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蚜虫为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索蚜虫生物防治的途径,我们初步对辽宁地区食蚜蝇进行了种类调查,共收集到食蚜蝇21种,初步定名的有12种,其中9种确定取食蚜虫;对其中主要种类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等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蚜虫控制作用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5月初、6月初是控制麦蚜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材料为今后蚜虫的生物防治和天敌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系统调查了河南省漯河市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和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共有9目20科31种,其中优势害虫和优势天敌分别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uifuensis)。麦田群落总个体数随时间呈抛物线形变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月份小麦抽穗灌浆时降低,而在5月份小麦乳熟期升高。在麦田害虫群落中,禾谷缢管蚜(Rhopalosiohum padi)和麦长管蚜的种内竞争较缓和,但两者之间的种间竞争最强;麦岩螨(Bryobia rubrioculus)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在天敌群落中,大灰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种内竞争最为缓和,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种间竞争最强,其次为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月斑鼓额食蚜蝇和中华草蛉种间竞争最弱。害虫与天敌种群之间,烟蚜茧蜂、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控制作用较强,但各个天敌对麦岩螨和麦圆叶爪螨的控制作用均较弱。在生产上,小麦拔节期应注意防治麦螨;抽穗灌浆期重点防治麦蚜,并注意对烟蚜茧蜂和大灰食蚜蝇等优势天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德州市麦田天敌昆虫共有70多种,其中对麦田害虫种群影响较大的有中华草蛉、七星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蚜茧蜂等;同时,对麦田主要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作了系统观察,分析了影响天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并对主要天敌昆虫对麦蚜的控制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食蚜蝇访花传粉和控制蚜虫种群的作用,摸清其种类资源和田间动态,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经多年调查,已知麦田常见食蚜蝇有10属23种,其中大灰后食蚜蝇、黑带垂边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为优势种群。麦田早春的4月中旬和5月中旬是出现成虫的2次高峰期。根据食蚜蝇周年转移规律,实施保越冬、保虫源、保转移的区域性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青岛是我国传统大花生种植区,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花生种植区域。本研究于2015年5—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姜山镇花生大面积种植区,采用马来氏网法对花生田昆虫进行收集鉴定及主要害虫天敌益害比分析。结果表明:捕获昆虫35 171头,共7目276种。其中优势种有膜翅目的粘虫绒茧蜂、长腹黑卵蜂、玉米螟赤眼蜂、喜马拉雅聚瘤姬蜂等;鞘翅目的隆胸露尾甲、龟纹瓢虫等;半翅目的麦二叉蚜、花生蚜、小绿叶蝉等;鳞翅目的小菜蛾、花生须峭麦蛾等;双翅目的大灰优食蚜蝇、粘虫缺须寄蝇、灰地种蝇、斜斑鼓额食蚜蝇与黑带食蚜蝇。斜纹夜蛾、花生须峭麦蛾的天敌种类分别为16种和4种,益害比分别为74.3889、10.2817,显示出较好的天敌控制作用;花生蚜天敌种类共27种,益害比为3.6881,天敌控制力一般;西花蓟马天敌种类为4种,益害比为0.6106,天敌控制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使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蚜饲喂黑带食蚜蝇的幼虫,观察其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结果表明:黑带食蚜蝇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幼虫和蛹历期最短,分别为8.91和8.31 d,其他的幼虫历期为9.1011.60 d,蛹的历期为8.8311.60 d,蛹的历期为8.839.52 d。此外,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成虫期最长,达47.18 d,单雌产卵量最多,为404.82粒;以饲喂取食菊花烟蚜的成虫寿命最短,为33.14 d,单雌产卵量最少,为274.08粒。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黑带食蚜蝇成虫获得率最高,达67.00%,其余依次为小白菜、桃树、菊花,其黑带食蚜蝇的成虫获得率分别为60.25%、53.00%、48.50%。由此可知,寄主植物可以通过烟蚜进一步影响黑带食蚜蝇,因此,在饲养黑带食蚜蝇时,应选择合适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7.
