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浓缩蛋白酶解制备大豆肽,用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脱色时间、活性炭用量、pH值、温度对脱色率和肽损失率的影响,并通过三因素三中心点的中心组合设计对脱色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脱色时间30min,活性炭用量5‰(w/v),pH值6.0,温度60℃。在此条件下,大豆肽液脱色率为43.67%,肽损失率7.30%。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武当道茶多糖脱色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选用粉末状活性炭为脱色材料,对多糖混合液进行脱色处理,探究适宜的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活性炭用量。结果:用4%活性炭在55℃时脱色35min为最佳条件。结论:上述方案多糖保留率和脱色率都很高,可用于武当道茶多糖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藏羊血液资源,试验采用抗凝、过滤、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得血粉,通过酶解过活性炭进行藏羊血多肽的制备,测定藏羊血液多肽制备工艺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粉末活性炭用量2.0%、p H值5.0、温度50℃、时间2.0 h。各因素对酶解液脱色率影响大小为粉末活性炭用量p H值温度时间;对酶解液多肽损失率影响大小为粉末活性炭用量p H值时间温度。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藏羊血粉酶解液多肽损失率相对平稳,制得的藏羊血液多肽为浅黄色、无异味、小颗粒的粉末状态。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牛乳乳清粉为原料,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备唾液酸低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6 bar、料液p H为7.0、料液温度30℃及料液流速0.60 L/min时,各因素对膜通量影响顺序为操作压力料液温度料液p H料液流速,在此条件下膜通量为35.16 L/(m2·h),唾液酸低聚糖的含量为142.85 mg/L。  相似文献   

5.
超滤/DEAE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I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板式膜超滤技术与DEAE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卵黄免疫球蛋白(IgY)进行分离纯化。首先,卵黄液经过缓冲液稀释分离;然后,用平板式膜组件对其超滤,并且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确定分子截留量为100ku,操作压力差为0.12MPa、进料温度为30℃.pH5.2,截留液抗体回收率达到91.89%,纯度为86%。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得到高纯度的IgY。  相似文献   

6.
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对蒙古口蘑中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重复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2h,重复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时,蒙古口蘑Tr-海和Tr-12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63%和6.40%.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恩拉霉素提取工艺,以70%甲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恩拉霉素,经过浓缩、脱色、结晶、重结晶,制备高含量恩拉霉素产品。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pH3.5~4.0,浸提温度30 ℃,三次浸提时间1 h,一次浸提料液比1∶7,二次浸提料液比1∶3,三次浸提料液比1∶3,活性炭用量是浓缩液体积的1.0%~1.5%,粗精粉重结晶得到纯品,含量97%。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优化麻疯树籽提油工艺并分析其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以提油率、提油后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优化指标,探讨料液比、温度、时间3个因素对麻疯树籽提油率及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获得麻疯树籽提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8、温度为40℃、提取时间30 min时,提油率达到最高,分别为38.22%、32.21%及34.1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提油率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料液比 > 提取时间,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提油率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提油率无显著影响(P > 0.05);影响籽粕粗蛋白质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提取时间 > 料液比,其中温度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 < 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麻疯树籽最佳提油工艺组合为A3B3C3,即在料液比为1∶22、温度为50℃、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39.41%,籽粕粗蛋白质为24.13%。本研究为麻疯树籽提油及提油后籽粕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确定C型产气英膜梭菌合成培养基使用参数及建立配套的毒素浓缩工艺。比较不同pH值、灭菌温度、配制用水的合成培养基及其不同培养时间和温度下培养产气荚膜梭菌CVCC60102株的毒力;按毒素的分子量及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设计并比较2种不同浓缩工艺的毒素收获率及透出液的毒力。结果表明,pH值为8.0~8.4、灭菌方式为116℃30min、配制用水为去离子水时产毒最佳,毒力达到500—1000MLD/mL;合成培养基培养产气英膜梭菌CVCC60102株18h后毒力达500—1000MLD/mL,随着时间的延长,毒力不再增强;培养温度为36℃或37℃时,产毒效果最佳;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浓缩,10ku截留分子量的收获率为68%,其透出液静脉接种0.2mL,小鼠2/2死亡;而8ku收获率达80%,其透出液静脉接种0.2mL,小鼠0/2死亡。因此8ku截留分子量膜包适宜对C型菌培养毒素的浓缩。上述结果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合成培养基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工艺上解决水产饲料耐水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水产饲料耐水性的方法,一般是在物料中添加粘结剂,还有专门为幼体鱼虾设计的微胶囊饵料,即在微粒饵料的外面包被一层蛋白质膜,但其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过高。本文就从传统工艺上解决水产饲料耐水性问题做一些探讨。1 物料进料温度的选择制粒时,进料温度对颗粒耐水性的影响较大。进料温度越高,耐水性越好,但温度太高(100 ℃以上)时易使物料湿度过大,导致模孔堵塞,而且生产出的颗粒料颜色偏黑,影响产品的外观;进料温度低(80 ℃以下),耐水性较差,同时也会增加电力的消耗。综合各有关资料,建议进料温度在95~97 ℃之间为宜。2 混合粉料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