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皮肤霉菌病俗称钱癣,是由毛癣菌属或小孢霉属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皮肤病。犊牛皮肤霉菌病在贵州尚少报道,1985年6—8月间,我所养牛研究室育肥试验的犊牛中,发生主要以头颈部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秃毛圆形的癣斑,表面覆有灰白色或黄白色鳞屑硬皮,并伴有痒觉的一种接触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皮肤霉菌病俗称钱癣,是由发癣菌属或小孢霉属的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皮肤病。犊牛皮肤霉菌病在贵州少见报导,1985年6~8月,我所养牛研究室育肥试验的犊牛中,发生主要以头颈部皮肤出现界限很明显秃毛圆形的癣斑,表面覆有灰白色或黄白色鳞屑,并伴有发痒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在68头一岁左右的杂交黄牛和水牛  相似文献   

3.
钱癣是由毛癣菌属或小孢子菌属的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大型集中饲养牛群患病率较高,个体养牛户少见。1984年5月3日本人对安达畜牧分场一队奶牛队患钱癣的34例犊牛采用5%硫酸铜氨水溶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钱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秃毛或保留残毛的圆形癣斑,在癣斑上复有硬皮,癣屑或小泡,又叫做秃毛癣或轮癣。本病对大群饲养的畜群健康有很大影响。我队其饲养改良肉犊牛二百余头,由于从外队调入的犊牛中  相似文献   

5.
正牛毛癣菌病通常被称为钱癣,病原是毛癣菌属的皮肤真菌,属于一种皮肤性真菌病,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养牛生产中,可见牛群中有感染毛癣菌病的情况,所以,应该尽量掌握该病的流行和诊断方法,并且了解防治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毛癣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牛,健康牛直接接触患病牛或者疥虫了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圈栏上的病原体,而形成本病的传播媒介。犊牛和青年牛是主要的患病群体,成年牛具有比较强的抗病能力,感染后患病的症状也不严重、比较轻  相似文献   

6.
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或匐行疹等,是由多种皮肤真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种真菌性皮肤传染病。病原菌主要侵害动物的被毛、指(趾)甲、爪、蹄等角化组织。临床上以脱毛、脱屑、渗出、痂块及痒感为主要特征。此病极其常见于犊牛,也常见于成年牛。致病微生物抵抗力极强,2个月以上至1岁犊牛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7.
皮肤真菌病又称为脱毛症、匐行疹、钱癣。主要由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菌)中的疣状毛(发)癣菌引起。临床上以皮肤呈现圆形脱毛、渗出液和痂皮等病理变化为特征,取慢性经过的浅在性真菌性皮炎。本病传染快、蔓延广,尤其对犊牛、病态或营养不良的老龄牛,以及冬季密集舍饲的牛群,极易引起全牛群感染发病。也可由病牛传染给人,属人畜共患真菌病之一,在公共卫生学上应当予以重视。1流行病学动物(也包括奶牛在内)是嗜动物性毛(发)癣菌的主要自然宿主。在牛的品种、性别之间虽无明显差异性,但犊牛比成年牛发病率高。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春,威海市文登区某养牛场饲喂的同一栏9头犊牛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病,主要表现脱毛、掉皮屑等症状。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我处就诊。经诊断为犊牛钱癣,现将诊疗过程简述如下。1发病特点牛钱癣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清楚的癣斑。本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成、幼畜均可患病,而一年内犊牛最易患病。患牛的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的眼睑、上下唇、面颊和耳部,其次是颈部、胸前和臀部,严重的遍及全身。  相似文献   

9.
牛毛癣菌病又称钱癣,是由毛癣菌属皮肤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易感染头颈肩等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边界明显的病变部,附有疏松干燥的浅灰色痂皮且易于剥离.患牛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来源,病牛与健牛接触成为直接传播,或经被污染的饲养用具、圈栏上的病原体传播形成间接感染途径.牛毛癣菌病常常是由疣状毛癣菌、须毛癣菌和马毛癣菌引起.多见于犊牛和青年牛,成年牛对本病抵抗力较强,症状也较轻微.本病的特征是在患牛的头、颈等部位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秃毛圆形癣斑,有的在癣斑上保留少量残毛,病程很长,在前期和晚期表现有剧痒和触痛.癣斑初期为覆盖白色鳞屑的小结,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隆起的痂块状,形如钱币,又称"钱癣".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多呈散发,多发生于世界各地,对幼牛生长发育有明显不良影响,造成生产力低下、皮张质量受损等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羊皮肤霉菌病又称羊钱癣或脱毛癣,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引起皮肤感染的真菌主要有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须毛癣菌和小孢霉菌属等,最常见的是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1病因分析本病发生与气候有一定关系。秋冬季通风不良,羊舍潮湿,不勤换垫草,适于霉菌的生长,因此易发生钱癣。环境条件差易发生钱癣。如果养羊地区气候  相似文献   

