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回 《农家致富》2004,(14):54-54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和老师应不时地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0,(9)
书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家长若能对孩子从小就培养读书的兴趣,这将是父母给予子女的最大财富。家长培养孩子读书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父母应以身作则,坚持多读书,读好书,让孩子觉得读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和必要。(2)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让孩子在家经常接触到书籍、杂志,可以随时取阅。  相似文献   

3.
黄一 《新农村》2007,(5):31-31
孩子呱呱坠地,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年轻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给他以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和智力开发……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孩童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切莫错过这个时期。1·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对幼儿教育也有个时机问题,如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在鼓励的同时,可提出新的要求;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家长要关心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孩子对某事产生兴趣时,家长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发怒激动时,家长要冷静…  相似文献   

4.
黄军 《新农村》2000,(8):29-29
许多家长总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轻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做将对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呢?父母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和兴趣是发展创新素质的重要心理因素,家长应予以保护和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会出于兴趣和好奇心,向家长提出各种问题,不管提问多么幼稚,或多么难以回答,家长都应认真倾听。避免轻视、厌烦的态度。聪明的家长听完提问之后会这样说:“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发现,孩子磨蹭一般有三个原因,一是天生的性子慢;二是孩子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故意磨蹭;三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给孩子制定合适的行为规则。家长要正确对待和认识孩子的"磨蹭",这点非常重要。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磨蹭,大多时候都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结果孩子不仅不会快,反而更加的磨蹭。其实,孩子的磨蹭与孩子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家长  相似文献   

6.
<正>暑假里除了安排孩子旅游以开拓孩子的眼界,并让孩子充分休息之外,还要适当安排孩子的学习。暑假里可以辅导孩子自学,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主。在具体操作上,有如下几点经验:1.家长或老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的能力或潜力。判断的标准有三点:第一是以前的学习基础是否扎实,如果连以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个大老粗,斗大字不识几个,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学,学好学坏是老师的事,与家庭关系不大等等.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和作法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笔者就农村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归纳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孩子入园第一天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安慰一下就可以走了,相信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孩子哄好。最不好的是孩子哭,家长也哭,这样只会让孩子更紧张,越发不愿上幼儿园了。也有的爷爷或奶奶说,反正我在家没事,孩子就不去幼儿园了,在家歇两天。孩子是很敏感的,听到这些,孩子会哭得更厉害。迫使家长作出让步。也有的孩子第  相似文献   

9.
边纪 《新农村》2014,(10):42-42
激励孩子积极向上赞赏和激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而赞赏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更加积极地去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让孩子充满自信自信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自信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传授经验——家长应告诉孩子:和善、热情,懂得分享别人的痛苦和欢乐,注意倾听别人说话,富于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这样才能成为别人乐意交往的朋友。鼓励交友——那种认为孩子长大自然会找到朋友的想法是错误的。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与小朋友多交往,有时还可以为孩子“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培养兴趣——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基础上的,一个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爱画画、不爱活动的孩子是不会有朋友的。因此,家长应努力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尊重选择——孩子往往有自己不同的“社会”需要,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  相似文献   

11.
<正> 许多年轻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孩子。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是家长始料不及的。因此。作为明智的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应付意外的能力,以避免意外或危险发生。具体地说,要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 认家 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常有孩子走失的事发生。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12.
李晓霞 《新农村》2006,(3):24-24
报载:孩子放学回家,美国的家长第一句话往往是:“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中国的家长,则往往是问孩子:“老师提问,你会不会?回答正确没有?”截然不同的要求,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正>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当孩子入学后许多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4.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孩子这方面的习惯呢?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而要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二、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安排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三、鼓励孩子一题多解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往往只写一种。…  相似文献   

15.
科育 《新农村》2007,(9):31-31
1.家长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是最好的早教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好,育孩子成人。每个家长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不管家长是否有目的和有意识地教孩子,孩子都在跟家长学习,听家长的教导。所以,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首先发生于家长  相似文献   

16.
抓住孩子的兴趣一个人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往往能发挥出巨大的内在潜力和奔放的热情,去完成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与创造。有的孩子读书忘了吃饭,有的孩子学习忘了时间,有的孩子玩儿得忘记了做功课,而大多数的孩子看动画片看得像进入了角色,百看不厌,全然不顾身边的事情。读书学习也好,玩儿也罢,总之孩子是被吸引了。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倾心入神了,这就表现出了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培养孩子的某一种兴趣比破坏孩子的某一种兴趣要难。有时,因为家长或其他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不得当,就有可能破坏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21,(8)
正假期来临,孩子从日复一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暂时抽离,有了大把的玩耍时间,这个时候很容易放飞自我。因此,在享受愉快假期的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则,不要让孩子在假期养成以下几个坏习惯。坏习惯1:作息无规律平时上学期间有纪律的约束,孩子形成了早睡早起规律的生物钟。但一到假期,很多孩子开始"任性"起来,生活作息紊乱,  相似文献   

18.
孩子考试怯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压力太大。 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减压工作:不要在平时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不要盲目给孩子定过高的指标,不宜在孩子考试前和考试期间,为孩子做过多的物质准备和具体服务,家长要指导孩子正确面对考试.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行了。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如何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可以适应社会需求的人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中属于孩子成长的第二阶段,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很多老师跟家长可能都深有体会,孩子一到初中就变化很大,所以初中的教学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整个学生的培养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业学校的孩子大都是有问题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已经是被学校老师抛弃的对象,到了职业学校,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让老师给管理的态度,农村职校的班主任尤其要注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真正做到严而有爱,用心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到达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