使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蚜饲喂黑带食蚜蝇的幼虫,观察其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结果表明:黑带食蚜蝇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幼虫和蛹历期最短,分别为8.91和8.31 d,其他的幼虫历期为9.10~11.60 d,蛹的历期为8.83~9.52 d。此外,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成虫期最长,达47.18 d,单雌产卵量最多,为404.82粒;以饲喂取食菊花烟蚜的成虫寿命最短,为33.14 d,单雌产卵量最少,为274.08粒。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黑带食蚜蝇成虫获得率最高,达67.00%,其余依次为小白菜、桃树、菊花,其黑带食蚜蝇的成虫获得率分别为60.25%、53.00%、48.50%。由此可知,寄主植物可以通过烟蚜进一步影响黑带食蚜蝇,因此,在饲养黑带食蚜蝇时,应选择合适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麦田食蚜蝇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食蚜蝇是多■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一头幼虫一生可捕食上百头甚至数千头害虫。在麦田活动数量较大的大灰食蚜蝇和短翅细腹食蚜蝇,每头一生可捕食蚜虫840~1500头。除捕食蚜虫外,食蚜蝇还能捕食介壳虫、粉虱、蓟马及多种鳞翅目低龄幼虫。因此,食蚜蝇是麦田害虫生物防治中利用价值较大的一类有益昆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食蚜蝇,我们对麦田食蚜蝇种类进行调查,明确了优势种和常见种。其中大灰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  相似文献   

9.
1990年春秋两季,我们在塑料大棚和田间,利用大灰食蚜蝇 Eupeodes corollae(Fabricius)和黑带食蚜蝇 Episyrphus balteatus(De Geer)幼虫防治蔬菜和菊花上蚜虫,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试验,明确几种常用杀虫剂对麦蚜自然天敌的影响,筛选对小麦蚜虫高效且对自然天敌相对安全的化学药剂.[方法]麦田网捕收集自然天敌成虫或幼虫置于封闭的容器内,在室内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天敌的安全性试验.[结果]25;吡蚜酮悬浮剂62.25和125.25 g a.i/hm2处理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叶色草蛉成虫微害,93.75 g a.i/hm2处理对多异瓢虫成虫微害、对叶色草蛉成虫中度有害,3种试验浓度处理对大灰食蚜蝇幼虫均无害;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大灰食蚜蝇幼虫微害,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叶色草蛉成虫有害;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处理对供试的三种天敌均有害.[结论]在麦蚜防治中,可根据当地田间主要天敌种类与发生情况,选用吡蚜酮等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整理出上海地区食蚜蝇科昆虫名录33种.记述了新种1个,即大角宽跗食蚜蝇 Platycheirus macroantennae He,新种,中国新记录种2个,即弯斑鼓额食蚜蝇 Scaeva komabensis(Matsumura)和羽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 pennipes ()hara。文末并就上海地区食蚜蝇科的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麦田灰飞虱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防治麦田一代灰飞虱,可减少水稻秧田灰飞虱虫源基数,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起到间接的控制作用.2006年我们在雪堰镇进行了80%敌敌畏乳油不同施药方法防治麦田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和一代若虫试验;并在勤丰测报观察区设置了不同药剂防治麦田一代灰飞虱若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麦田生态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la (Thumberg)]成虫、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成虫、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 Fabricius)幼虫与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Thumberg)]、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r Kirby)共存条件下天敌对麦蚜的控制作用,从而建立天敌一麦蚜捕食模型。该模型可反映麦蚜存活率与各参试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失拟因素。模型主效应分析表明:影响禾缢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自身密度、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影响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大灰食蚜蝇。