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声学方法的黄河三门峡水库渔业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声学方法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适用性,于2013年11月23日使用分裂式波束科学鱼探仪(Simrad EY60,70 k Hz,挪威)对黄河三门峡水库西湾至库尾大坝间水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并通过现场鱼类目标强度测定和回波积分方法对库区内渔业资源密度、资源现存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探查与估算。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库区内声学积分值(Nautical area scattering coefficient,NASC)为5.59 m2/nmi2,渔业资源密度平均为0.002 ind./m2,资源现存量为42.36 t;在鱼类资源密度空间分布统计方面,将调查区域库区分为上、中、下游3个调查区域(A、B、C区),8个积分区段,依次为A-Ⅰ、A-Ⅱ、A-Ⅲ,B-Ⅰ、B-Ⅱ,C-Ⅰ、C-Ⅱ、C-Ⅲ区段,其对应的鱼类资源密度分别为0.002、0.017、0.013 ind./m2,0.004、0.008 ind./m2,0.013、0.016、0.037 ind./m2,鱼类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的A-Ⅱ、A-Ⅲ区段及水库下游区域;对应鱼类的垂直分布,A-Ⅱ、A-Ⅲ、C-Ⅰ、C-Ⅱ区段鱼类主要分布于5 m以浅水层,A-Ⅰ、B-Ⅱ区段鱼类主要分布于10 m以浅水层,而B-Ⅰ区段鱼类均分布于5 m以深水层且数量较少,C-Ⅲ区段鱼类则主要分布于10~20 m水层;库区内鱼类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TS)多分布于-62.5~-47.5 d B之间,且目标强度大于-44.5 d B、体长大于25 cm的个体均分布于5 m以深水层。研究表明,声学方法在淡水水库渔业资源评估中体现出良好的适用性,本研究推动了该方法在黄河流域水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今后用声学方法评估内陆河流、湖泊和水库渔业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阿利新蓝(AB,pH=2.6)-过碘酸雪夫氏试剂(PAS)染色,对鲇(Silurus asotus)皮肤和鳃部粘液细胞进行了分类、分布和分泌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染色结果、细胞形态和粘液细胞分布特点,鲇皮肤和鳃部粘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5种类型;皮肤中有Ⅰ型和Ⅳ型2种粘液细胞分布,鳃部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Ⅴ型4种粘液细胞分布;腹部皮肤粘液细胞密度最大,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1083个,其次为颌部皮肤,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802个,鳃丝部位密度最小,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08个;粘液细胞分泌方式有4种,Ⅰ型为全浆分泌,Ⅱ型为局部分泌,Ⅲ型为巨浆分泌,Ⅳ型为顶浆分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断奶日龄对临高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近、初生体重一致(0.73±0.029kg)的临高仔猪共120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中,分别采取21日龄(试验Ⅰ组)、28日龄(试验Ⅱ组)、35日龄(试验Ⅲ组)和42日龄(试验Ⅳ组)断奶.试验期从断奶日龄到60日龄.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断奶体重、6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试验Ⅰ、Ⅱ组,但与试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断奶时,试验Ⅲ组的胸围和体高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60日龄时,试验Ⅲ组的胸围和体长都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而体高也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综合认为,临高仔猪可以采用35日龄断奶.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双季茭白(秋茭)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水位相结合的4种灌溉处理方式,即处理Ⅰ:分蘖前中期、分蘖后期、孕茭期和采收期的水位分别为4~5,1~2,8~9和1~2 cm;处理Ⅱ:4~5,4~5,14~15和4~5 cm;处理Ⅲ:8~9,4~5,14~15和4~5 cm;处理Ⅳ(对照):14~15,8~9,19~20和8~9 cm,比较研究了这4种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的株高明显低于处理Ⅳ,分蘖数则明显多于处理Ⅳ,前3个处理间的株高、分蘖数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间的壳茭重、净茭重差异不显著,但3个节水灌溉处理的净茭长度和宽度明显较大。