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山东省水貂常发细菌病的病原学资料,分别对患病水貂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的纯培养和生化鉴定。经分离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对水貂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患病水貂进行病理剖检,细菌纯培养,病毒检测,生化鉴定,确定是水貂大肠埃希氏菌病。再应用多种抗生素作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并对山东省威海地区水貂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貂的病毒病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水貂细菌性疾病研究的报道则很少.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成为水貂感染的主要病原,对水貂的危害性逐年加大.研究对山东省部分地区水貂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从病原学、气候、环境卫生等角度对水貂细菌性疾病的发生规律和致病原因进行探讨,为防控水貂细菌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水貂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貂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近些年,继水貂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阿留申之后,水貂肺炎也成为影响水貂养殖的重要疾病,且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类疾病中的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水貂肺炎的病原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有犬瘟热、副流感等,细菌性病原有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等。本文对引起水貂肺炎的几种细菌病的概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饲料业、养殖业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导致动物长期低剂量采食抗生素,使体内大量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不断向环境中排放,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数量大幅度上升,由耐药菌引发的疾病也显著增加。有的甚至加至治疗量,导致一旦猪群发生细菌性疫病即到很难找到有效治疗药物的地步。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而导致抗生素疗效下降,细菌病危害加重。专家指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而且耐药菌产生之快、传播之迅速、耐药率与耐药水平之高是以前少有的。如果说以前抗生素的神奇功效令我们对许多传染病信心百倍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已经出现了令我们手足无措的困境。特别是近两年,医学和兽医临床上又出现了超强耐药、多重耐药性病原菌,危害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因此,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水貂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菌性疾病在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地羊养殖户中出现的90只细菌性疾病羊为研究对象;病羊经实验室检查/死亡后解剖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细菌性疾病。观察病羊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细菌性疾病的病羊,经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均存在死亡病例,各类疾病存在一定预后差异。结论 羊养殖业中的细菌性疾病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应联合实验室诊断及早确诊,及时隔离,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治疗措施改善病羊病情,防控大面积感染情况的出现,减少细菌性疾病对羊养殖业的影响,促进养殖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辽宁省某水貂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散发病例是否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试验采用病理剖检、组织切片、无菌技术分离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患病水貂进行解剖,发现其肺脏有明显出血斑,并伴有坏死灶、钙化灶;组织切片显示,肺泡壁不清,肺脏组织有散在慢性炎性细胞、红细胞;通过无菌技术从肝脏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说明水貂所患疾病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引发的肺炎。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淡水鱼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链球菌病、迟缓爱德华氏菌病、鮰类肠败血症、诺卡氏菌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螺原体病等,并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淡水养殖细菌性病害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基于病原菌生理生化特征的检测方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检测方法(如常规定性PCR检测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16S r RNA检测技术、核酸探针杂交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等),以及基于免疫学相关技术的检测方法(如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抗体芯片技术等),提示在防控方面应该注重监测预警、免疫、药物、生态和综合防控等技术。本文为淡水养殖细菌性病害的诊断、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推动相应检测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初,山东某水貂场成年水貂出现零星死亡,病貂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采集病死水貂的肺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菌经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等进一步检测表明:致病菌为伪中间葡萄球菌。根据其病史和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分离菌的动物致病性试验可以确诊为该貂场水貂发病死亡是感染伪中间葡萄球菌所致。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氯霉素、美洛西林等抗生素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等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1.
水貂大肠杆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貂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菌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滥用造成动物源耐药细菌大量产生与传播,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我国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关注度亟待加强。本文将从浙江省近年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沙门菌、弯曲杆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耐药情况以及所发现的获得性耐药基因方面进行综述,为畜禽养殖行业的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为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遏制浙江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毛皮动物细菌病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状况,对患病毛皮动物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1株11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耶尔森氏菌、志贺杆菌、肺炎双球菌。多数细菌对磷霉素钠、先锋V、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表现出耐药性。其结果可为毛皮动物细菌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治疗多采用抗菌药物疗法。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畜禽养殖业中主要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弯曲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噬菌体作为天然的抗菌剂,其所表现出来的有效性、特异性以及安全性,成为最具希望的抗生素替代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论文综述了应用噬箘体控制畜禽细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就噬菌体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相关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秦皇岛地区北美水貂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对65份水貂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细菌的鉴定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分离菌,采用小鼠致病性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经鉴定共计分离出9株沙门氏菌,分离率13.85%(9/65);9株沙门氏菌均可致小鼠发病死亡,死亡率20%—100%;9株沙门氏菌分别对5—11种抗生素药物耐药,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100%,土霉素敏感率最高,为88.89%(8/9)。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从水貂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为该地区水貂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水貂黏质沙雷氏菌的耐药状况、致病性及其遗传特征,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患病死亡水貂中分离得到3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随后用K-B法测试分离株对常见的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黏质沙雷氏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可引起试验组小鼠100%死亡;分离株与来自活性污泥与火山堆积物环境的菌株遗传亲缘性最近。表明黑龙江省水貂中存在黏质沙雷氏菌的感染,分离株耐药现象较严重并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提示该菌株可能来源于环境中。本试验从水貂中分离得到致病性黏质沙雷氏菌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可作为该菌感染水貂导致相关疾病的检测、鉴别和预防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细菌性疾病是肉牛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同时也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或者是感染性疾病,它严重影响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将对肉牛主要细菌性疾病的诊治及治疗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1肉牛主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现以山东省的10个肉牛养殖场为例,对它们最近1年之内的"肉牛主要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报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依据细菌性病原体的活体实验研究报告,有针对性的对细菌性疾病提出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福建省蛋鸭(金定鸭、山麻鸭、连城白鸭)流行的主要细菌病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以来福建省及周边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病死或表现产蛋下降的852份以上3种蛋鸭样品进行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菌和禽沙门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定鸭、山麻鸭与连城白鸭样品中以上4种细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8.6%、18.2%、5.3%、1.4%,10.4%、21.8%、4.2%、1.7%和8.8%、17.6%、3.8%、0%,其中鸭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是危害以上3种蛋鸭养殖的主要细菌病。经血清型鉴定表明,以上4种致病菌的主要血清型(抗原群)分别为荚膜A型,O_(78)、O_2、O_(88)为2型、11型和肠炎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经长期药敏试验监测表明,对4种致病菌的首选敏感药物分别有5种、2种、7种和10种,可见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少、其耐药谱最广。  相似文献   

19.
2013~2016年山东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部分水貂养殖场发生了严重的出血性肺炎,导致水貂大量死亡,为了客观评估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危害及为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对423个水貂病例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并且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16SrRNA基因测序、血清型鉴定、小鼠毒力试验测定、生化试验鉴定及药敏试验测定。结果表明:423个样本中分离到6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其中最为流行的血清型为K2型(35株);并筛选出4株菌株对小鼠有很强毒力性;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K2型肺炎克雷伯氏菌强毒菌株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2种抗生素均为敏感或介于中间;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等8种抗生素均耐药;对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均为耐药或介于中间。  相似文献   

20.
刘威 《吉林畜牧兽医》2023,(10):141-142
很多养殖人员在进行牛养殖期间,会将侧重点集中放在经济效益、环境控制上,对于牛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力度有所不足。事实上,疾病防治直接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养殖人员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是起到关键影响,所以广大养殖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动物疾病防治,充分了解细菌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前做好应对疾病的准备。本文首先分析牛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探究牛细菌性疾病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