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我们引进种植草莓新品种越心,其表现为上市早、抗病性强、口感佳、连续结果性好,但气温回升后,口感变差。本文从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提高糖分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越心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着重探讨了提高中后期越心草莓品质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李四秀  郭福有 《蔬菜》2009,(1):18-19
结球甘蓝作越冬春甘蓝栽培,所遇气候条件与其本身的特性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营养生长而有利于生殖生长,造成先期抽薹而不结球的现象。这是越冬春甘蓝栽培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大,如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易引起减产而降低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最早成立的民间科研机构,古田县玉田食用菌研究所,创建3年来,坚持科技兴所,发挥民办优势,在食用菌科研、教学、生产中不断开拓新项目,取得显著成绩,企业越办越活。这家研究所建立后,坚持科技进步,依靠社会科技人员配合,采取松散性的组织方法,以脱产与聘用兼任相结合,向县内外聘用专业科技人员作技术顾问,广泛征集农村一技之长的菇农,组成一支技术骨干队伍。他们的“银耳室内多层次立体栽培”课题,获得了福建省“菌兴奖”。  相似文献   

4.
越桔园土壤有效养分和叶片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省和贵州省两大越桔主产区各选取两个越桔园,分别为连云港市赣榆区和东海县越桔园,安顺市平坝区和惠水县越桔园,并于2015年7月检测4个越桔园的土壤有效养分和叶片营养含量丰缺状况,并对越桔园土壤与叶片相应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合理制定越桔园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平坝区越桔园以外,其余3个越桔园均需进行土壤pH值改良和有机质含量调节;4个越桔园土壤有效养分均呈现缺氮富磷富钾状态,土壤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充足;叶片存在氮、磷、铜含量的缺乏,叶片其余营养元素含量适中。通过对土壤与叶片相应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知,各营养元素在土壤与叶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钾、钙、镁、硫、硼元素在土壤与叶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余营养元素在土壤与叶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得出,越桔园在营养管理上应因地制宜,建议增施有机肥及氮肥,合理施用磷、钾肥。  相似文献   

5.
马欣  宗静  杨肖芳 《蔬菜》2020,(11):79-81
为了丰富京郊草莓栽培品种,促进草莓国有自育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种植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4年开展试验,筛选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草莓新品种——越心,通过在北京地区多年的推广示范,越心品种表现出成熟期早(11月底即可采收,较对照品种红颜提前20 d),植株抗性好,果实外形美观整齐、商品性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总糖含量6.6%,总酸含量6.6 g/kg,VC含量659 mg/kg,品质优良,抗白粉病,耐贮运,产量高,经济效益突出的特点,值得继续在京郊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越冬菜收获后,搭棚种植灵芝,后茬再复种夏大白菜,该模式一年三熟,每667m。可收获越冬菜1500kg、灵芝1000kg、大白菜2500kg,年平均效益1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越蒲1号是由绍兴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瓠瓜新品种,2009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柯桥镇、平水镇、陶堰镇、富盛镇等蔬莱基地示范种植,每667m^2效益6000元以上,有些农户自产自销,每667m^2效益近万元。但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整枝方式不同导致在产量和商品性方面差异较大,2010年秋季,我们针对该品种的特点,开展了不同整枝方式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越冬菜——马铃薯——花生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我地推广种植面积较大,该种植模式一般每(亩)产越冬菜1000千克以上,马铃薯1500千克以上,花生350千克以上,(亩)纯收入3500元以上,是常规春花生的3.5倍,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农民易于接受的种植模式。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了在‘越心’草莓(Fragaria × ananassa‘Yuexin’)茎尖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中发现的稳定变异突变体着色差异的分子机理。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与‘越心’在植株形态、始花期、始果期、始熟期、单果质量、平均株产、果形、风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突变体外果皮色泽较淡,L*值较高,a*值较低,H色度角值较大,颜色指数CIRG显著小,且果肉不着色(‘越心’果肉红色)。突变体果实总花青苷含量为‘越心’的13.2%,其中以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含量差异最大,突变体Pg3G含量仅为‘越心’的12.9%。花青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FaF3H、FaCHS、FaDFR、FaANS、FaCHI、Fa3GT的表达水平在突变体中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突变体成熟果实花青苷水平显著低于‘越心’的直接原因。FaMYB10和FaMYB1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FaMYB10在几个主成分中的特征向量绝对值均显著较高,进一步证实了MYB10是草莓成熟过程中花青苷合成的类黄酮或苯丙烷类化合物途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提取叶片基因组DNA进行基于KASP标记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74对KASP引物在‘越心’草莓及其突变体中的基因分型不存在差异。本结果初步证实突变导致参与调控花青苷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发生显著下调从而使花青苷积累显著减少,果实着色变淡。  相似文献   