处理Ⅱ和Ⅲ的产量比处理Ⅳ分别增加0.79%和3.87%,处理Ⅰ的产量略低于处理Ⅳ。本研究表明,与传统灌溉方式(处理Ⅳ)相比,在茭白植株分蘖期、孕茭期和采收期分别减少30%~50%的灌溉水量,可以明显降低茭白植株的株高,增加分蘖数与茭白产量。据此,提出的双季茭白(秋茭)节水灌溉技术是可行的,并可节水30%~5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2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A组)(lm g/kg),高剂量利多卡因组(B组)(2m g/kg)及对照组(C组),于转流前(Ⅰ)期、鼻咽温(NPT)降温稳定(Ⅱ)期、NPT复至36℃(Ⅲ)期及手术后24h(Ⅳ)期,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情况及肌酸激酶BB(CKBB)含量。结果:各组Ⅱ期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及脑氧摄取率(CO2ER)均比转流前(Ⅰ期)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含量在Ⅱ、Ⅲ期呈进行性升高(P<0.05或<0.01),术后24h则恢复转流前水平;于Ⅱ期,B组的脑乳酸氧指数(LO I)明显低于A、C组,于Ⅲ期,A、B组的LO I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0.01);各组的CKBB在Ⅱ,Ⅲ,Ⅳ期均比转流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B组增加幅度最低(P<0.05)。结论:高剂量利多卡因(2 m g/kg)用于浅低体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改善脑氧合,降低LO I,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饲料DHA/EPA比率对草鱼稚鱼生长、脂质蓄积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为完善草鱼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理论及合理进行饲料脂质的配比提供参考。【方法】将198尾草鱼稚鱼(平均体质量(17.6±1.2)g)以11尾/缸的密度随机投放于18个循环水养殖缸中,随机分为6组,进行为期38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草鱼稚鱼饲喂仅可满足必需脂肪酸需求的饲料,试验组草鱼饲喂在满足必需脂肪酸需求的基础上,添加0.5%HUFA、DHA/EPA比率分别为4.93(试验Ⅰ组),2.05(试验Ⅱ组),1.08(试验Ⅲ组),0.49(试验Ⅳ组),0.21(试验Ⅴ组)的饲料。饲养试验结束后,测量试验鱼体长和体质量,采取全鱼、肌肉、肝胰脏等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试验Ⅴ组草鱼稚鱼终末体质量、相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试验Ⅱ和Ⅲ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肝胰脏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肝胰脏T-Aoc显著高于试验Ⅰ、Ⅱ、Ⅲ和Ⅳ组,其余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间肝胰脏CA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添加HUFA具有促进草鱼稚鱼生长和调控体脂在组织间分配的作用,并表现出诱发氧化应激的趋势,而饲料DHA/EPA比率在4.93~0.21对草鱼稚鱼的生长、脂质蓄积和抗氧化状态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6-2007年在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调查共采获鱼类262种,隶属于20目102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166种;夏季和秋季次之,分别为161种和155种;春季最少,为135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分别为粤西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东南沿岸群落(群落Ⅱ)、海南岛东部深海群落(群落Ⅲ)、过渡群落(群落Ⅳ)和混合群落(群落Ⅴ).ANOSIM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47-0.939,P<0.001).鱼类群落格局的变化与海流和水深关系密切,有较明显的沿水深梯度分布的规律.咸淡水鱼类在雷州半岛东部的冷涡区域,形成群落Ⅰ;南海暖流控制区域内的深海鱼类,形成群落Ⅲ;在南海暖流最为强劲的冬季,研究区域内大部分鱼类集结为混合性群落Ⅴ;琼东南沿岸的上升流区内形成群落Ⅱ;沿岸流强劲的夏、秋季,在沿岸流和上升流交汇处,形成过渡性群落Ⅳ.  相似文献   

8.
