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良鲫鱼(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的某些经济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以鲫鱼为母本,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为父本的杂交工作,获得了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高邮杂交鲫(简称高邮鲫,下  相似文献   

2.
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消化道形态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改良普通鲫鱼的经济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以鲫(Carassius auratuauratus)为母本,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为父本的杂交试验,获得了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高邮杂交鲫。鱼种阶段比父本白鲫生长快30%以上,成鱼阶段快20%以上,且具有肉质好和抗逆性强等优点。试验期间,高邮杂交鲫已在扬州市的九个县(市)推广夏花鱼种,初步取得成效。本文对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的消化道的外部形态和组织构造作详细叙述。关于硬骨鱼类消化道形态解剖和组织构造,国内外曾对之有过不少报导。对鲫鱼消化道构造的观察,目前只有一例,但它并未结合该鱼的食性进行分析研究。而对白鲫消化道的组织构造亦来见过报导。作者结合食性分析对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消化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进行了观察,试图为高邮杂交鲫进一步推广养殖提供饲养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1979年,我们选择了东北银鲫(♀)和日本白鲫(♂)进行杂交(定种为中、日杂交鲫),将杂交鲫夏花与日本白鲫和本地鲫的夏花以同等数量分别饲养在鱼种塘内,进行对比试验,经150天的饲养,杂交鲫比日本白鲫、本地鲫均有增重,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4.
高邮县水产局、上海水产大学、湖滨乡水产养殖场用本地鲫作母本,白鲫作父本杂交,培育出的杂交鲫,经专家鉴定,定名为高邮杂交鲫。他们在制种、育种、考种过程中,行政科研生产紧密结合,从胚胎发育,消化道组织学,遗传性状等各方面进行基础研究,运用乳酸脱氢酶和酯酶等同工酶比较,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正合方鲫(亦名合欢鲫)是湖南师范大学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少军院士课题组以日本白鲫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研制的具有多种优势的二倍体优质鲫鱼。合方鲫于2017年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2-001-2016)。2019年,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在澧县北民湖基地进行了合方鲫苗种培育试验,经9个月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卫星技术,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鲫鱼群体普通鲫鱼(C.auratus auratus)、红鲫(C.suratus red var)、白鲫(C.auratus cuvieri)和彭泽鲫(C.auratus auratus var.Pengze)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鲫鱼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值在0.607~0.721,其中自鲫0.721、红鲫0.652、彭泽鲫0.629、鲫鱼0.60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530~0.670,其中自鲫0.670、红鲫0.586、彭泽鲫0.549、鲫鱼0.530。由此可见,4个鲫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但白鲫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鲫鱼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在4种鲫鱼群体间,鲫鱼和白鲫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最小(0.714),遗传距离值最大(0.286),说明这两种群体亲缘关系较远;白鲫与红鲫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最大(0.812),遗传距离值最小(0.188),这可推断白鲫与红鲫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鲫和红鲫亲缘关系较近,而鲫鱼和彭泽鲫亲缘关系较近。研究鲫鱼遗传多样性对鲫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合方鲫(亦名合欢鲫)是湖南师范大学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少军院士课题组以日本白鲫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研制的具有多种优势的二倍体优质鲫鱼。合方鲫于2017年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2-001-2016)。前期研究表明合方鲫具有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耐低氧、群体产量高、体色青灰色似野生鲫、体形好等优点。为更大规模地推广该品种,2020年国家级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北民湖基地在2019年合方鲫苗种培育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主养草鱼池塘套养合方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特性及优点   湘云鲫是由经多代自交且能保持稳定遗传性状的四倍体(4N)新型种群(简称“基因库鱼“)做父本,与日本白鲫(2N)母本或普通鲤鱼母本杂交而产生的后代(3N),为不育三倍体鲫鱼新种.该鱼自身不能繁殖,生长速度快,比普通鲫鱼快1-2倍,体厚,可食部分比一般鲫鱼多15%,肉质鲜美,比一般鲫鱼口感性好,肌肉骨刺少,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湘云鲫的特性及优点表现在:   ……  相似文献   

9.
湘云鲫 【品种来源】湘云鲫是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技术培育成功的一种三倍体鲫鱼,它的父本是鲫鲤杂交四倍体鱼,母体为日本白鲫。  相似文献   

10.
鲍迪  梁爱军  董莹  王淞  金万昆  董仕 《水产科学》2012,31(5):283-287
利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乌克兰鳞鲤(♀)×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二倍体(♂)、白鲫(♀)×墨龙鲤(♂)4组鲤鱼、鲫鱼杂交子代背侧肌肉组织的天冬氨酸转氨酶、α-甘油醛磷酸脱氢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肌浆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并测量了红细胞长径。红细胞测量结果表明,乌克兰鳞鲤(♀)×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四倍体(♂)、红鲫(♀)×乌龙鲫二倍体(♂)杂交子代为三倍体,白鲫(♀)×墨龙鲤(♂)杂交子代为二倍体。4组杂交子代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同工酶的基因组成结果显示,父本乌龙鲫四倍体和父本乌龙鲫二倍体均产生二倍体配子,且二倍体配子中1套为鲤鱼染色体组,1套为鲫鱼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11.
湘云鲫     
《海洋与渔业》2009,(4):14-14
【品种来源】湘云鲫是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技术培育成功的一种三倍体鲫鱼,它的父本是鲫鲤杂交四倍体鱼,母体为日本白鲫。  相似文献   

