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绒螯蟹的受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作者等对中华绒螯蟹雌雄两性配子以及受精的研究成果。成熟卵无受精孔;精子在卵的任何部位均可穿入卵内。精子在顶体的作用下进入卵内,虽多精着卵、数精入卵,但单精受精。  相似文献   

2.
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扫描电镜对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索氏六须鲶在受精后30-60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在受精后2min精子开始逐渐解体,直至受精后15min左右,受精卵外精子全部解体。通过对精子和卵子的精孔管的测量判定索氏六须鲶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成熟卵和精子的形态、卵子对精子的应答反应、受精孔的数量与形态、受精方式与过程。结果显示:黄颡鱼精子为鞭毛型,头部近圆球形,无顶体,单尾;卵为圆球形,卵膜表面多嵴,且有15~16条宽度不同的小沟;卵表面仅有1个受精孔,精孔管口内径约2.8μm。黄颡鱼为单精受精,受精后30 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性成熟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亲鱼,体质量800~2300g,经人工催产后,在27℃条件下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取成熟卵及相遇后不同时间段的精卵用扫描电镜对赤眼鳟成熟精、卵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赤眼鳟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形态,全长19.6~22.4μm。头部直径约1.65μm,鞭毛长17.8~20.6μm头径与鞭毛长度之比为(1:9.89)~(1:11.4)。赤眼鳟成熟卵呈圆形,具单一受精孔。卵膜厚度约为2.78μm,卵膜表面平滑光洁;无明显的沟或嵴,卵膜表面可见均匀分布有很多孔小管,直径约0.14μm。在动物极具一漏斗状凹陷卵膜孔,直径12.46~14.10μm,其底部为圆环状的受精孔,受精孔的周边平滑,向四周呈辐射状隆起,外孔径约5.21μm,内孔径约2.71μm。在27℃时,赤眼鳟精子18s内可完成入卵过程;约60s后受精孔外的精子全部解体。通过对精子、卵及精孔管的测量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赤眼鳟受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相似文献   

5.
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时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精子在 80 0 μW/(cm2 ·s)的紫外线下辐射 ,然后与正常卵子受精 ,每隔 0 .5min取“受精卵”固定。在扫描电镜下连续观察精子的入卵过程 ,然后与正常精子的入卵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紫外辐射后的精子可以划分为 3种类型 :I类精子 ,基本无明显变化 ,可以激发卵黄膜举起形成受精膜 ,同时诱发卵子发生皮层反应 ,在受精锥的作用下正常入卵 ,但入卵的时间较正常精子晚 ;II类精子 ,顶体膜破裂 ,顶体丝伸出 ;III类精子 ,顶体丝伸出 ,鞭毛脱落。由于II、III类精子在紫外辐射条件下诱发了顶体反应 ,融解卵膜的酶提前释放 ,因而不能入卵。精子鞭毛的脱落 ,使精子丧失了运动能力 ,是导致卵表面附着的精子数量较少的原因之一。无论是正常精子还是辐射后的精子 ,入卵后在卵表面都留下一个类似受精孔的通道。实验组中未发现有多精入卵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华鲟精卵特征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华鲟精子的头部呈短棒状,前端具顶体,尾部扁平细长;精子密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实验所获3尾雄鱼的精子密度分别为5.04×109个/mL、1.74×109个/mL、2.25×109个/mL;中华鲟卵的直径大,平均长径0.45 cm,短径0.42 cm;受精孔6~15个,排列在卵的极斑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华鲟精卵的受精过程,发现从受精5 s开始就有精子进入受精孔,10m in后受精孔完全封闭,其间卵膜未发现有任何变化。还对中华鲟受精方式的多精入卵、单精受精的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诱导鲤雌核发育时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雌核发育性成熟鲤(Cyprinuscarpio)卵子和经紫外线照射处理遗传失活的鲫鱼(Carassiusauratus)精子为材料,在再次诱导其雌核发育时,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比观察诱导组和正常受精组精子入卵的情况及鲤鱼成熟卵受精过程中精孔区的外部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试验组或对照组在受精后2s精子就能迅速到达精孔区。精子入孔后,受精孔便被絮状物质堵塞;受精后35~40s壳膜表面开始模糊;60s后,精孔区絮状物及精子均消失。  相似文献   

8.
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王瑞霞、张毓人两同志在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同志协作下,从1982年至1984年进行了家鱼受精生物学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电镜技术结合光镜对鲢、鳙、草、鲂鱼的受精程序、受精时限和精子入卵通路进行了观察。同时讨论了精孔细胞、受精孔与精子入卵的关系及单精入卵的机制,摄制了国内外尚未见到过的精子入卵程序电镜照片,取得了有六个方面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这2种扇贝杂交与亲本自交的精子入卵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成熟的精卵相遇时,相互激活,产生一系列胞间反应,卵子的激活集中表现为皮层反应、受精膜举起、成熟分裂重新启动;精子激活集中表现为顶体反应和受精锥形成。在16~18℃条件下,精子入卵的时间集中在精卵混合后的第6 min。8 min后,精子的线粒体随精核一起进入卵子中。精子入卵后精核略微膨胀,卵细胞中的线粒体在精核附近出现聚集现象。杂交中有多精入卵现象。本研究目的旨为优化扇贝种间杂交技术及探讨种间受精生物学过程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兴国红鲤同草鱼杂交的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兴国红鲤与草鱼杂交虽属亚科间的远缘杂交,却符合鲤科鱼类一般的受精规律,精子由唯一的受精孔道进入卵内,单精入卵。受精的适当时间是在卵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受精后7分钟形成精子星光。接着雄性原核、雌性原核先后形成,并逐渐靠拢;受精后40分钟两性原核结合(水温21℃);受精后45—50分钟出现新个体的第一次卵裂。说明草鱼精子对兴国红鲤成熟卵细胞不仅起激动作用,而且参与了遗传物质的组成。此系亚科间远缘杂交具有生活力的生物学基础。实验发现:在特定的条件下,同一批受精卵中,多倍体,单倍体,雌发育可能同时存在。本文还比较分析了常见的几种鲤科鱼类及其杂种受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