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北京奥运和六十周年国庆、西城区为例,总结了城市道路花卉布置的规划与设计程序、花卉布置方式,提出了色彩搭配的原则、骨干花卉和特色花卉的选择,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望对今后的道路花卉布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宿根花卉是指植株地下部分宿存越冬而不膨大(不发生变态),次年继续萌芽开花,并可持续多年的草本花卉.介绍在北京地区常见的露地上生长的宿根花卉,即冬季植物地上部分干枯,而地下部分进入休眠,次年春天又可以萌芽长成新的植株的宿根花卉.如玉簪、马蔺、萱草、鸢尾、福禄考等.宿根花卉的生态习性和生态差异导致了它对生长环境条件适应性的不同,应做到适地适花.阐述了宿根花卉具有资源丰富、适应能力强、栽培容易、管理简单、成本低、收效快、景观效果好、环境收益大等特点,指出这些宿根花卉被广泛应用于花卉专类园、公路绿化、花坛、花境、园路的镶边与草地的点缀和岩石园中,为其在园林绿地中的运用提供参考,最后提出北京地区宿根花卉应用的几点建议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汉市园林工程中多年生花卉的使用调查,发现多年生花卉在园林工程实际使用中存在着设计及施工运用不广泛等问题,而忽视了多年生花卉在园林工程使用中所具备的景观价值高、观赏周期长、适地种植成活率高等优点。通过发现多年生花卉在园林工程中的各种使用作用,从而推动多年生花卉能广泛适用于园林工程中,给市民创造别致的观赏感受。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道路的环境特点,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的一般选择标准和配置形式。  相似文献   

5.
容器花卉作为一种新兴的绿化方式,已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独特风景线。通过对南京市重要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调查,对应用的花卉容器进行总结,并整理出54种应用的容器花卉,隶属30科45属。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容器花卉应用种类较少、灌草藤应用不平衡等问题。根据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特点,推荐25种新优容器花卉,以期为南京道路的容器花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道路绿地的实地调查,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针对道路绿地植物配置中宿根花卉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道路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坚持的原则,介绍了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的植物选择方法,并以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园林绿地内道路为代表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市道路景观绿化是城市的重要形象元素,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的生活态度等。分析了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功能,探讨了城市道路的类型及植物配置的特点,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的目的要求,针对目前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绿化应适时适地,合理规划,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目前国内花卉生产实际,对花卉病毒从诊断方法、传染方式及防治措施等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供方大花卉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浙西南山地条件的园地选择与种植、施肥、疏花疏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布朗李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香石竹圃地整理与定植、肥水管理、摘心抹芽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提出了不同时间供花的栽培模式及采后馐、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3.
蒋钦斌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72-74,88
为提高罗源县杉、松人工林树高曲线图绘制的准确性,利用广泛拟合择优选取的方法确定了能很好描述罗源县杉、松人工林胸径(D)树高(H)的一元二次函数模型,同时利用Excel电子表格设计绘制树高曲线图的程序。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秦巴山区枇杷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陕西安康枇把产区为试验基地,从园地选择,苗木栽植,土壤、水分及肥料管理,疏花疏果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枇把生长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秦巴山区的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区枇把生产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遮荫和光照对缺苞箭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观察,缺苞箭竹通常在迹地和疏林地比郁闭度大的林地衰老快、开花多,说明缺苞箭竹发育与林地遮荫度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在全光照(sun)、林地部分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50%)和深度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2%)的条件下,分植零星开花竹丛,观察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深度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不开放,花芽不继续发育,未花枝也不继续发育成花枝,竹丛中也不再出现新的开花植株,而未花竹和发笋量则逐年增加;在全光照和部分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很快开放,特别是全光照条件下,花茅和未花枝继续发育成花穗和花芽的速度更快,而且新的开花植株逐年增加,未花植株和发笋量逐年减少。结果也表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控制缺苞箭竹开花的最明显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发展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按照长期以来发展杨树造林的经验及技术,将以往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集成,形成技术上的优势组合.从造林规划设计、树木生长量指标、造林地选择、树种确定、整地、苗木规格、时间、密度、方式方法、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林木保护、检查验收、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在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营建杨树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Context

Clonal variation of flower produ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in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flowering in seed production from seed orchards. However, the inheritance of flower production by progeny test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studied well, so the heritability of male flower production of Cryptomeria japonica,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es for forestry and the main cause of pollinosis in Japan, was estimated to provide fundamental data for pollen control in seed orchards and plantation forests.

Methods

Male flower production in C. japonica was investigated for three years using 20 full-sib families created by a diallel mating design with six parents using gibberellin treatment to promote flowering.

Results

The narrow-sense individual tree heritability of male flower production in each year was estimated as ranging from 0.777?±?0.339 to 1.050?±?0.346 by sib analyses. The contribution of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to the total variance varied from 24.1 to 35.6?%.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of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was 1.42?%. By selecting the top 50?% of parental clones for reduced male flower production, the genetic gain in lowering male flower productivity was predicted as 46.1?C53.0?%.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ale flower production in C. japonica is under strong genetic control and that control of male flowering by breeding is possible with a well-designed program.  相似文献   

18.
高彬 《广东园林》2012,34(5):14-16
通过调查理清广州地区大学生对毕业花束的价格、种类以及设计包装的要求,以期为花商的市场定位、花艺行业的发展提供理性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不同强度修剪对幼龄期油茶无性系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冬在江西中部新余市设置两片油茶幼林修剪试验林。结果表明,在生长势良好林分中,修剪处理对次年春梢的抽生长度、次年新梢数量以及次年产量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但对全年新梢长度及粗度,以及次年的花芽数影响不显著。修剪虽然对无性系间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影响不大,但对无性系间的新梢数量、花芽数量及产量却有显著影响。修剪对亚林4号和亚林56号无性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亚林27号无性系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新梢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20%和6.47%,而亚林27号无性系则比对照低49.33%;次年结果数则分别比对照增加153.72%和5.49%,而亚林27号无性系则比对照低44.39%。在生长势一般的林分中,强度修剪明显抑制了幼林的生长。因此,油茶幼林修剪需要考虑无性系和长势因素。  相似文献   

20.
桉树生态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了桉树生态问题争论的主要事件及焦点,阐述了桉树的水分利用、养分消耗和化感作用,在对桉树生态问题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正视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强化规划、设计、施工监督和质量管理;遗传育种应由单一性状向多性状转变,培育具有节水保肥的新品种和优良无性系;注重桉树菌根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桉树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和保水能力;采取综合营林措施,维护桉树林的土壤养分平衡;开展固氮菌接种和维持林地的持久生产力等桉树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