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英  张兴国  张建石 《齐鲁渔业》2008,25(12):25-26
近年来,我们运用河蟹与克氏原螯虾互利共生的原理,在河蟹养殖池塘尝试混养小龙虾,增效显著。试验的13-3hm^2(200亩)池塘,平均每667m^2产125g以上的河蟹75kg,小龙虾71kg,鱼53kg,每667m^2平均产值5580元,利润2858元,极大地挖掘了池塘的生产潜力。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罗氏沼虾是一种淡水大虾,原产马来西亚,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等特点。闻堰镇养殖罗氏沼虾已有10多年的历史,养殖面积超过67hm^2,一般每667m^2产300kg,产值6000元,利润2000元左右。为进一步提高罗氏沼虾的养殖效益,通过实施设置温室大棚、提前放苗、轮捕套放、反季节销售等综合措施。通过这一技术的实施,使罗氏沼虾的养殖产量增加,销售季节拉长,经济效益提高,实现每667m^2产500kg、产值10000元、利润5000元的效果。罗氏沼虾均衡上市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模式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模式化养殖试验。试验池4口,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1×667m2、14×667m2、10×667m2、15×667m2,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380尾/kg,放养密度1#、2#为6000尾/667m2,3#、4#为12000尾/667m2,4口池每667m2搭配40尾规格约100g/尾的鲢。1#、2#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76216尾、4740kg,667m2均产量189.6kg,平均规格62.2g/尾,回捕率50.8%,667m2利润4915.2元;3#、4#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120790尾、4020kg,667m2均产量160.8kg,平均规格33.3g/尾,回捕率40.3%,667m2利润3164元。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天然产量的减少,小龙虾近几年来价格一直不错,养殖前景也越来越好。在江苏省科技人户项目中,金湖县重点推进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废补缺、化害为利、互利助长,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008年在金湖县前锋镇淮胜村利用60×667m^2稻田开展微孔增氧养殖小龙虾,取得了667m^2产小龙虾139.6kg,稻谷465.4kg,利润达2402.8元/667m^2。现将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把稻田养虾与低产田改造相结合。0.21hm^2稻田共产商品虾 51.4kg,稻谷1297.8kg,产值2715.1元,每667m^2稻田利润494.9元,投入产出比1:2.35,青虾饵料系数2.8。  相似文献   

8.
彭刚  殷悦  周春霞 《水产养殖》2009,30(1):30-31
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红色沼泽螯虾、克氏螯虾,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优势养殖品种,池塘主养小龙虾,每667m^2可获纯利2000余元,是广大渔民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的广泛推广,象山县高塘岛乡133余公顷(2000余亩)海水池塘推广了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由于梭子蟹苗种育于原池已经适应了池塘环境,因此原池养殖十分顺利,近3年连续获得成功,梭子蟹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60~75kg,再加上混养的脊尾白虾和缢蛏,产值达到8000元左右,每667m^2利润达到4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忠县新生镇胜利养鱼场位于新生镇胜利村,北靠天池山麓,南濒长江,紧临渝巴路,空气清新,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池塘面积16675m^2,自2003年以来,一直从事半流水池塘无公害80:20养殖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池塘每667m^2的平均产量1650kg,利润2590元,个别池塘每667m^2的产量达2628kg,利润高达3978元。本文总结了该养殖场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4,29(2):14-15
翘嘴红鮊又称“白鱼”、“白条”等,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翘嘴红鮊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易饲养等特点,适宜池塘专养、混养及外塘网箱养殖。根据近年来的养殖经验,池塘专养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每667m^2利润达6000~7000元。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虾海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虾具有养殖周期短、活力强:耐低温、抗病力强等优点,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2010年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老河口养殖区进行了日本对虾安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攻关,推广日本对虾海水池塘养殖333.3hm^2(5000余亩),每667m^2产量达N80kg以上、纯利润达到1500元。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烟台市莱山区北寨海水池塘和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水池塘进行了虾蟹贝生态养殖试验,每667m^2产贝类300—400kg,对虾50kg,梭子蟹100kg,每667m^2产值0.9万元,利润0.55万元。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龄鱼种池套养克氏原螯虾是利用上半年饲养鱼种的空闲塘口和时间,于3月底至4月初投放克氏原螯虾幼虾,或是采取本塘上一年的自繁存塘幼虾,通过载种水草、放养螺蛳、强化投饵、调节水质、精精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饲养出1—2季成虾的养殖模式。2008—2009年在260×667 m~2不同面积的12口池塘养殖试验,平均产成虾121 kg/667 m~2,1龄鱼种产量426 kg/667 m~2。产值8 920元/667 m~2,其中养虾产值3 410元,养鱼产值5 510元。利润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白甲成鱼,放养45g,尾以上的规格鱼种养殖一年,个体均重达500g以上,存活率达到92%以上,平均毛产量为543.6kg/667m^2,平均净产量为485.9kg/667m^2,最高毛产量达615.8kg/667m^2,最高净产量达543.1kg/667m^2;水库网箱养殖白甲成鱼,平均产量为58962.8kg/667m^2,最高产量达64632.3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提高池塘的利用效率,结合产品的市场需求,设计了鱼种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经过几年实践,取得了667m^2产鱼种450kg,虾125kg,实现利润3490元。 1池塘选择及放种前的准备 池塘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电力配套齐全的地方,深度1.5-2.0m,大小以5×667m^2~7×667m^2为宜,要求不渗不漏。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全国河蟹养殖遍及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面积达666666.6 hm2左右。河蟹在全国平均每667 m2产量约77 kg,江苏地区2019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00 kg。2020年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江苏地区河蟹平均每667 m2产量在75 kg以下,较多养殖户产量仅有30~50 kg。这种产量养殖户很难收回成本,更难赚钱。河蟹产量低,养殖周期长,池塘空间利用率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称为澳洲淡水龙虾、澳洲淡水小青龙等,是澳大利亚东北部虾种。澳洲淡水龙虾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养殖3至4个月能长到100 g以上,最大个体能长到500 g左右,是普通小龙虾的4~5倍。2018—2020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水产实训中心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和红螯螯虾生态混养试验,养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5,30(7):20-20
沅江市池塘主养乌鳢已形成一定规模,面积达534hm^2,近年来养殖户按照无公害水产品要求进行生产,取得较好效果。据2004年调查统计,一般每667m^2乌鳢产量2000kg、利润3500元以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20.
冷长宽 《水产养殖》2011,32(11):37-37
随着龙虾资源的逐年减少和群众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龙虾价格进一步回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大,因此近几年来,兴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养殖龙虾的热潮,人们往往都追求面积相对较大,条件较好的水面进行养殖,而忽视了家前屋后小面积龙虾养殖的尝试,大丰市万盈镇有一名承包户利用家前屋后667m^2的池塘进行龙虾养殖试验,2010年获得了667m^2产165kg产量,667m^2利润1891元,他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