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苹果套纸袋、塑膜袋技术在农村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果农们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多,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存在着许多问题。自2002年以来,“新惠阳”纸膜袋,一种新型袋被应用于生产中,苹果褪绿快,果面光洁细腻,脱袋后着色迅速。“新惠阳”纸膜袋成本低,套出的果实售价高,增值明显,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苹果套纸袋、塑膜袋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多,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我们从2002年起选择以四川“新惠阳”纸膜袋为主的双层果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果实套袋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近年,苹果套纸袋、塑膜袋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多,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苹果套纸膜袋技术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2年选择以四川“新惠阳”纸膜袋为主的双层果袋进行对比试验,历时4年,取得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果实套袋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近年,苹果套纸袋、塑膜袋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多,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苹果套纸膜袋技术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2002年选择以四川“新惠阳”纸膜袋为主的双层果袋进行对比试验,历时4年,取得理想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4年对红富士苹果套四川新惠阳膜纸双层袋和其他几种果袋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小林内红袋、龙口内红袋、爱农双黑袋和普通双层纸袋比较,四川新惠阳膜纸双层袋效果最好。果实日灼率仅3%,果皮乳白光亮,果面光洁,果实着色快而好;优质果率高达73.7%,次级果率仅5.3%;贮存2个月后外观质量、果重与其他果袋无差别,果面无失水皱缩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类型的果袋为试材,进行了红富士苹果的套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采用的5种类型的果袋以四川新惠阳“膜 纸”袋效果最好,表现为套袋果着色快、好,优质果率高,贮后不失水皱皮。  相似文献   

7.
1 推广概况1998年套袋品种为金帅、新红星、红富士。同时在山区、丘陵、平原、滩地等果园实施。使用的是四川省眉山惠阳保鲜袋厂生产的惠阳牌透气塑膜袋 ,共 2 0 0万只。规格为 2 0cm× 16cm ,厚 0 0 0 5mm ,袋面上有 10个小孔 ,袋下方两角留有 1 5cm的排水孔 ,袋色白色。2 套袋技术2 1 选用优质果袋 从 1998年的应用情况看 ,惠阳牌透气塑膜袋质量较好 ,抗老化强 ,果实采收后 ,其耐拉程度仍完好如初 ,且透气转光 ,在 4 5℃的高温条件下基本无日灼。2 2 套袋时间 套袋前 ,应严格疏花、疏果 ,根据树龄树势定果 ,以保证生产优…  相似文献   

8.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选用3种品牌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寒富’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处理使果实可溶性糖、酸、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但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果实采收时,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去皮硬度和单果重均高于套袋处理的。综合分析,在供试的3个果袋中,前卫袋最好,其次为小林袋,新惠阳袋最差。  相似文献   

9.
青花梨是一个丰产、稳产、优质、特早熟的砂梨新株系。果实中等大 ,外形美观 ,果皮为青绿色 ,皮薄 ,肉质细嫩、多汁 ,但果点和锈斑较多且明显。为了减少锈斑和果点 ,提高品质 ,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和农药残留量 ,于 2 0 0 2年进行了套袋试验。1 材料与方法材料 试材为本所岑干果树良种园 4年生青花梨结果树。套袋材料 :( 1 )双层纸袋(内黑色外牛皮纸 ) ;( 2 )自制新闻纸袋 ;( 3)四川省眉山惠阳保鲜有限公司生产的惠阳牌红、白、黄色透气套膜袋 (该透气套膜袋上有个小口 ,口边有扎带 ,膜面有网状的微透气孔 ,袋底两边各留 3~ 4cm不封闭 )。方…  相似文献   

10.
以惠阳牌膜袋、膜+纸袋、森全袋为试材,进行了富士苹果不同套袋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内膜外纸袋前期没有温室效应,摘袋后外界环境对果面影响较大,果实外观质量和商品率不如双套袋,比套纸袋略好;同时,由于落果率和投资提高,经济效益不及使用双套袋。  相似文献   

11.
正石榴单独使用纸袋的缺点是成熟期籽粒不能完全变红,渣硬;釆收晚了容易老皮,容易裂果;采收后如果不能及时卖掉,果皮容易失水变干。单独套膜袋的缺点是解决不了果实防晒问题。我用纸膜结合套袋法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做法如下:6月份发现外围石榴太阳直射面有红点时开始套袋。先给太阳直射的石榴套上膜袋,  相似文献   