分析了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两种麦蚜的存活影响,初步建立了天敌控制麦蚜的最佳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洪泽农场植保站麦田、秧田定期对灰飞虱虫态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截止5月29日,小麦田虽经2次防治工作,667平方米仍有灰飞虱成虫34.23万头,若虫110.46万头,合计144.7万头,田间虫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成虫占22.75%,进入成虫迁飞盛期。若虫龄比是:2龄占6.3%,3龄占23.45%,4龄占20.83%,5龄占20.64%,根据当时的气温,麦田灰飞虱将在6月上旬进入羽化和迁飞高峰。秧田虫口密度:5月29日普查11块秧田,667平方米有虫口(成虫)15~330.0万头,平均83.78万头,田间虫量之大为历年同期所罕见。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2000年以来,我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营养条件对大灰食蚜蝇成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用油菜鲜花粉、玉米花粉、大麻花粉、油菜蜂花粉及玉米蜂花粉分别饲养大灰食蚜蝇成虫 ,表明大灰食蚜蝇的产卵量、卵的孵化率、产卵前期、产卵期及成虫寿命均受花粉种类及其新鲜程度的影响。用玉米花粉、油菜蜂花粉和玉米蜂花粉饲养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大麻花粉 ,用油菜鲜花粉饲养能明显延长产卵期及成虫寿命。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频次法”、“指标法”等,对麦田食蚜蝇的分布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麦田食蚜蝇幼虫在田间分布型为疏密相间的负二项式分布,属聚集分布。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昆虫行为引起的,可能与成虫集中产卵于蚜虫附近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99--2007年对吉林松花湖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食蚜蝇昆虫56种,隶属3亚科32属.其中,中国新记录1种(黄绿腹毛管蚜蝇),吉林省新记录8种.短腹管蚜蝇、长尾管蚜蝇和黑带食蚜蝇为优势种;松花湖食蚜蝇科成虫活动的时间动态是从5月—9月,6月和7月达到高峰;松花湖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古北区成分为主,其成分来源主要以中国-喜马拉雅和欧洲-西伯利亚区系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97~1998年,研究了上海地区黑带食蚜蝇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室内条件下该蝇一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和成虫越冬.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蛹在土壤中越夏.气温在24℃时,完成一世代需28.83天,其中卵期1.77天,幼虫期5.24天,蛹期6.49天和成虫(产卵前期)15.33天.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3℃,有效积温为449.05日度.一天中成虫数量高峰发生在上午10时,中午以后数量就下降.室外的成虫在飞行中交配,历时约1秒钟.田间雌蝇比例占47.6%.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42.51%。室内用25%蔗糖水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15.8天和12.5天.越冬期的成虫寿命可长达2个月左右.在整个幼虫发育期间,平均每头幼虫可吃萝卜蚜276.4或桃粉蚜328.4头.  相似文献   

19.
1条纹叶枯病 1.1麦田防治 随着气温的回升,灰飞虱上升至麦株上产卵危害.我场在4月6~10日对小麦田进行以防治灰飞虱、白粉病为主,兼治蚜虫、麦蜘蛛进行灰飞虱防治工作,每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20克+辛硫磷75毫升或对水30千克喷雾.4月下旬5月初小麦田结合防治赤霉病、灰飞虱兼治其他病虫,每667平方米用40%乙酰甲胺磷120毫升或40%虫死快20毫升+32%禾得宝100克,间隔7天用第2遍药,全场防治2遍.5月底麦田灰飞虱每667平方米有成虫34.23万头,若虫110.46万头,合计144.7万头,成虫占22.75%.  相似文献   

20.
滨州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枝  田方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1-7212
[目的]为苜蓿蚜虫生态调控提供依据。[方法]2004 ̄2006年对山东省滨州市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对优势天敌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滨州苜蓿蚜天敌有38种,主要有蚜茧蜂、瓢虫、食蚜蝇、食蚜蝽、草蛉、蜘蛛6大类,其中以燕蚜茧蜂、烟蚜茧蜂、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龟纹瓢虫、星豹蛛等为优势种。[结论]建议准确掌握天敌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殖的条件,使天敌迅速发展;在大片的紫花苜蓿田中,适当种植冬小麦、油菜、半春玉米等,避免作物单一化;搞好天敌预测预报工作,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