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石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石蒜[Lycoris radiata(L’Her.)Herb]组织培养的条件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1)用鳞茎作为培养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时,鳞茎需在4~8℃下冷藏6~8周;(2)地上部分衰老期或花期是石蒜组织培养取材的最佳时期;(3)石蒜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形成愈伤组织,直接形成不定芽;(4)MS 6-BA5mg/L NAA0.5mg/L是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MS 6-BA0.5mg/L NAA0.5mg/L是生根较好的培养基组合。  相似文献   

2.
石蒜鲜切花贮运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经加赤霉素保鲜液预处理和普通保鲜液处理下不同贮运方式对石蒜鲜切花瓶插期间观赏价值、瓶插寿命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石蒜的干藏措施优于湿藏 ,赤霉素对石蒜有延缓保鲜作用 ,贮运前经过赤霉素处理的对石蒜的瓶插寿命影响效果显著。认为石蒜采后的最佳贮运措施是赤霉素预处理 干藏贮运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观赏地被植物—石蒜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类(Lycoris Herb.)多年生球根花卉,属石蒜科(Amaryllidaceae)约20种,主要产于中国和日本,但我国是本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产地常野生于缓山坡林缘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处。不择土壤,但在园艺上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最佳。盛夏绽放出红、黄、白色的花,花朵弯弯曲曲,状如龙爪。石蒜类中有的是先抽出花葶开花,花谢后出叶,有的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花朵色彩、姿容,艳丽夺目。用作园林绿化,配置在岩石园或假山叠石旁,点缀景观,独具一格。常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国内外石蒜研究进展,并预测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本文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石蒜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以Web of Science(WOS)和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石蒜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产出量变化、研究机构、涉及学科等指标作为CiteSpace分析指标,采用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方法,以预测石蒜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石蒜研究自2001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石蒜研究论文的发表总量和被引用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于2010-2012年间达到峰值;石蒜研究论文作者绝大多数为中国人,而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则是杭州植物园;研究主要获得国家层面基金的资助,从关键词共现结果来看:国内外大多数已发表的关于石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提取制药、植物分类、栽培繁殖、生长特性等方向,其中对石蒜生物碱的研究自始至今仍是最大的研究热点.除此之外,从时区图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石蒜研究热点产生,如石蒜淀粉含量测定、石蒜内生菌、石蒜细胞增殖等.  相似文献   

5.
石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繁育研究建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通过分析石蒜资源种类、分布及药用成分和功效,并建议石蒜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开展石蒜繁育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石蒜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外植体类型、低温预处理、基本培养基、液体震荡培养、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与质量浓度、活性炭、碳源质量浓度以及培育条件等,并对石蒜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于明华 《华东森林经理》2007,21(1):67-68,73
在描述我国石蒜属植物园林观赏价值与分布的基础上,提出石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和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秋赏石蒜花     
中秋来到,红花石蒜盛开。红花石蒜是东亚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冬赏其叶,秋赏其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秋季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图为江西省永丰县的一位小摄影爱好者正在观赏拍摄石蒜花。  相似文献   

