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着牙鲆养殖的产业化发展,牙鲆苗种生产逐渐由春季转向秋季,而秋季牙鲆苗种生产的关键技术是调控亲鱼秋季自然产卵。本文就调控牙鲆秋季产卵的基本原理与手法,简要阐述如下,仅供参考。一、调控牙鲆秋季性腺成熟、产卵的基本原理。鱼类性腺发育、成熟产卵必须在各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尤以光照和温度起着最明显的调节作用,而营养和水质条件等也起着积极的作用。1.光照光照的长短影响许多鱼类的性腺发育、成熟产卵,性腺的周期性变化是受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这种季节变化中的主要刺激因素是光照。春夏产卵鱼类,卵母细胞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韩茂森 《水库渔业》1983,(3):36-38,18
水库建成后,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些鱼类寄生虫因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消失,有些种类因环境的适宜而得到发展。因此,研究水库中鱼类寄生虫动物区系的形成及变化,加强对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在水库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本文就山东省昌潍、烟台、泰安、济南等地、市部分水库有关鱼类寄生虫和鱼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作一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进化发展至今,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的鱼类形成了能够在不同水温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各种类型:如温水性鱼类、广温性鱼类、冷水性鱼类/耐低温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耐高温鱼类。水温的变化不仅导致鱼类的夏眠和冬眠,而且还影响鱼类的繁殖和水体溶氧量,是与鱼类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并进而影响鱼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鱼的水质管理及其意义水是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基本生活环境。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鱼类繁殖、生长、发育都在水中进行,所以,要使鱼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有一个好的水质环境条件做保证。水质恶劣,不仅直接抑制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发育,而...  相似文献   

5.
太湖鱼类群落变化规律、机制及其对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渔获物调查并结合历年鱼类渔获统计资料,用Wilhm改进式计算鱼类组成的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湖鱼类群落组成变化的规律.用鱼类食物个数组成比例、体积组成比例及食物重叠指数等定量指标,分析了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特点及相互关系;并根据渔获物统计资料,用SAS软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作为辅助手段,分析了鲚与主要鱼类数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探讨太湖鱼类群落演替的内部机制.结果表明:(1)太湖鱼类群落组成变化的规律表现为鱼类种类在不断减少,鲚为绝对优势种,总量快速上升,鱼类组成的均匀程度逐年下降,鲚、鲤、鲫等鱼类年龄结构低龄化趋势加强;(2)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特点及相互关系是鲚主要摄食枝角类,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它们的主要食物有很大差别;鲚和鲢、鳙食物中浮游动物组成比例几乎相同,在蓝藻没有暴发期间存在食物竞争;翘嘴鲌、蒙古鲌的主要食物是鲚和小型鱼类,它们之间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鲤丰要摄食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鲫主要摄食篮藻,鲚与鲤、鲫可能存在功能上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这些食物关系和鲚与主要鱼类数量变化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相一致.太湖鱼类群落演替的内部机制是特有的鱼类间相互关系,而环境变化通过这种相互关系起作用.鱼类群落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数量的快速上升,对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不断增加,可能使藻类更易暴发;鲢、鳙、鲫主要摄食蓝藻,可能有抑制蓝藻暴发的作用.控制鲚数量快速增加的有效调控途径是降低捕捞强度,增加鲚捕食者--鲌、食物竞争者--鲢鳙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鱼类是变温动物,鱼类的体温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鱼类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性和生物性两方面,主要因素有:水温,水中溶解气体及盐度.  相似文献   

7.
高温对鱼类的影响及其预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其生长繁衍与生活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中环境温度是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水温影响着鱼类的摄食、生长、免疫和生殖等活动,具有多方面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8.
鱼塘自动增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 《渔业现代化》1994,21(5):33-34
1 概述 鱼类的生长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鱼类生长有关的环境条件很多,在正常情况下,影响较大的为水温、溶氧等。本文着重从水中溶解氧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出发,提出一种适合养殖鱼塘中使用的自动增氧装置。 凡空气中的气体一般都能溶于水中,但主要是氧、氮气和二氧化碳,而氧气是直接影响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物质。水中的溶解氧来源于空气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溶解于水中的氧,当水面静止时,其数量是很少的,并且只限于水表层,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水中含氧的主要来源,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昼夜变化而使水中的含氧量也随昼夜变化。由此可知,水中含氧量在清晨日出之前最低,所以水中缺氧往往都是发生在后半夜或黎明之前。  相似文献   

9.
潘勇 《海鲜世界》2000,(3):14-15
鱼苗、鱼种是发展食用鱼物养殖的物质基础,而苗种阶段是鱼类个体发育中生理生态发生最剧烈变化的时期,其个体大小、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加之此期鱼体幼小,取食能力,活动能力差,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敌害侵袭的抵抗力弱,所以鱼很容易在此阶段死亡。因此怎样保证和提高鱼类苗种期的成活率就成为养鱼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中心问题。这在我国传统的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如青、草、鲢、鳙等非肉食性鱼类的养殖中已有一整套较完善  相似文献   

10.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它的生活和生长情况都是通过水体环境的变化反映出来的。人们的各种养殖措施也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要改善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掌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