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立枯病又名猝倒病,主要侵染苗圃的幼苗。被害幼苗根颈部有1-2cm宽的凹陷,组织腐烂缢细,病部灰褐色,地上部退色萎蔫,很快从缢伤处拆倒,苗床上的幼苗出现成片死亡,病苗拔起时根皮留在土中,根部如烂麻状。立枯病由真菌病害中的镰刀菌所引起,病...  相似文献   

2.
<正>立枯病是柑橘幼苗期的重要病害,柑橘产区常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刚出土的幼苗,引起砧木苗大量死亡,造成缺苗,影响苗木生产。1症状立枯病病菌主要侵害幼茎和根颈,初期为暗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环绕嫩茎引致皮层腐烂,病部干缩,上部叶片迅速萎蔫,接着呈青枯状凋萎,又叫猝倒病。拔起病苗,可见根部皮层腐烂脱落,立枯病在苗圃中常连片发生,造成幼苗一丛丛、一片片地枯死。田间常见的症状有3种:  相似文献   

3.
果树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在果树育苗过程中,立枯病时有发生。其症状是:种子发芽前出现烂种,不出土的种子和幼芽腐烂死亡;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内,茎部没有木质化时,近土表层lcm深根颈部呈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病部收缩成线状,地上部退色萎蔫,很快从缢...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在果树育苗过程中,立枯病时有发生,并有发生严重的趋势。立枯病又叫猝倒病、根腐病,为害多种果树幼苗,轻者影响幼苗的成活率,严重时致全部死亡。一、为害症状:种子发芽前出现烂种,不出土的种子和幼芽腐烂死亡;在幼苗出土后一个月内,茎部没有木质化时,近土表层1cm深根颈部呈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病部收缩成线状,地上部退色萎蔫,很快从缢缩处折断倒伏,所以叫猝倒病。  相似文献   

5.
刘琳 《北方园艺》2003,(6):16-17
大棚春番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病毒病、枯萎病、脐腐病等。分别在苗床期、幼苗期、成株期造成严重为害 ,而病毒病、晚疫病为毁灭性病害 ,可造成大面积绝收。番茄病害种类多而复杂 ,防治技术要求高 ,应根据各地病害的发生情况 ,采用农业防治为主 ,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 病害的识别1.1 猝倒病常见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三种。烂种就是播种后 ,种子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受病菌侵染 ,造成种子腐烂。种子萌发抽出胚芽或子叶 ,未出土受病菌侵染 ,子叶在土中腐烂叫死苗。猝倒是幼苗出土后 ,茎基部或幼茎的…  相似文献   

6.
番茄苗期病害发生与防治番茄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两种。猝倒病的发生期早,在幼苗尚未出土时,胚茎和子叶即受危害而腐烂,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先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最后茎基缩呈线状。猝倒病发病速度快,往往叶子还未凋萎,而幼苗即已猝倒,成片倒苗。...  相似文献   

7.
蔬菜幼苗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瘟”等。我镇近两年均有发生 ,是早春蔬菜育苗时苗床上为害最重的病害。发病后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 ,称之为“掉苗”,重者甚至毁床 ,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1 猝倒病症状病苗在茎基部初呈水浸状 ,黄褐色病斑 ,迅速扩展后病部缢缩成线状。由于病势发展迅速 ,在幼苗子叶尚未凋萎之前 ,幼苗便倒折贴伏地面 ,刚倒折幼苗依然绿色 ,故称之为猝倒病。在苗床上最初形成发病中心 ,迅速向四周扩展 ,最后引起成片幼苗猝倒。在苗床湿度高时 ,病苗残体表面及附近土壤表面有时长出一层白色絮状霉 ,最后病苗多腐烂…  相似文献   

8.
果树育苗期病害是指在果树育苗中,幼苗期所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沤根病等。主要危害苹果、樱桃、梨、桃、杏、葡萄等果树苗木的幼苗。是在早春育苗时,苗圃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导致幼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1苗期病害的症状识别1.1猝倒病子叶出土前发病,可引起烂种、烂芽,子叶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发病,在靠近床土表面的茎基部初生水浸状病斑,迅速扩大变黄褐色,以后逐渐绕茎一周,幼茎缢缩成线状,使幼苗失去支撑力而倒伏,一拔即断。折断的幼苗往往是子叶尚未萎蔫,短期仍保持绿色(区别于青枯病),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棉絮状的白色菌丝。发现病苗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引起成片幼苗死亡。1.2立枯病  相似文献   