应用棉饼稻草日粮饲喂18只阉割公山羊,在其饮水中添加氧化镁时,对成功诱发尿石症的6只山羊血液及尿液生化变化特点进行研究.试验分4个时期:预试结束时为Ⅰ期,正式试验的第15~60天为Ⅱ期,尿闭发生初期为Ⅲ期,尿闭发生后2~5 d为Ⅳ期.结果表明:山羊采食棉饼稻草日粮后,尿沉渣晶体和结石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和磷酸钾镁.Ⅱ期血浆尿素水平较Ⅰ期显著升高,Ⅲ、Ⅳ期血浆肌酐水平较Ⅰ、Ⅱ期显著升高,血液尿素/肌酐比值在Ⅱ期显著升高);Ⅲ、Ⅳ期血浆尿素与肌酐含量较Ⅰ、Ⅱ期显著升高,血液尿素/肌酐比值显著降低;尿蛋白在Ⅱ期明显升高,在Ⅲ期显著减低,但在Ⅳ期又急剧升高.血液磷、镁、钾含量在Ⅰ、Ⅱ期显著升高;在Ⅲ、Ⅳ期血钾、镁含量显著升高,血液无机磷、钠、氯含量显著降低.Ⅱ期尿液无机磷、镁、钾、铵含量较Ⅰ期显著降低,在Ⅲ、Ⅳ期尿磷、镁、钾、铵含量进一步降低,尿钙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山羊磷酸铵(钾)镁尿石症尿闭出现后出现氮质血症,高钾、低磷、低钠、低氯血症以及肾机能不全,且随尿闭的持续而加重.尿液中无机磷、镁、钾、铵含量因参与晶体及结石形成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延河流域69个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植株高(height,H)、种子干重(seed matter,SM)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3个功能性状,探讨leaf-height-seed(LHS)策略在延河流域的适用性、主要植物的功能型划分及各功能型植物在延河流域的分布。结果表明:1)LHS策略能很好地适用于延河流域,且通过该策略将69个物种分成了5个植物功能型。功能型Ⅰ植物属于干扰型和竞争型,适合生长于高干扰、高竞争和低压力的环境中;功能型Ⅱ植物属于杂草型,适合生长于高干扰、低竞争和低压力环境;功能型Ⅲ植物属于耐胁迫型,适合生长在高胁迫和高竞争的环境中;功能型Ⅳ植物属于竞争型,适合生长于高竞争和低压力的环境中;功能型Ⅴ植物属于竞争型和杂草型,适合生长于低胁迫和高竞争环境。2)延河流域具有较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各个功能型植物在流域中表现出一定的分布特点,从南向北(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植物功能型依次分布为植物功能型Ⅳ(植物功能型Ⅰ为伴生种)→植物功能型Ⅲ和植物功能型Ⅳ(植物功能型Ⅰ、Ⅱ、Ⅴ为伴生种)→植物功能型Ⅲ(植物功能型Ⅰ为伴生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密度对超早熟短季抗虫棉群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超早熟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在冀中地区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下进行了群体性状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降低,群体果枝数均明显降低,播期Ⅲ各密度处理有效果枝数只相当于播期Ⅰ的1/2至1/3。(2)随着播期推迟,各时期群体总花蕾数均明显降低,尤以播期Ⅲ下降幅度大。(3)播期Ⅰ各密度吐絮期群体有效铃数差异不明显,播期Ⅱ中密度处理最高,播期Ⅲ高密度处理最高。(4)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减弱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然而,播期Ⅲ群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盛铃后明显落后于另两个播期。(5)群体生殖体干物重受播期及密度影响较为明显,播期Ⅲ在盛铃期群体生殖体干物质积累大幅度低于播期Ⅰ和播期Ⅱ。(6)各播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大体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然而盛铃期开始密度间差异已不明显,播期Ⅲ盛花期之后叶面积指数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播期。研究结果为该类型品种(系)示范推广和生长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量水母涌入核电站取水口会对核电冷源取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把握夏季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水母的密度和基本运动规律,分别于2017年7、8、9月在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使用同时搭载科学探鱼仪(120、200 kHz)和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调查船,沿垂直等深线方向进行25 h、10 n mile长垂直断面往复走航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各种省力化育林方式对林地土壤的影响,以辽宁东部山区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幼林为对象,采取单层遮阳网覆盖(Ⅰ型),双层遮阳网覆盖(Ⅱ型),黑色地膜覆盖(Ⅲ型),白色地膜覆盖(Ⅳ型)4种省力化育林措施,研究地面覆盖对土壤温度、湿度、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力化育林措施对造林地土壤具有显著的调节温度和保水作用,对幼树生长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显著。调节土壤温度效果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保水效果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土壤容重表现为对照区>Ⅰ型>Ⅳ型>Ⅱ型>Ⅲ型;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Ⅳ型>Ⅲ型>Ⅱ型>对照区>Ⅰ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红松幼树生长量表现为Ⅱ型>Ⅲ型>Ⅰ型>Ⅳ型>对照区。  相似文献   