12.
套袋预防黄金梨果锈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志坚 《落叶果树》2004,36(3):47-48
对几种套袋技术防止黄金梨果锈发生及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谢花后3周内疏果并套惠阳牌黄膜袋,20~25天后再套外花内黑双层纸袋,效果最好,无锈果率达91.7%,且果实个大,无黄粉虫入袋危害。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我们吸收膜、纸套袋的优点,纸膜袋结合给红富士苹果实施一果套双袋,既利用了膜袋能使果面光洁,基本无裂果、早套袋商品率高的优点,又发挥了纸袋能遮光退绿、着色鲜艳的特点,使生产的苹果全部都是高、中档的绿色果品,果面光洁,蜡粉保护完好,色泽艳丽,无黑、红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许多客商和专家一致认为一果套双袋生产的苹果比单套纸袋果好的多.目前,该项技术已在灵宝市寺河乡、陕县菜园乡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营养纸膜覆盖栽培番茄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地膜和无覆盖为对照 ,研究了营养纸膜对番茄生长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覆盖营养纸膜可加快植株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根系发育以及产量增加和品质的改善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覆盖塑料地膜提高2 7.8%和 10 .2 % ,比无覆盖的提高 187.5 %和 2 0 .7% ;营养纸膜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 ,增温效果接近塑料地膜 ,对杂草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特别对阔叶类杂草效果更佳 ;营养纸膜铺设在栽培畦内可以自行分解。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春 ,我地用白色和黄色 2种塑膜袋 ,在黄金梨和金二十世纪梨上做内袋 ,外套国产中低档纸袋做试验。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 ,“惠阳”牌黄色膜袋最为成功。表现为 :一是解决了最易发生锈斑的黄金梨、金二十世纪梨品种的外观质量 ,果面光洁 ,无锈斑 ,一级果占 90 %以上 ,而其他牌套膜袋的梨子均有不同程度的锈斑 ,一级果占 15 %~ 5 5 %,明显偏低。二是自带扎绳 ,上口封口严 ,雨水和药水均难进入袋内 ,加之膜面有筛网状微透气孔 ,透气性好 ,袋内不存水。三是抗老化性强 ,采果时没有发现破碎膜袋 ,而其他厂家的膜袋有程度不同的破碎。黄色…  相似文献   

16.
果实套袋是一项改善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残留的关键措施。目前生产上选用专用纸袋套果较多 ,但由于价格高、工效低等原因难以大面积推广。近来 ,不少厂家研制出价格较为低廉的专用塑膜袋 ,为了解其对梨的套袋效果 ,2 0 0 1 - 2 0 0 2年进行了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材料 试验在建宁县果树示范场进行 ,供试品种为 1 0~ 1 1年生的黄花、杭青 ,株行距为 4m× 4m ,管理水平中上 ,长势基本一致。供试袋型有 :本县生产的规格为2 0cm× 1 5cm的外浅黄色内黑色双层纸袋 ,四川省眉山惠阳保鲜厂生产的规格为 2 0cm× 1 6cm的浅黄色、白色两种惠阳牌…  相似文献   

17.
我是陕西省泾阳县口镇古道村的果农,家有几亩矮化红富士苹果园。2004年我用惠阳膜袋给苹果套袋后,由于管理和病虫防治不当,苹果发生了日烧,并有黑星病发生,果面疙疙瘩瘩。由于商品率不高,导致当年70%苹果作为榨汁果销售,亩收入仅700多元。  相似文献   

18.
<正>1果袋类型选择果袋制作材料有木浆纸、草浆纸、牛皮纸、报纸、无纺布、塑料等,袋纸来源有国产纸、进口纸。根据果袋透光与否,可分为透光袋和遮光袋,遮光袋又有单层遮光袋和双层遮光袋之分,透光袋也分为单层及双层透光袋。外袋颜色有灰色、灰绿色、淡黄色等。外袋的内涂层颜色一般为黑色或深褐色。内袋颜色通常有红色和蓝色等。一般而言,进口袋优于国产袋,双层袋优于单层袋,乳白单层袋较差,塑料袋最差。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苹果果袋有:日本"小林"袋,台湾"佳田"袋,山东"爱民"袋等。选用时应考虑品种、立地条件、果树特点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砀山酥梨简单易行的贮藏方法,笔者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了室内小型贮藏试验,试验结果一致,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供试砀山酥梨均选自砀山果园场科研所梨园,树龄11~12年生。供试保鲜塑料膜袋为四川省惠阳保鲜袋厂生产,白色,规格为15cm×20cm。试验设3个处理:⑴剪果梗;⑵剪果梗+套塑膜袋;⑶不剪果梗(对照)。采收后选无虫、无病、无伤梨果,每个处理50个并称重;按照以上不同的处理分别放入塑料周转箱内,放入标签。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07,(4)
香魏蘑是新近培育的一种珍稀菇菌。它是以南方香菇和新疆阿魏侧耳两个不同品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杂交选育的一个新菇种。2006年福建省古田县日新食用菌研究所引进试验栽培成功。其菇体形态介于香菇与阿魏侧耳之间,长菇多为丛生,朵大形美,色泽乳白带黄,菌褶延伸、水色,出菇密集,长势十分喜人。试栽880袋第1批当场验收,长袋的13cm×50cm栽培袋,平均袋产285g,最高袋产335;短袋的15cm×30cm栽培袋平均袋产153g,最高袋产175g,最大的子实体宽直径16cm,高20cm(图1)。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