11.
牛钱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集中饲养群患病率较高。2002~2006年,本人应用5%硫酸铜氨水溶液治疗犊牛钱癣16例,效果比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钱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性传染病,对动物有致病作用的皮肤丝状真菌有三个属,即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菌属。钱癣为毛癣菌引起的疾病,毛癣菌不但可以引起动物的皮肤病也可以引起人的皮肤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春,威海市文登区某养牛场饲喂的同一栏9头犊牛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病,主要表现脱毛、掉皮屑等症状。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我处就诊。经诊断为犊牛钱癣,现将诊疗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牛秃毛癣又称钱癣、甸行癣,是家畜和人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境界明显的结痂性癣斑,上面覆有皮屑,并发痒。本病对家畜的健康有很大影响。2009年秋季,新民市东蛇山子某养牛户从外地购入28头犊牛,其中有1头患有本病,由于当时没有被及时发现,致使10余头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15.
牛钱癣。又称为脱毛症、匐行疹,是由某些真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皮肤病。本病牛皮肤上出现一些像铜钱样的圆形癣斑,所以叫做“牛钱癣”。本病传染快、蔓延广,尤其对犊牛、病态或营养不良的老龄牛以及冬季密集舍饲的牛群,极易同时全牛群感染发病。该病由病牛也可以传染给人,属人畜共患真菌病之一。本病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治愈,而且治起来费时,费力,很棘手。笔者在治疗本病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找到了治疗本病的一些好的药品和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癣又称真菌病 ,常见于奶犊牛、育成牛及成年母牛。疣状毛癣菌是其最常见的病原体 ,其次是须发毛癣菌 ,1岁犊牛最易感染。致病微生物抵抗力极强 ,在牛移走数月后仍可在无生命体、褥草和泥土中存活。在发过病的牛群中 ,犊牛密集式群集 ,特别是冬季会导致发病增多。病变呈椭圆形或圆形。并且通常是多病灶性 ,潜伏期为1~ 4周 ,病菌可存活 1~ 3个月 ,污染物对皮肤的机械刺激加速了接触感染 ,如颈枷、颈链、笼头、刷子、食槽和其他设施可能会使感染在牛群传播。1 临床症状 发生在犊牛 ,直径 1 0~ 5 0cm的圆形或椭圆形区域性结壳和脱毛 …  相似文献   

17.
<正> 1 灰黄霉素灰黄霉素是由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耐热、含氯的抗真菌抗生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不溶于水。主要能抑制各种皮肤癣菌,如毛癣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癣菌等;但对白色念珠菌、放线菌属及细菌无效,对曲霉菌属作用很小。本品主要是抑制敏感菌菌丝的生长。但不能杀菌,所以需至少1周以上的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犊牛毛癣、马属动物毛癣和犬的毛癣等。用法用量:内服一日量,每千克体重,马、驴10毫克,犊牛10~20毫克,犬15~40毫克,兔25毫克,银狐20毫克,一般大动物疗程7~14天,小动物疗程2~8周。2 制霉菌素制霉菌素是由诺尔斯氏链霉菌产生的多烯类抗生素。制霉菌素能抑制多种病原性真菌的生长。对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球霉菌及囊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曲霉菌、阴道滴虫、球虫亦有一定作用。在体内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18.
<正> 牛匐行疹病俗称秃毛癣、脱毛癣、钱癣、黄癣等,通称皮肤霉菌病。是由发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的真菌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呈现界限明显的结痂性圆形癣斑,癣斑上覆有皮屑,有痒感和触痛。畜主常疑为牛  相似文献   

19.
匐行疹又名脱毛癣、钱癣等,是家畜和人感染真菌所生的疾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界限特别明显的脱毛或保留残毛的圆斑,癣斑上覆盖一层鳞屑或小泡的硬皮,呈灰白色石棉状。屑痂不易脱落,如强行剥离,患部易出血。本病常发生于群养的犊牛和育成牛,成年牛感染率较低,马偶尔感染。笔者曾见到挤奶员接触病牛而感染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犊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不断增加。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会很快得到控制,从而消除在萌芽状态。1钱癣1.1病因厩舍潮湿,畜体畜舍卫生不良,或者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C不足,都可诱发此病。1.2临床特征病初,犊牛病变多在面部,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