12.
杂交育种是水产生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杂交的积极作用在于子代中可以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或者部分表现出来,以显示出介于双亲的中间性状或杂种优势。因此亲本的选择是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关键,其中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双亲的生物学差异要比较显著,以求杂种后代变异程度较大。我国鲫鱼资源十分丰富,鲫鱼的育种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杂交育种的研究方面与鲤鱼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培育出的有异育银鲫、湘云鲫、高邮鲫等优良品种。红鲫鱼是一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优良品种,野生鲫鱼在本地也是—种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食用鱼类。本实验通过形态特征分析方法对红鲫、野鲫及其杂交子一代的遗传特性进行分析,为以红鲫、野鲫作为亲本培育新的杂交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卞伟 《内陆水产》1989,(1):19-20
白鲫(Carassus Cariei Tets)是1976年从国外引进的鲫鱼新品种。经试养,它具有比本地鲫生长快、体型大、起水率高、并以吃浮游植物为主等优点。近年来通过较大面积的池塘养殖与移植到湖泊、水库大水体中试养,效果较好,因此,这些年白鲫苗种需求量很大。为了解决白鲫在自然繁殖条件下,产卵不集中、持续时间长与受精率、孵化率低,形成不了大批量鱼苗生产的问题,为此,1987年我们从白鲫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孵化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鲫属(Carassius)隶属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我国有两个种和一个亚种,普通鲫鱼(C.auratus),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黑鲫(C.caraussius),仅分布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银鲫(C.auratusgibelio)亚种,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犤1犦。鲫鱼在我国各地分布很广且有许多变异的地方品种如湖南的红鲫、江西的彭泽鲫、云南的高背鲫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鱼类科学工作者又引种驯化,选育和改良了一些经济性状好的品种如白鲫、湘鲫、湘云鲫、异育银鲫等,这使我国鲫鱼品种资源尤为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遗传学家Botstein等发现了第一个DNA分…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1985,(4):30-31
鲫鲤杂交鱼是由省鲫鲤杂交协作组采用湘阴渔场经过数代自然繁育的母本红鲫与父本湘江野鲤杂交而成。我场于1982年便开始了推广养殖试验,1983年在我场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今年,为了更进一步推广养殖,我们进行了杂交鱼和本地鲫鱼在鱼种池率的混养对比实验,以观察杂交鱼和本地鲫鱼在池塘中生长情况,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3种鲫鱼养殖对比试验小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工健  程献 《内陆水产》1999,24(3):20-20
湘云鲫(原名工程鲫)、彭泽鲫、日本白鲫是我国目前养殖较普遍的3种鲫鱼,为了更好的弄清湘云鲫与彭泽鲫、日本白鲫在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差异,自1998年5月12日起进行了这3种鲫鱼不同池的对比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选择试验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方正银鲫、白鲫与鲫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比较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张四明  龙华  张兴忠 《水产学报》1992,16(2):120-129
用 Bam HI、Eco RI、Dra I、Hinf I、Hind III、Hpa II、Msp I、Pst I、Sau 3AI、Sma I、Xba I、Xho I和 Sal I等十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和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的线粒体 DNA(mt DNA)进行单酶酶切以及其中八种识别六碱基对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双酶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且计算出各酶切片断大小,得出三种鲫鱼的 mt DNA分子大小:方正银鲫为 15990±90碱基对(bp);白鲫为 16600±130碱基对(bP);鲫为 15540±140碱基对(bp),并且分别建立了方正银鲫、白鲫和鲫 mt DNA由 Bam HI、Pst I、Eco RI 及 Xba I等四种限制性内切酶构建的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8.
唐宏  张贤 《水产养殖》1989,(2):10-10
我区自引进日本白鲫与本地鲫和东北银鲫进行混养后,鲫鱼产量成倍增长,全区12000亩鱼池鲫鱼产量由1982年的81公斤上升到1987年的188公斤,净增1.32倍,总产由80.5万公斤上升到213.3万公斤,翻了一番半,占总产的17%,创造产值1280万元,鲫鱼亩创利达500元.几年来,获得大面积鲫鱼高产的养殖技术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理密养,一次放足鲫鱼耐低氧,对养殖条  相似文献   

19.
鲫鱼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淡水食用鱼,在我国淡水鱼类的养殖中占有一定地位。但一般常见的鲫鱼,体型较小,生长缓慢,栖息于水体底层,捕捞率低,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只作为搭养对象。这里介绍一个鲫鱼的优良品种——白鲫。白鲫是鲫鱼的一个地方种群,原产于日本琵琶湖,称原五郎鲫,由日本渔民引进日本大版府河内郡池扩驯养,经多年选育成纯系品种而得名河内鲫。国内引进后,根据它的型态特征、食性和习性,定名为“白鲫”。  相似文献   

20.
合方鲫     
<正>合方鲫(品种登记号:GS-02-001-2016)培育技术为杂交育种,由湖南师范大学实施完成。项目组以日本白鲫和红鲫为亲本,对它们进行专池饲养,经过5代选育获得稳定的品系后,在繁殖季节,选择腹部膨胀、轻压能挤出卵粒的雌性日本白鲫作为母本亲鱼,选择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的雄性红鲫作为父本亲鱼进行杂交,制备合方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