9.
石蒜植物的种质资源、药用开发及其快速繁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石蒜科Anaryllaceae石蒜属Lycoris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分析石蒜药用开发的前景,并介绍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优良的地被植物___石蒜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具体介绍了优良的地被植物——石蒜类的常见栽培种类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茎盘沟切的方式,设计随机区组试验在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开展峨嵋山本地植物忽地笑与引种植物长筒石蒜的无性繁殖试验,研究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分生子球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与自然分球相比,人工干预可明显提高种球的繁殖率。试验中忽地笑的平均繁殖率为21.15,其中"6-BA500"作用下繁殖率高达32.2;长筒石蒜的平均繁殖率为7.93,"NAA250"作用下繁殖率最高,为12.9;②NAA、6-BA促进种球的繁殖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种球的繁殖系数也相应增加,而GA3则起到抑制作用。生长调节剂NAA对忽地笑繁殖率的影响明显大于长筒石蒜;③综合繁殖率、子球的平均重量、平均直径以及根的长势情况,"6-BA300"是忽地笑繁殖的最佳组合,"NAA200"是长筒石蒜繁殖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石蒜属植物因其丰富的生物碱类型及多种药理活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 明,石蒜属植物碱主要含有 7 类,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 AChE、抗菌、抗病毒、抗抑郁症、降血压等 多种药理活性。文章对 10 种石蒜属植物所含生物碱种类、数量、药理作用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重点 关注石蒜属生物碱的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石蒜属植物既是优良的观赏花卉,又是国际医药市场上紧俏的药用植物,开发潜力极大。综述石蒜属植物的资源分布与利用、生长发育特点、繁殖、栽培、花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忽地笑是一种兼备观赏与药用价值的植物。本试验以忽地笑种球为材料,采用种球茎盘沟切的方式,设计了随机区组实验开展了该植物的无性繁育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其分生子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种球的繁殖能力,该试验中种球的平均繁殖率高达21.15,其中处理6"6-BA500"作用下种球的繁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在红花石蒜不同生长发育期进行八分法切割繁殖,研究无性繁殖系数和子球生物学性状差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发育期无性繁殖系数在0.80~6.80之间浮动,休眠期的6、7月和旺盛生长初期的9月繁殖系数较高;(2)不同生长发育期无性繁殖的子球鲜质量、最大直径、子球高度、根系长度、根基粗度及根系数量等生物学性状均呈现1%水平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休眠期的6、7月,旺盛生长初期的9月及生长后期的4月是适宜无性繁殖的季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6条ISSR引物对石蒜和忽地笑11个种群共279个样本进行试验,欲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遗传差异,并对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6条引物共扩增出62个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为60条,多态性可达96.8%。其中有5条引物可以扩增出鉴别石蒜和忽地笑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共计11条,其中4条为石蒜种群特有,7条为忽地笑种群特有,从而将二者鉴别出来。另外石蒜和忽地笑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95.2%和58.1%,Nei’s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297和0.157,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454和0.248。石蒜和忽地笑种群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374和0.457,说明其天然种群的大部分变异(62.6%和54.3%)存在于种群内。石蒜和忽地笑种群的基因流Nm分别为0.836和0.593,比较小。UPGMA聚类结果显示,8个石蒜种群聚为一类,然后与3个忽地笑种群最后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红花石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居群的红花石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POPGEN32分析显示红花石蒜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很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1%,Shannon指数(H)为0.459 7,Ne i指数(I)为0.302 5;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9.65%,Shannon指数(H)平均为0.262 0,Ne i指数(I)平均为0.176 3;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3 5,基因流(Nm)为0.698 3。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46.12%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53.88%的变异发生于居群间。生境的片段化使居群间的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居群间高遗传分化和居群水平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12个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南泽兰属Austroeupatorium,南泽兰A. inulifolium,龙潭荇菜Nymphoides lungtanensis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蒜香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三脉猪殃殃Galium kamtschaticum,岩生千里光Senecio wightii为华东分布新记录;芝麻菜属Eruca,芝麻菜E. vesicaria subsp. sativa,祁门过路黄Lysimachia qimenensis,小酸浆Physalis minima,西洋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红蓝石蒜Lycoris haywardii为浙江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石蒜组培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石蒜的鳞茎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激素配对离体小鳞茎的分化和增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30g/l蔗糖。0.7%琼脂的MS BA(3mg/l) NAA(3mg/l)培养基对小鳞茎的分化效果最佳,而BA(3mg/l) NAA(1mg/l)的激素配比更有利于小鳞茎的增殖,试验中发现,蔗糖的浓度对小鳞茎的增殖与生长影响显著,以60g/l的浓度为最佳,将组织培养获得的小鳞茎切分成块后培养,可获得更多的小鳞茎,BA(0.5-1) NAA(0.5)的激素配比最有利于鳞茎切块增殖;当蔗糖浓度为40g/l时,鳞茎切块结成鳞茎的平均直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