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闸述了立体森林分布图在林地森林植被发生变化时,图面植被符号的变更技术。对立体森林分布图图面植被符号变更具有指导意义。该技术操作简单,值得向用图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2.
山东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1 山东森林植被的现状山东省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 ,在植被分区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根据山东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等条件 ,以及历史记载 ,山东省的地带性植被应为暖温带森林植被。但实际上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大面积的植被类型是人工的农业植被和荒山灌草丛植被。森林植被只是在山区局部可以见到 ,且多为人工的或次生的。目前的山东森林植被有以下几个特点。1.1 森林覆盖率低 ,荒山秃岭多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森林覆盖率低 ,荒山秃岭多 ,是山东森林植被的特点。据统计 ,包括农田林网和…  相似文献   

3.
漓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合平  徐刚标 《广西林业科学》2001,30(4):163-165,188
分析漓江流域森林植被的景观生态问题,探讨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的技术和途径,包括源头森林植被景观、农田森林景观和河岸森林景观可能的规划措施和方法,指出地带性植被景观的恢复是漓江流域风景区的森林恢复唯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城市森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城市森林的植被结构特征和管护工程的实施是保证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障措施。文章论述了沈阳城市森林的植被覆盖率、植物种类的生物多样性、树木胸径结构等沈阳城市森林植被结构特征,以及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城市森林水、肥管理和树木修剪等管护工程,为今后沈阳城市森林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森林植被在地上,水在河湖中,而森林植被覆盖率下降会导致河水减少甚至断流,这是因为森林植被和地下水有关,地下水又和河湖径流有关,当森林植被覆盖率下降的时候,地下水水位就要下降,这样一来河湖的水就要去补给地下水,造成河湖水位下降,甚至造成河流断流。  相似文献   

6.
分析洱海东岸面山石灰岩山地的生境、植被条件和植被演替的一般规律,提出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的措施是本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调查和研究资料,论述了长江流域历史上自然植被的破坏情况,指出自然植被的破坏历史,就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发展史。对三峡库区19个县市50年代与80年代森林覆盖率比较和森林现状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破坏十分严重,目前森林覆盖率平均只有19.5%;同时库区自然植被出现逆向演替,即植被退化,并指出了植被退化的一般规律。根据对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侵蚀和产沙情况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这一区域侵蚀产沙的主要面上来源是沿江的农田,库区长江河谷两岸大量存在的崩塌和滑坡也是侵蚀产沙重要的点来源。通过对三峡库区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侵蚀程度、面积和比例的统计分析,反映出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状况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逆向演替而相应发展和加剧的,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抚州地区森林植物区系,森林植被类型和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9.
从森林植被的内部结构分析影响地表径流的主导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炳贰 《林业科技》1996,21(5):12-14
从森林植被的内部结构分析影响地表径流的主导因子韦炳贰(广西宜山县庆远林场生态定位站)地表径流作为森林水分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对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相继做了研究,认为森林植被对减少地表径流年径流量和减...  相似文献   

10.
封山育林是对疏林地,灌小林地和具有残存植被的荒山荒地进行封禁,依靠天然更新或人工辅助造林措施恢复森林植被的方法。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封山育林作为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效果十分明显。通过这几年的工程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贵州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布特征,对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森林公园植被提升方案,以期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西部林区,幅员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既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又是我省藏族等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对原始森林集中过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削弱,河流洪枯比增大,输沙量增加,这对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三峡电站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长江上游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持水保土的功能,保障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充分发挥其效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在四川西部林区实施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并纳入三峡库区配套工程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天保工程效益监测网络设置在9个监测县和2个自然保护区的101个固定样地土壤分析结果,按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针叶混交林、灌木林、竹林等8种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在不同基岩发育的森林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对不同森林土壤的综合肥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森林土壤的A层土中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各项指标含量与森林植被类型呈正相关趋势且高于B层,B层土随不同基岩不同而有所变化,显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大于基岩;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综合肥力大小顺序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针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将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26个群系,分析了该区植被构成的特点,并对山体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典型调查和定位观测的方法,分别从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水土三方面,对沂蒙山区森林植被的防护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森林植被能有效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尤以混交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连云港云台山森林植被概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地区森林植被恢复总体设计思路、立地条件分类方法、林种和树种对位配置技术及其相关恢复技术措施要点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惠州市七大出口森林植被恢复后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恢复后林分的生长情况、森林群落特征、土壤养分变化等,并对惠州市七大出口森林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吕跃伟 《林业科技》2012,37(4):52-52,46
伊春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这里曾是以红松、云冷杉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森林植物群落,蓄藏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但由于以往的过量采伐,以及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该地区森林植被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大力营造抗逆性树种、有效保护和科学培育好现有的森林植被资源、加大封禁管护力度,则是加快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的恢复进程,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桐柏大别山区森林植被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桐柏大别山区森林植被类型、地域分布特征的调查研究,指出了该区在森林植被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宫胁森林重建法恢复和再建山东森林植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Prof.Akira Miyawaki)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全林重建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潜在植被和演替理论,其核心是用乡土树种恢复乡土森林植被(Native Forest by Native Trees)。该方法在日本,马来西亚,巴西和中国等国家,用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在林的恢复,已经有近600个成功的例子。山东的森林覆盖率低,森林恢复了造林难度大,宫胁的森林重建法对于山东的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将是很有借鉴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