H1与4株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均为99.9%,证明该分离菌株H1为奇异变形杆菌;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几种常见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从患“穿孔病”、“腐皮病”、“溶血性腹水病”等濒死鳖的肝、心血和腹水中分离到20株细菌,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5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3株、凡隆气单胞菌(A.veronii)2株、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2株、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2株、无色杆菌(Achro sp.)3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2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1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运动型气单胞菌的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是其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新霉素、菌必治、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疑似布鲁氏菌病的样本进行了病原分离,采用血清学试验、染色镜检、PCR和基因克隆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4株分离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细菌,与布鲁氏菌参考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2%~100%。采用AMOS PCR对4株分离菌株进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1株为猪种布鲁氏菌,3株为牛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2022年2月玉溪市江川区某规模猪场大批保育猪发病死亡原因,对采集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从肺门淋巴结分离得到一株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半透明圆形菌株。分离菌株经生化试剂条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株的16S rRNA序列与NCBI GenBank中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8-6株的同一性达到99%以上,将分离菌株命名为PMJC-1株。荚膜分型结果显示该菌株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含有黏附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6种毒力基因。分离菌株药敏试验表明,其仅对利福平、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呋喃妥因、头孢噻吩、大观霉素6种药物敏感,对其余18种药物均耐药。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昆明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8只实验组昆明小鼠在接种后72 h内发病死亡5只,其余3只发病后耐过康复。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猪养殖过程中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某羊场一例羊皮下脓肿病的病原,将病料样本接种于TSA固体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然后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和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 PCR扩增、测序、同源性分析,鉴定该分离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2株细菌对头孢曲松、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多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7.
8株嗜温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型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送检病鳖、病鱼体内分离出 8株细菌 ,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和血清学鉴定 ,确定 3株 (BA1、BA3、BA6 )为嗜水气单胞菌 ,5株 (M1、BA 1 6、BA1 5、BA 1 0、XA2 3 )为温和气单胞菌。采用超声波破碎 - SI法提取其外膜蛋白(OMPs) ,进行 SDS- PAGE电泳 ,聚类分析 OMP型。结果表明 ,8株嗜温气单胞菌具有不同的 OMP型 ,与菌株来源、致病性及地域分布有关。 3株鳖源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 (BA1 6、BA1 5、BA1 0 )属同一 OMP型 ,鱼源非致病株 (M1 )与致病株 (XA2 3 )在 3 .2× 1 0 4 ~ 3 .5× 1 0 4 间有明显差异 ,鳖源非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BA6 )与致病株 (BA1、BA3 )的 OMP型相似 ,但蛋白带的迁移率及颜色深浅在菌株间仍有差异。根据 OMPs条带迁移率 ,通过类平均法对 8株嗜温气单胞菌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了不同菌株间在分类学上的远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引起雏鸡腹泻的病原菌,从病死雏鸡的肝脏、心血、肾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到了2株病原菌并命名为QHE-1和QHS-1。对分离的2株病原菌采用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QHE-1鉴定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QHS-1鉴定为沙门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2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QHE-1和QHS-1均对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对某猪场送检的一份出现神经症状的保育仔猪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并对该分离菌株进行了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检测和药敏试验。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其生化鉴定结果与猪链球菌生化特性一致。分离菌株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其与2型猪链球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100%,确定该分离菌株为2型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青霉素、恩诺沙星、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土霉素、头孢曲松、丁安卡那等中度敏感,对磺胺异恶唑耐药。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采自青岛地区多个肉鸡场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内脏器官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的检测.共分离到25株大肠杆菌,鉴定出15株血清型,其中以O1、O22 、O157、O24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其中O22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12%,为优势血清型.细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5株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敏比例分别为88%和56%,卡那霉素、硫酸安普霉素次之,敏感菌株比例在20%~48%之间,乳酸环丙沙星等抑菌作用低,敏感菌株比例低于10%.而氟哌酸等对所分离的菌株几乎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黄色镰孢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05株经形态学鉴定为黄色镰孢,占分离镰孢菌的38.7%。分析发现黄色镰孢种群数量随采样区而异,陇东和陇南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频率分别为52.0%,55.4%,本研究充分证明了黄色镰孢是甘肃省陇东和陇南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沈单16和金穗96832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黄色镰孢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随机选取3株黄色镰孢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 上比对,菌株3-1-1与GenBank 中登记的黄色镰孢菌株K1004和K216、6-4-1和21-2-1与黄色镰孢菌株CBS122.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 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菌株3-1-1与K1004和K216、菌株6-4-1和21-2-1与CBS122.73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部分地区鸡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山东部分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料,分离培养,运用纸片法测定各分离菌株对18种药物的敏感性,并与标准株O1、O2、O78相比较。结果表明,鸡大肠杆菌各分离株对各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且对临床上常用的喹药物具有明显的耐药性,但对氨基糖甙类的丁胺卡那霉素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几种危害较重的鳖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养鳖业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鳖病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使养鳖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鳖病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3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危害较重的鳖病有10余种。现将几种常见的鳖病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1疖疮病(打印病、穿孔病、洞穴病、烂壳病)病原:点状气单胞  相似文献   

14.