13.
选用5.5月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寒滩(小尾寒羊×滩羊)母羊的杂种公羔,研究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0.075%(Ⅱ组)0、.150%(Ⅲ组))、0.255%(Ⅳ组)氧化镁,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羔羊日均食入镁量与粪镁排出量随镁添加水平增加而线性增高,Ⅱ组食入镁量显著高于Ⅰ组(P<0.10),Ⅳ组显著高于Ⅲ组(P<0.10);Ⅱ、Ⅲ组粪镁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P<0.10),Ⅳ组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镁消化率和存留率随镁添加量提高而有所下降,Ⅲ、Ⅳ组的镁消化率显著低于Ⅰ组(P<0.10),Ⅳ组低于Ⅱ组(P<0.10).各饲粮间的干物质、有机物质、酸性洗涤纤维的食入量及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10).Ⅱ、Ⅳ组氮表观消化率(ND)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10);Ⅱ、Ⅲ组氮存留率(NR)显著高于Ⅰ组(P<0.10),Ⅳ组呈高于Ⅰ组的趋势(P=0.134).钙消化率随镁添加水平提高而下降(P>0.10),Ⅲ、Ⅳ组钙消化率呈低于Ⅰ组的趋势(P=0.217,P=0.113).磷消化率似与饲粮镁浓度无关,其中Ⅰ(P<0.10)、Ⅳ(P<0.10)、Ⅲ组(P=0.126)的磷消化率均高于Ⅱ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量对绿豆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其合理的供水量范围。[方法]模拟长春降水量设计4种供水量,处理:Ⅰ150 mm、处理:Ⅱ250 mm、处理Ⅲ:350 mm、处理Ⅳ:450 mm,采用多指标分析不同供水量对绿豆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供水量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Ⅰ,其气孔导度的日均值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其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不同供水量绿豆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Ⅰ和处理Ⅱ的胞间CO2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处理Ⅲ和处理Ⅳ的胞间CO2浓度下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气孔限制值日变化呈明显双峰曲线,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气孔限制值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曲线。[结论]绿豆苗期的适宜供水量为250~350 mm。  相似文献   

15.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隆平 《农学学报》2018,8(1):80-82
为满足全国人民21世纪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该计划共分四期。第一期:1996—2000年,10.5 t/hm 2;第二期:2001—2005年,12 t/hm 2;第三期:2006—2015年,13.5 t/hm 2;第四期:2016—2020年,15 t/hm 2。2000年,育成了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其产量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10.5 t/hm 2的指标。21世纪初,以‘两优培九’为主要品种的第一期超级稻最大年推广面积约100万hm 2,平均产量在8.3 t/hm 2左右。第二期超级杂交稻12 t/hm 2的指标于2004年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从2006年开始推广。2014年第二期超级稻种植面积接近100万hm 2,平均单产为9 t/hm 2左右。大面积示范目标产量为13.5 t/hm 2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于2011年实现。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于2014年取得突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在湖南溆浦县百亩片单产达15.4 t/hm 2。基于上述已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水稻在理论上的产量潜力,启动了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产量指标为 16 t/hm 2。  相似文献   

16.
