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河北中捷罗非鱼养殖有限公司始建于1983年,地处渤海湾西部,占地400hm2,是全国最大的罗非鱼越冬苗种繁育基地,年出池产量达到80万kg。是河北省最具规模的海水鲽鳎养殖基地,主养半滑舌鳎,年产10万kg。养殖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热及海淡水资源优势,拥有现代化地热大棚50座,面积10hm2。  相似文献   

2.
行业数据库     
《海洋与渔业》2011,(3):4-4
博罗水产养殖罗非鱼占九成,年需苗量约8000万 博罗县作为广东省最早推广养殖罗非鱼的县市之一,现有养殖水域面积12.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4万亩,约九成左右的养殖池塘主养优质罗非鱼,养殖模式以主养和混养为主,每年苗种需求量约8000万尾左右。  相似文献   

3.
2008年对于广东罗非鱼养殖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在种种不利因素下,珠海市平沙万亩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地通过开展吉富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仍喜获丰收!万亩基地当年罗非鱼平均亩产超过1750公斤,亩平均利润达到42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4.
“哇,好漂亮的罗非鱼,金灿灿的,起码有2斤以上!”4月13日傍晚,在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万亩罗非鱼养殖基地一口5亩左右的塘边,养殖户阿威一网罩下去,一下子捞上两条生猛的金黄色罗非鱼,他惊喜得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然后笑着对记者说:“曾记者,今晚你有口福啦!”  相似文献   

5.
“今天死鱼了没有?”近来,在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里,这句话几乎成为了养殖户一大早见面的问候语。自从3月下旬投苗以来,一种不明病害袭击了平沙万亩罗非鱼基地。据珠海市富民罗非鱼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罗非办主任廖春华介绍,超过60%的养殖水面发病,大量罗非鱼苗死亡养殖户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6.
现有社员36户,养殖面积2万多亩,年产量近2万吨,年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有一个新型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在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主产区——广东省茂名市,被广大养殖户和罗非鱼业内人士所传颂,大批养殖场正在为达到合作社的入会条件而积极按照无公害标准化要求改造生产基地。这个合作社就是高州市长兴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个潘姓的养殖场主与笔者谈起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李航 《内陆水产》2009,(2):60-62
李瑞伟——茂名三高良种繁殖基地总经理,称他为“罗非鱼大王”,并非浮夸之言。在茂名这个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基地,李瑞伟的三高良种繁殖基地去年罗非鱼种苗3亿尾,占了广东全省的20%以上。拥有2000亩的鱼苗繁殖养殖基地,兼营成鱼、饲料的他,年收益最高达五千多万元,“罗非鱼大王”乃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8.
2008年对于广东罗非鱼养殖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在种种不利因素下,珠海市平沙万亩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地通过开展吉富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仍喜获丰收!万亩基地当年罗非鱼平均亩产超过1750公斤,亩平均利润达到42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12,(6):48-49
位于王五镇徐浦坡的1100亩罗非鱼生态养殖基地项目是儋州市今年确定的69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海南省罗非鱼产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由儋州锦联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逾3200万元,拟建设成为集水产养  相似文献   

10.
浅析广东罗非鱼大面积冻死现象原因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今年初的持续低温冰冻天气影响,广东过冬的罗非鱼几乎全军覆灭,给罗非鱼养殖户蒙上巨大的经济损失,除了湛江、清远、肇庆、潮州、韶关等市,其他城市如番禺罗非鱼也损失惨重。笔者所属公司的番禺养殖基地养殖罗非鱼有1400亩,其中鱼苗120亩,分别为奥尼罗非鱼苗90亩和红罗非鱼苗30亩;  相似文献   