兔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数个大型养兔场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的30只病兔中采集病料。分离出3株菌。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及常规的生化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但对棉子糖、Zhuo糖的分解及赖氨酸的利用存在着差异。用青霉素G等19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号菌株对喹诺酮类、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12号菌株对喹诺酮类、卡那霉素等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耐药;3号菌株对卡那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而时利福平耐药。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不同的3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保定市某猪场发病猪感染的病原并了解该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试验对采集的肺脏组织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采用荧光定量PCR、生化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病原菌,将其命名为BDS21。经鉴定该分离菌株为21型猪链球菌。BDS21菌株对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中介,对头孢噻肟、四环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检出tetM和ermA 2种耐药基因,gapdh、sly、fbps、gdh、orf2 5种毒力基因。说明该养殖场发病猪感染的病原可能是21型猪链球菌,防控首选药物为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5,(8):113-116
从1头大约克病死猪病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阳性球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分离得到的菌株为绿色气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已知的绿色气球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某发病鸭场的病鸭,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从病鸭脑脊液、心血、肝中分离的鸭疫巴氏杆菌,进行增菌、灭活,加入氢氧化铝胶制成铝胶灭活疫苗,给雏鸭1日龄进行一免,每只0.5 ml,15日龄进行二免,每只1 ml。结果表明,疫苗是安全的,保护率可达9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对新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从山东、河南、江苏、辽宁、河北、广西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临诊上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禽2000多只采集病料,分离培养和鉴定出504株大肠杆菌。其中126株,经O血清型鉴定,除18株未能定型,7株自凝外,共鉴定出101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31个血清型,但以O78、O2、O45、O109、O18、O8/O93、O107、O53、O154等10个血清型为主,共53株,占定型菌株的52.3%,前5种血清型在种类上只占定型菌株血清型的总数的16.1%,却拥有38个分离株,占定型菌株的37.6%。因此,可以认定O2、O78、O45、O109、O18等5个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另外,融合株6个,占定型菌株5.9%,其中,O1/O154、O2/O86、O8/O93、O2/O78、O107/O154、O53/O80、O35/O107/O154、O4/O18/O142等为首次分离报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82%的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高敏,65%的菌株对头孢氨苄高敏,63%的菌株对壮观霉素高敏,50%的菌株对左旋氧氟沙星高敏,38%的菌株对新霉素和庆大霉素高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引起广东省某鸭场鸭群发病的细菌性病原,调查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NDM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筛选出针对分离菌株具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方法]采集发病鸭只的肝脏、脾脏等病料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16S rDNA序列PCR扩增及测序比对方法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10种NDM耐药基因在分离菌株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14种单味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经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从发病鸭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奇异变形杆菌(SK1株)和1株摩氏摩根菌(SK2株)。SK1株和SK2株均对新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敏感,对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耐药。SK1株10种NDM耐药基因均未检出,SK2株携带blaNDM-1基因,其他9种NDM耐药基因未检出。博落回对SK1株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06 mg/mL;连翘对SK2株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06 mg/mL。...  相似文献   

20.
1株猪源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猪肠道中分离出1株对仔猪大肠杆菌病和副伤寒病病原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命名为W-02,对其进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对该菌株胃肠道耐受特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02菌株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猪胆盐和80℃高温表现出很强的耐受能力,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无毒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