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日前,湖北省水产局在潜江市召开湖北省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座谈会。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农业厅相关处室及潜江市、荆州市、荆门市水产局、小龙虾产业协会、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就小龙虾品牌打造提出了对策建议。省水产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水彬作总结讲话。李水彬强调,一是要坚持稻虾"双轮驱动",既要养虾也要种稻,"虾稻共作"发展一定要避免"重虾轻稻"的倾向。二是要发挥品牌"拳头效应",集中  相似文献   

2.
<正>据统计,2016年湖北"稻虾共作"、"稻虾连作"面积达到352.68万亩,同比增加26%,湖北省各类小龙虾生产总面积达到465.2万亩;小龙虾产量达到48.9万t,同比增加13%;小龙虾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48.09元/kg,同比上涨5%;小龙虾养殖产值达到195.79亿元,同比增加25%;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综合产值达到723.33亿元,同比增加20%。  相似文献   

3.
<正>潜江位于湖北中部,气候温和、水质优良,十分适合小龙虾繁殖和生长。本世纪初,潜江市农民首创了稻虾连作的稻田养虾模式,后经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为稻虾共作模式,与之前相比,养殖技术更成熟,产量效益更好,小龙虾养殖由此在潜江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小龙虾,也称淡水龙虾,该虾近几年来逐步发展成为老百姓非常热衷的休闲食品,人工养殖如火如荼,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养殖方式以稻田养殖为主,上海郊区在崇明、金山、青浦等区也开展了稻田养殖小龙虾,但池塘养殖模式较少。据统计,在小龙虾消费旺季,上海每天要消耗30吨小龙虾,但是目前上海没有小龙虾规模养殖基地,货源主要从江苏、湖北、安徽等地运输过来,价格较高,供不应求,小龙虾养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2016年起,上海嘉敏  相似文献   

5.
2020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三五"以来,小龙虾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已成为当前我国最火爆的餐饮和网红食品之一。2019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了增进社会大众对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为广大从业者提供2019年小龙虾养殖、价格走势、加工流通、国际贸易、品牌节庆、餐饮消费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信息,促进我国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报告》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莲虾共生高效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水域面积宽广,河渠交织,湖、塘密布,全市水域面积26667 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3%),发展水生蔬菜和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江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即虾稻连作)的发源地和小龙虾人工繁殖的首创地,是全国最大的良种选育、繁育养殖、科研示范、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基地.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从2004年首创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以来,潜江市在长期养殖小龙虾实践中,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发展到莲虾共生和油-虾-鱼、虾-鳅-稻、鱼-虾-蟹等多样化养殖模式.2010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2万hm2,产量3.8万吨,产值6.08亿元;全市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5亿元,为农民贡献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元,占整个农民人平纯收入的23.9%.潜江小龙虾产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潜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相似文献   

7.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目前人工养殖已经形成了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和精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在我国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20多个省(区、市)都有人工养殖.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 929万亩,养殖总产量达208.96万吨,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长14.8%...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13,(12):17-17
本刊讯金秋十月,是小龙虾产业完美收官季节,湖北省小龙虾主产地捷报频传。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123万亩,产量3万吨、同比增加15%;荆州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107/亩,产量15.87Y吨、同比增加17%。据初步统计,全省今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450万亩、同比增加12.5%,产量34.75万吨、同比增加15%;小龙虾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35元/公斤、同比上涨25%;小龙虾养殖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成功实现湖北省扣‘造虾、蟹、鳝三个“百亿元”产业的首个目标。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  相似文献   

9.
个体大小差不多的小龙虾,颜色卖相差异很大。有些小龙虾看起来光泽度好、有些养殖户养出来的小龙虾体色发黑,影响成交价格。养殖从业者有疑惑,投喂同样的饲料,相邻的池塘养出的虾体色差异很大,体色发黑的虾常单价低几元,影响收入。一、小龙虾体色发黑的常见原因1.底质不良小龙虾属于底栖生物,池塘底部是小龙虾生活的环境,底质对小龙虾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属甲壳动物纲、软甲亚纲、十足目、鳌虾科、原鳌虾属,是目前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养殖产量最大的淡水螯虾,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中国是小龙虾养殖的第一大国,2014年小龙虾产量60万吨。一、小龙虾生物学特性1.夜行性小龙虾为夜行性甲壳动物,白天躲藏,夜晚出来摄食和活动。如果白天能看到大量的虾或晚上有大量  相似文献   