10.
李权 《吉林蔬菜》2002,(6):26-26
1 莱苗猝倒病 (1)症状:从种子发芽到 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 烂芽。出土不久的幼苗最易发 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 病斑,绕茎扩展1周后病部缢 缩成线状,表皮脱落,使幼苗 虽依然青绿却已折倒,故称为 猝倒病。最后,病苗腐烂或干 枯。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或临 近土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 菌丝体。 (2)防治方法:①严格选 择营养土,采用新法育苗:要 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  相似文献   

11.
圆葱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圆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圆葱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防治圆葱病虫害已经成为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1立枯病1.1发病症状立枯病是圆葱苗期常发病害,多发生于发芽后半个月内,1~2叶期幼苗接近地面的部位呈现白色或淡黄色,软化,凹陷缢缩,植株枯死,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苗床低湿,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有利于发病。土壤带菌多,湿度高,幼苗徒长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吉林蔬菜》2016,(4):25-25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1.2猝倒病:茄果类、瓜类、莴笋、芹菜、洋葱和甘蓝等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14.
春季育蔬菜苗常发生死苗现象,其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①病害死苗主要由于播种前苗床、营养土未消毒;菜苗出土后没及时喷药杀菌;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a.苗床及营养土消毒。按每m2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与适量半干细土混匀,均匀撒于畦面,翻土拌匀后播种。配制营养土时,每m3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充分混匀后填装营养钵。b.加强苗床管理。幼苗80%出土后,喷施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杀菌防病,以后每隔7~10天喷施一…  相似文献   

15.
1 猝倒病 辣椒苗期重要病害,常因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适宜、管理粗放而引起,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1.1 症状 秧苗感染发病时,茎基部呈浅黄绿色水浸状,很快转为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产生缢缩。水渍症状自下而上继续延展,幼苗即倒伏于地。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蔓延扩展,最后引起成片幼苗猝倒。 1.2 发病条件猝倒病主要是由瓜果霉菌侵染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辣椒苗期猝倒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荫初 《中国辣椒》2003,3(1):13-13
辣椒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是一种土壤传病害,也是辣椒早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为害重且蔓延快,在种子发芽至出土前表现为烂种、烂芽;种芽出土后危害真叶展开前的幼苗及1~2片真叶的小苗。幼苗发病时,病苗基部像开水烫过一样,呈水渍状、腐烂,后变黄褐缢缩,地上部分因失去支撑力而倒伏。  相似文献   

17.
果树幼苗猝倒病,又称果树立枯病。是一种综合性的果树苗圃病害,从播种到果树幼苗木质化都可能出现该病,不同时期受害后表现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辣椒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 ”,是一种土壤传病害 ,也是辣椒早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为害重且蔓延快 ,在种子发芽至出土前表现为烂种、烂芽 ;种芽出土后危害真叶展开前的幼苗及 1~ 2片真叶的小苗。幼苗发病时 ,病苗基部像开水烫过一样 ,呈水渍状、腐烂 ,后变黄褐缢缩 ,地上部分因失去支撑力而倒伏 ,叶片虽仍保持绿色 ,但病残体及附近表土长出一层白色絮状物。在高温、多湿、低洼 ,通风不良、光照不足 ,以及土壤粘重、旧苗床、高脚苗等情况下猝倒病均可发生。其防治方法如下 :1 土壤消毒 选择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 ,每…  相似文献   

19.
立枯病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 ,为害根部或幼苗茎基部 ,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斑扩大可绕茎 1周 ,严重时木质部外露 ,病部收缩干枯 ,叶片萎蔫 ,幼苗干枯死亡。 1999年我们从北京绿亨公司引进绿亨二号 ,分别在青花菜、芹菜、莴苣、番茄、茄子、黄瓜等蔬菜苗期进行试用 ,效果不错 ,很受菜农欢迎。现将绿亨二号防治青花菜苗期立枯病的情况小结如下。1 使用方法1.1 苗床土壤消毒 每m2 (米2 )苗床用绿亨二号 5~ 6g(克 ) ,兑水 2kg(公斤 )喷洒于播种盖土后的苗床。1.2 病前预防 当青花菜苗长至 2叶 1心时 ,每 2 0…  相似文献   

20.
<正>1区别1.1病害症状猝倒病发生时,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初为水浸状,并很快扩展,茎基部缢缩变细,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未萎蔫时即倒伏。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立枯病不产生絮状白霉,不倒伏且病程进展慢,开始发病时产生椭圆形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以后病斑扩大,绕茎一周,病部缢缩,最后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