10.
正‘越珠’是由‘章姬’ב枥乙女’杂交选育的早熟新品种。1品种特征特性植株半直立,株高14.20 cm。一级果实顶果楔形,平均单果质量46.23 g,其他果实为圆锥形,各级平均单果质量17.86 g,果实较整齐。果面红色,富有光泽。种子黄绿色、红色兼有,分布均匀,密度中等,种子  相似文献   

11.
谢艳 《烟台果树》2005,(1):55-55
我市自1996年引进黄冠梨以来就有鸡爪纹现象的发生,2004年发展最为严重,尤其是今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正值果实膨大期,鸡爪纹大量普遍发生,越接近成熟期。果实越容易发病。据调查,我市今年黄冠梨鸡爪纹病果率达40%~50%,严重者达70%~80%。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番茄栽培理论以早熟或丰产为目的而采取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要求从根本上加强栽培管理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虽然可以早熟但难以丰产,品质和商品性均较差。我们近年来在番茄栽培试验中发现:番茴本身对于早期的人工摘花,摘苗和冻害损伤,具有很强的补偿能力-即番茄植株在受到适量损作后能够增产,利用这一超越补偿性能。我们提出了将番茄第一花序人工摘除或仅留一花,以达到高产,优质,节水,省肥,病轻,省药,省工,效益高的目的,这是对番茄栽培理论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3.
<正>越蒌2号是绍兴市农科院葫芦科蔬菜吊瓜课题组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栝楼新品种,具有籽粒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等优点,籽仁油酥感强,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植株中抗炭疽病,中感蔓枯病,适宜长江流域种植。目前已在湖北、山东、福建和贵州等地示范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4.
紫菜 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及B2,最重要的就是它蕴含丰富纤维素及矿物质,可以帮助排走身体内之废物及积聚的水分,从而有瘦腿之效。  相似文献   

15.
越蒲1号是由绍兴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瓠瓜新品种,2009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柯桥镇、平水镇、陶堰镇、富盛镇等蔬菜基地示范种植,每667m2效益6000元以上,有些农户自产自销,每667m2效益近  相似文献   

16.
1涝害特点 1.1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4天的温州蜜柑幼树基本上无影响,仍能结果;同园同龄温州蜜柑淹水7天受害较重,矮干树体出现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7.
贾身茂 《食用菌》2014,(6):64-66
《吕氏春秋·本味》中"越骆之菌"和《孔子家语·六本》中"芝兰之室",多年来,常被食用菌学者作为我国古代利用"食用菌"或"灵芝"历史悠久的书证引用。作者在学习研究我国食用菌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现,在古籍《吕氏春秋》中"越骆之菌"的"菌",是"箘"的假借字,指"竹筍"。在《孔子家语·六本》中"芝兰之室"的"芝",通"芷",常指"白芷","芝"和"兰"均指一种香草。按照这个解释,在食用菌著作中,把《吕氏春秋·本味》中"越骆之菌"和《孔子家语·六本》中"芝兰之室",作为我国古代利用"食用菌"或"灵芝"历史悠久的书证,是不符合这些古籍中的原意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菌株间颉颃现象,试验对9种不同蕈菌菌株两两组合进行菌丝体培养,观察其颉颃现象与其亲缘关系间内在规律。结果表明:9种不同蕈菌间颉颃现象存在显著差异,且随亲缘关系疏远程度呈现一定规律,亲缘关系越远,颉颃越强;反之,颉颃越弱。  相似文献   

19.
(一) 菠萝是采用无性繁殖的。菠萝的无性繁殖体有六种,即:(1)冠芽,(2)裔芽,(3)冠裔芽,(4)吸裔芽,(5)吸芽,(6)蘖芽。有刺的菠萝品种如菲律宾种和台湾种等通常用吸芽繁殖;而无刺的菠萝品种如沙拉越种和夏威夷种等则常用冠芽与裔芽繁殖。我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沙拉越种冠芽和裔芽的后代,变异性很大,品种严重退化,畸形芽与畸形果越来越多,叶缘多刺,果小而质差。  相似文献   

20.
吴田铲  丁兰  连才炎 《园艺学报》2010,37(1):163-166
‘越蒲1号’为早熟瓠瓜一代杂种。商品瓜棒形,淡绿色,表面密生白色短茸毛,粗细均匀,长25~35cm,直径5~7cm,脐部较平,果肩微凸,单瓜质量350~500g,肉质致密,口感糯,味微甜。从播种到始收,春季95~105d,秋季45~50d,一般春季产量45.0t.hm-2以上,秋季产量22.5t.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