11.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红螯虾、克氏原蝲蛄、美国螯虾、美洲螯虾、克氏螯虾。小龙虾是一种体型与龙虾相像的淡水甲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小龙虾分为三个科:拟量虾科、正螯虾科和螯虾科。据《中国生物入侵研究》介绍,淡水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由于在我国范围内没有形成天敌,经过几十年扩散,成为全国最常见淡水经济虾类,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江苏省是最早养殖淡水小龙虾的省份,江苏"盱眙县小龙虾"最为出名。据统计,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从湖北省水产局获悉,湖北省小龙虾、河蟹、鳝鳅3个百亿元产业势头强劲。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小龙虾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河蟹养殖面积超过300万亩,黄鳝产量占全国近一半。2016年,湖北省小龙虾生产总面积达465.2万亩,其中稻虾共作、稻虾连作面积352.68万亩,总产量48.9万吨,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综  相似文献   

13.
淡水小龙虾稻田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才根 《河北渔业》2006,(11):16-16,18
淡水小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它具有生命力强,迁移迅速,食性杂,生长快,繁殖率高,病害少等特点.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既能利用稻田的自然资源而获得虾产量,又能利用虾捕食昆虫,减少稻田虫害,促进水稻生长.该虾市场火爆,价格攀升,供不应求,开发前景广阔.稻田养殖小龙虾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风险低,是一条富民的新门路.  相似文献   

14.
<正>小龙虾肉质丰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爱吃的一种名贵虾类。近年来,全国各省份餐饮行业几乎都有小龙虾的身影,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销售价格也逐年攀升,已成为水产养殖品中火爆祖国大江南北的"一匹黑马",是一项长盛不衰的特色养殖品种。现将池塘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点介绍如下,供养虾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潜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充满智慧的潜江农民,就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直至2017年潜江市稻虾连作面积达40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养殖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其肉质丰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小龙虾的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加大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殖小龙虾即在稻田中套养小龙虾,可分为虾稻轮作与虾稻共作。虾稻轮作,即对于某些低湖田、冬泡田、冷浸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在9—10月中稻收割后至第2年6月间养殖小龙虾,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积极开展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试验,从稻田改造、水草种植、营养投喂、水位调控、水质调节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其自然交配、产卵孵化,获得虾苗。2014年,潜江市建立了虾稻共作生态繁养基地1 3万亩,小龙虾苗种繁育达到30余亿尾,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大量的小龙虾苗种。  相似文献   

18.
在每一次、每一组黑天鹅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灰犀牛危机。小龙虾的季节要来了,但疫情"黑天鹅"冲击下,小龙虾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都受到了影响。首先是苗种繁殖、养殖和捕捞方面,时间节点均被延迟,管理工作被耽误,收购流通受限于消费端和餐饮端,需求量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9.
1月5日,潜江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潜江市虾-稻综合产值增百亿元,达420亿元。去年潜江市新增虾稻共作5万亩,在市外则有560个虾稻产业经营主体扩展基地、市场,新增面积50万亩。从数据上看,似乎在这一年,小龙虾像往年一样取得了喜人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小龙虾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营养食品。早在18世纪,美洲和欧洲人民就把小龙虾作为重要食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对小龙虾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小龙虾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每到小龙虾上市季节,就有一些不实信息四处流传,如"小龙虾不是虾,是虫子"、"重金属超标"、"容易得横纹肌溶解症"等等,引起了食用者的担忧,并大有以讹传讹之势,实在冤枉了小龙虾!笔者以行业内人士和吃货的双重身份,向大家简要介绍小龙虾食用注意事项与几种经典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