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鸡消毒是当代集约化养鸡场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鸡舍在进鸡前虽然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但在后来的饲养过程中,鸡群还会发生一些传染病,这是因为鸡体本身可能携带、  相似文献   

2.
雏鸡在6周龄前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成活率,以至影响成年母鸡的生产性能。育雏的目标是全群生长均匀、成活率高,育雏技术的关键是防疫卫生、温度、空气质量、均衡营养和光照等。所以,加强对蛋鸡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鸡场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鸡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浅谈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1防疫灭病的原则养鸡场的饲养人员、管理人员、防疫人员以及领导干部,都要树立起坚强的防疫观念,有一个全方位的防疫思想,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在  相似文献   

5.
正发病原因1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新城疫病毒能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新城疫强病毒。新城疫病毒污染鸡场后,在病鸡体内大量复制、循环,使毒力增强,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或免疫力不足的鸡,极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相似文献   

6.
小型蛋鸡场的饲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模式研究了年饲养5000只左右蛋鸡的小型养鸡场新老母鸡交替的新的饲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鸡场只需增加蛋鸡笼,2年可养3年鸡 。  相似文献   

7.
正养鸡场发生鸡群啄毛大多是二、三种以上因素混合在一起造成的,应设法找出引起啄毛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治疗。最近在养殖场的监管指导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养殖场的鸡群有相互啄毛的病症,不仅影响鸡只的美观,还影响鸡的出栏价格。多数养鸡场业主也未找到发病的原因和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总结多年的兽医临床经验,从鸡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品种因素、饲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引发鸡群啄毛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养鸡场业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禽舍的小气候,是充分发挥良种鸡的遗传潜力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经营管理是现代化养鸡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影响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舍内环境,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饲养和疾病。只有良好的经营管理才能使良种鸡发挥出较高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年饲养5000只左右蛋鸡的小型养鸡场新老母鸡交替的新的饲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鸡场只需增加蛋鸡笼,2年可养3年鸡。  相似文献   

10.
带鸡消毒试验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养鸡场的综合防疫措施中,预防性消毒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有鸡条件下对鸡舍和鸡体进行预防性消毒,近几年甘孟侯等曾做试验并推广。笔者近几年在某鸡场应用该技术,配合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蛋鸡业迅猛发展,大规模、现代化、集约化的养鸡场随处可见,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给养鸡业带来极大隐患,鸡痘病在养鸡场比较多见,现将本病进行分析总结。鸡痘是养鸡场中常见的由感染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管理条件不理想的养鸡场发病率高,虽然死亡率比较低,但对鸡只的生长发育和其它生产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病分为皮肤型、白喉性、眼鼻型、混合型和败血型等五种类型,在生产中不易防控,发生本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继发其它疾病,会给养鸡场带来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刘洁 《中国养鸡》2004,(4):20-21
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下面谈谈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24-24
开办养鸡场前,必须先有人员和技术上的保征。中小型养鸡场必须有系统学习过养鸡知识、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技术人员,全面指导全场的技术工作;专业户个体养鸡场的场主,必须通过业务学习,掌握养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之后才能开展鸡的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是鸡病的高发期,而养鸡生产中传染病种类众多,发生渐趋频繁,给防疫增加了难度。免疫接种是减少鸡发病、降低淘汰率及提高饲养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基层兽医防疫人员少、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饲养人员基本无  相似文献   

15.
饲养商品肉鸡八要点李道良龚存志(安徽省合肥市食品公司养鸡场230011)根据笔者近年来饲养肉鸡经验,现将在商品肉鸡生产中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接鸡准备首先要将内外环境消毒,进鸡之前,必须按消毒操作规程对鸡舍墙壁、地面、饲喂用具、垫...  相似文献   

16.
SPF鸡的饲养管理体系是通过采取一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确保鸡群不受疫病困扰。规模化养鸡场如果能够借鉴SPF鸡场在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一定能够防控疫病,大大降低风险,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该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鸡的饲养在我区已有很长历史,规模也从以往的散养、小规模的饲养发展到现在的一次投苗成千上万羽的规模化饲养,伴随着养鸡规模不断扩大,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以避免疾病的蔓延,将会给养鸡场、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经常巡视、观察鸡群状况,就会及早发现鸡群的异常变化,并及时分析和采取有效措施,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笔者在鸡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在鸡饲养过程中观察鸡群异常变化的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9.
鸡场最人的威胁是疾病,鸡的饲养密度及养鸡场的数目,不断的迅速增加,迫切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卫生和疾病控制计划。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养鸡场鸡群饲养密度设计参数初探李学荣(甘肃省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730060)一、饲养密度的概念:鸡群饲养密度的狭义概念是指单位面积所容纳的鸡数。作为现代化养鸡生产,其完整概念更广更深,首先要求每平方米有效面积所载鸡数,其次,在此有效面积上每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