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易军 《农村百事通》2009,(17):59-60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难免要与各种品性的人打交道。一般来说.人的品性分四种: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内圆外方。“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与不同品性的人交往.宜用不同的交往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围绕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课题,高校各级领导和“学科”都开始意识到音乐艺术的教育无论是在文科院校或是在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中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起着调剂学生生活,丰富其想象力、启迪智慧和激发创造力的作用,而且也是向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崇高理想,树立爱国主义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应是培养一种全面和谐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围绕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课题,高校各级领导和“学科”都开始意识到音乐艺术的教育无论是在文科院校或是在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中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起着调剂学生生活,丰富其想象力、启迪智慧和激发创造力的作用,而且也是向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崇高理想,树立爱国主义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应是培养一种全面和谐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实Barmch空间中带有不等式约束的非光滑向量优化问题(VP).我们借助上、下方向导数引进了内、外线形锥及广义Mangasarian Fromavitz 约束品性和广义Abadie约束品性,并讨论了几种广义约束品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月季优良品性退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月季优良品性退化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规定。同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对这一阶段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对人的全面发展现实进行考察,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全新指导思想.当今高等学校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通过湖南农业大学"六求"素质拓展活动教育实践,认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主张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以促进社会发展。因而,现代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顺应了现代教育的潮流和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处理好时势与品性的关系、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口训与实行的关系、“正身”与“正心”的关系、热爱与溺爱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突出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基本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体育道德作风教育、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及审美教育等;其基本方法是: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严密的组织教法、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学生的集体作用。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德育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双边关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德育正面临着从理念到实践诸层面的挑战,主体性的教育思潮日益高涨,人本化的德育观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因此,构建人本化的高校德育体系已刻不容缓。人本主义的思想教育理念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内涵为人本化的德育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设计人本化的德育内容时应遵循发展性和时效性原则,在德育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中应根据德育对象的主体化、德育途径的隐性化、德育内容的个性化以及德育手段的现代化实施参与式、渗透式、咨询式和自主式的教育。这一体系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德育效果的有效性弱化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应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中来,我们应"内外兼修",转变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针对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的新情况,把握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网络技术普及、高校改革、多元价值观并存等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德育工作实效性低、德育主渠道不畅、误解德育首位思想、市场经济对德育工作的不利影响、政工队伍力量薄弱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应确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构建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式、拓展网络时代的德育途径,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学校教育中德育实效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等现实问题,北京市房山区房山职业学校基于可持续发展德育理念,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层面规划学校德育路径,实现三个阶段的链接和承递,构建传承传统文化、实践绿色教育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三个相互关联的可持续发展德育体系,并依此构建塑造美、展示美和传递美的课程体系.基于北京市房山区房山职业学校的德育模式探究,总结提炼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模式经验,以期为职业院校创造优质教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 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而: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同时,要完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还必须注意两点:适应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德育方法是德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有效的德育方法是指那些适合德育过程和德育对象,反映德育规律,能够有效实现德育目标的方法。儒家的“亚圣”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并积极探索德育方法,形成了“射者正己”的身教示范法、“不助苗长”的循序渐进法等德育一般方法,“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意志锻炼法等道德修养方法,以及“引而不发”的启发教育法、“时雨化之”的因材施教法等道德教化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当代德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