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线粒体(Mitochondria)是真核细胞的“动力站”.线粒体具有自主性的遗传体系,有自已的DNA(Mitochondria DNA,简称mtDNA)、RNA、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核糖体、转移RNA 和氨基酸活化酶,在体内外都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随着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的深入,伴随分子育种的发展,我们继平菇、草菇核RNA 研究之后又着手mt DNA 的研究。有关食用菌mtDNA 的研究迄今尚来见报道。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食用菌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应在系统考查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与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栽培种类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国家。食用菌品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的绘制、基因定位、分子辅助选择等诸多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的DNA大分子展层技术,多用于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DNA分子的提取与鉴定。这种技术具体方法有多种但都大同小异。利用这种技术来研究原核及真核生物的核DNA、mtDNA以及DNA的分子形态特征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我们利用DNA分子展层技术,先后对草菇、平菇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药理活性多样,具有很大开发潜力。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极广,为食用菌育种工作带来了便利。目前食用菌育种工作的主要方向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育种技术,驯化尚未实现人工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或在现有栽培品种的基础上选育具有产量更高、生长周期更快、抗逆性更强等优势的新品种。通过总结食用菌主要育种方法,并展望食用菌育种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食用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综述了食用菌的研究现状、食用菌的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细胞工程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展望了食用菌育种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品种,同时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的热度与日俱增,尤其随着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黑木耳研究中。该研究概括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ITS、SSR、ISSR、SRAP)在黑木耳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黑木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DNA分子标记的优势、种类及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甜瓜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DNA分子标记在当前甜瓜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甜瓜分子标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同工酶作为一种新的鉴别指标,已被生物界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国内食用菌研究中,同工酶的应用已有所开展,但一般局限在寻找菌株间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同工酶差异。本文试图在食用菌的辐射育种中将同工酶作为一种生化指标加以认识,以便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分析研究一些突变体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为食用菌诱变育种中早期筛选突变体和定向育种寻求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山茶属植物种类繁多,大多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和园林应用价值。分子育种技术主要包括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工程技术。综述分子育种技术在山茶属植物中的应用,以茶、油茶、观赏山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亲缘关系鉴定、花色、花型及叶色育种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以期为山茶属植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伴随着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于食用菌的育种以及种质鉴定.主要对食用菌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育种技术、种质评价及鉴定的手段进行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食用菌育种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NA指纹库的建立、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因组重排技术,标志着育种技术的研究从单一自然表型定向进化至理想全基因型的遗传改造阶段,突破了现有育种技术的范式,实现了种质跨界育种的资源创新。对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组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以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为核心的基本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因组重排实现部分食用菌耐受性的提高,以及在高产新品种菌株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基因组重排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多糖丰富的样品中制备食用真菌DNA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报道了一种从多糖丰富的食用真菌样品中快速、简便制备高分子量总DNA的改进方法。通过CTAB在不同的氯化钠浓度下选择沉淀DNA,除去多糖污染,苯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就可获得适宜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食用菌基因纽DNA。本方法也适合小规模同时制备多个样品。另外,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真菌DNA,经限制酶HaeⅢ酶切后在琼脂糖凝胶上能显示出菌株特异性的DNA带谱,可用于食用菌的遗传育种、菌株鉴定等研究。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学报》2006,13(2):F0003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菌物研究分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生物工程研究室,经上海市科委投资,基本上配置了完全的食用菌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需设备,现有实验室500平方米,拥有Sigma高速离心机、BeckmanDU640核酸蛋白分析仪、CEQ遗传分析仪、Pharmacia Biotech Imagemaster VDS图像分析系统、Bio—Rad脉冲电泳、PCR扩增仪、Rotor-Gene实时荧光定量PCR仪、Bio—Rad DNA序列分析仪、DNA杂交仪、冷冻干燥仪、细胞融合仪、Olympus荧光显微镜等仪器。  相似文献   

16.
香菇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为食用菌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国内外均进行了以原生质体为材料的食用菌育种的研究。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是开展以原生质体为材料育种工作的基础。笔者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的同时,也重点研究酶解时间、渗透稳定剂和再生培养基对香菇、金针菇的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原生质体释放、再生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再生过程,为食用菌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遗传育种中的几种方法,并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的遗传育种研究既番茄遗传图谱、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系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纯度鉴定、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中的一些应用.并对分子标记在番茄育种上的选一步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技术是较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更为理想的遗传标记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近年来在植物抗病性遗传基因的DNA分子标记和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病育种方面的应用 ,对葫芦科作物病害以及应用分子标记进行抗病育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并对目前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瓜类蔬菜育种常用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在瓜类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也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瓜类蔬菜育种常用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在瓜类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也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