11.
<正>陈文朗是广东高州乃至整个茂名地区养殖罗非鱼面积最大的农户。现有养殖基地10个,分布在高州的石鼓镇、沙田镇和镇江镇以及湛江雷州等地,面积合计达12000亩。陈文朗执掌的高州市朗业畜牧渔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业公司),目前年产商品鱼1800万斤,年购销成品鱼2400万斤。朗业公司旗下的海南临高种苗场年繁育超雄罗非鱼苗1亿尾。公司最近又在高州石鼓镇建成一个罗非鱼苗人工孵化基地,2014年开春将正式投产,年产量预计超过1亿尾。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固安县养殖生产基地1003年进行了罗非鱼池塘成鱼养殖高产试验,取得了罗非色亩毛产3500公斤,平均规格250克以上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河北渔业》2007,(4):F0004-F0004
河北中捷罗非鱼良种场,始建于1983年,下辖2个养殖场:罗非鱼良种场和海水育苗场。占地400hm^2;拥有30-65℃地热井5眼;现代化地热大棚39座(面积6.67hm^2);养殖面积40hm^2,多功能海水育苗车间2座(1000m^3);地热综合养殖工厂化车间2座(2500m^2)。年产罗非鱼35万kg(其中良种25万kg,成鱼10万kg);年产牙鲆及大菱鲆优质苗种200万尾,成鱼3万kg,产品覆盖京、津、鲁、辽及本省的唐山、石家庄等地,拥有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年产值650万元,净利润80万元。2005年1月份通过农业部验收晋升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泗阳县位于洪泽湖北部,是苏北水产养殖大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6.8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15.6万亩。河蟹池塘养殖主要采取无公害高密度精养模式,河蟹产量较高,但养成规格较小,效益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水面养殖效益。201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蟹池混养泥鳅生态高效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与苗种放养泗阳县众兴镇基地实施50×667 m2泥鳅大规格苗种培育,同时,在该镇及其他基地开展河蟹池塘  相似文献   

15.
钱超 《福建水产》1997,(4):27-30
三明地区推广罗非鱼养殖已经多年,但苗种供应不足一直是困扰罗非鱼在山区大力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过去通常是从闽南沿海调入,但罗非鱼种经长途运输后(12小时以上),体质下降,成活率低,导致其养殖效益不明显。为解决山区罗非鱼种的供应问题,从1993年5月开始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在沙县后底建立罗非鱼越冬基地,利用一口4.29亩的池塘(常年出地下水23℃,日出水量700吨)开展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经过四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果。特别是在1996年5月—1997年4月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越冬技术,在冬季池塘最低水温14℃(最低气温-1℃)时,单性罗非鱼仍能安全越冬,出塘单性罗非鱼种83.4万尾(6890公斤),越冬成活率由1995年的80%提高到90%。本文以1996—1997年的研究成果,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罗非鱼成鱼养殖40%集中在广东,养殖面积75万亩,年养殖产量74万吨,其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6万亩,年养殖产量23.13万吨,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茂名罗非鱼养殖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养殖方式粗放、病害频发、产效不高、出口受阻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单产和降低罗非鱼养殖成本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笔者在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进行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试验,并推广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阶段鱼苗相互残食及土池培育大口鲶苗种成活率不高等技术问题,为养殖户提供质优易养殖的大规格鱼种,2006年5月我们在养殖基地选用3口各10亩的池塘进行大口鲶大规格苗种的培育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选择养殖基地三口池塘,而积各10亩。  相似文献   

18.
<正> 后湖位于孝感市城关北门外,现有养殖水面100亩,平均水深1.5米,正常蓄水量为1,018,960立方米,水源主要来自城关生活污水和少量工业污水。是湖北省孝感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生产和科研基地。该湖养殖鱼类有鲢、鳙、草、鲤、团头鲂、杂交鲤、红镜鲤、异育银鲫等,其中以鲢为主体,占放养量和渔获量的80%以上。1974年至1983年,共产成鱼61.37万斤,亩平均年产量为613.7斤(表1)。1982年较1981  相似文献   

19.
钱超 《淡水渔业》2002,32(6):36-38
小蕉渔场作为三明市区重要的商品鱼基地 ,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努力挖掘池塘生产潜力 ,养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 0 0 0年 1月 10日~2 0 0 1年 1月 11日我们在承担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30 0亩吨鱼塘高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中 ,对其10 0 6 4亩吨鱼塘高产技术进行总结 ,并从渔业技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以此作为今后商品鱼基地养殖结构调整、养殖模式改革的依据。1 吨鱼塘养殖模式以罗非鱼为主要养殖对象 ,多品种混养 ,合理密养 ,具体放养情况见表 1。采用“一年养两茬鱼”的办法提高池塘利用率 ,增加鱼产量。具体作法是 :每年 4…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色彩缤纷,在那橙黄橘绿收获的季节里,茂名“金三角”全球最大罗非鱼产业基地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基地养殖罗非鱼面积21.2万亩,产量12万吨,养殖产值8亿元,出口罗非鱼片1.6万吨,创汇2000多万美元,渔民人均收入2.69万元;全市罗非鱼加工出口40000吨,产值8300万元。基地范围横跨高州、化州、茂南三市(区)23个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