中药添加剂防治兔球虫病及其增重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感染对照组、Ⅲ组为地克珠利组、Ⅳ组为中药添加剂组,用药组家兔饲喂含药饲料3 d后,人工感染兔混合球虫卵囊1×105。试验结束时,Ⅲ、Ⅳ组家兔平均OPG值均为0,并且两组家兔均无死亡;Ⅳ组家兔平均日增重为30.9±6 g,经q检验,与Ⅰ组、Ⅲ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此中药添加剂具有与地克珠利相当的对家兔球虫病防治作用,并有促进家兔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底栖生物的扰动及排泄等生命活动会影响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含量与迁移状况。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缢蛏的方法,在23℃、盐度22、pH=8的环境条件下,设置低、中、高密度3组以及对照组,进行为期25 d的室内模拟实验,每隔5天采集上覆水进行氮营养盐组分含量和通量的测定,探讨缢蛏扰动及其排氨作用对上覆水中氮营养盐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扰动促进了上覆水中氨氮(NH4+)、硝态氮(NO3-+NO2-)含量的增加,随着缢蛏投放密度的增加,NH4+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而NO3-+NO2-含量先增加后降低。NH4+通量为-0.195~0.273 mmol/(m2·d),即沉积物中的氨氮向上覆水中释放,NO3-+NO2-通量为-0.554~0.038 mmol/(m2·d),表明沉积物从上覆水中吸收硝态氮。考虑到缢蛏代谢排氨的影响,用排氨数据校核氨氮含量,尽管NH4+含量有小幅降低,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变。另外NH4+通量在实验初期变化较大,从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转变为上覆水中NH4+向沉积物迁移,随后趋于平稳,变化不明显。因此,缢蛏的扰动促进了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氮营养盐的交换,其中排氨作用在实验前期对通量的影响较大,随时间的推移排氨作用的影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粗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典型样地法对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egei var.smithii)原始林下的粗木质残体进行调查,估算林内粗木质残体的储量,并比较不同腐烂等级及不同类型粗木质残体储量的大小,分析南坡与北坡2种不同环境下倒木分解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色季拉山南北坡急尖长苞冷杉的粗木质残体的储量分别为84.245 t·hm-2和60.363 t·hm-2,两者储量在不同类型的分布上均表现为倒木>枯立木>树桩>大枯枝;在不同腐烂等级分布上,南坡粗木质残体储量表现为Ⅰ级>Ⅳ级>Ⅱ级>Ⅲ级>Ⅴ级,北坡粗木质残体储量表现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色季拉山南北坡急尖长苞冷杉林倒木的分解均符合单指数衰减模型,南北坡的分解常数分别为0.014 a-1(R2=0.870 3)、0.02 a-1(R2=0.846 5)。南坡倒木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29 a和193 a,北坡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41 a和156 a,两者分解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温度为(174-1)℃和盐度为16±1的条件下,研究了培养密度(0.1、0.2、0.3个/mL)和容积(20、50、80、150mL)对西藏拟涵Daphniopsistibetana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低种群密度比高种群密度更有利于西藏拟淹的生长和繁殖,当种群密度为0.1个/mL时,最有利于溢体的生长和繁殖,当种群密度达到0.3个/mL时,水体中开始出现雄体(CV3组除外);在容积试验中,容积为20—80mL时,西藏拟潘的体长随着容积的增大而增大,容积为80mL时,最适宜潘体的生长和生殖;西藏拟涵的生殖量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