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热带鱼越冬病、死鱼的共同表现为鱼体吻部、头部明显充血;有的鱼下颌部、颊部及背鳍、胸鳍基部也充血;头部鳞片容易脱落;吻部、头部顶部出现溃疡。病鱼游动缓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水绿鱼肥时节,是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也大。1寄生虫类型1.1中华鱼蚤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中华鱼蚤病分布广,  相似文献   

3.
北京怀柔某养殖场的大鳞大麻哈鱼发生一种慢性,但累计死亡率很高的流行病,为研究大鳞大麻哈鱼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本试验根据病鱼临床症状观察判断疑似感染鲑肾杆菌.试验对病鱼肾脏组织进行印片染色观察细菌形态特征,抽提病鱼的肝脏、肾脏组织DNA,扩增16S rDNA和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片段,测序并运用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病鱼肾脏组织印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采用病鱼肝脏、肾脏组织扩增的16S rDNA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与鲑肾杆菌聚为一支;通过PCR扩增出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DNA片段,测序结果与鲑肾杆菌标准株ATCC 33209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病鱼感染鲑肾杆菌并引发细菌性肾病(BKD).这是中国首次在养殖鱼体内检出鲑肾杆菌.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统称草鱼"三病",在永靖县草鱼"三病"发病率平均在18.5%,近几年,在永靖县在草鱼"三病"的中药治疗中有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1草鱼"三病"的发病原因草鱼的赤皮病发病原因: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体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因捕捞、运输、放养时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损伤时,病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在条件恶劣如水质恶化,溶氧低,氨氮含量高,饲料变质,吃食不均匀等都可引起鱼抵抗力下降,从而爆发疾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居民喜欢在家庭中饲养观赏鱼,部分人尤为喜爱颜色鲜艳的血鹦鹉鱼,但是在饲养过程中,血鹦鹉鱼非常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影响,当血鹦鹉鱼染病后轻者会影响到观赏效果,而重者则会直接导致鱼死亡。在众多血鹦鹉鱼疾病中以六鞭毛虫病最为常见,也是造成血鹦鹉鱼出现头洞的原因之一,六鞭毛虫病属于寄生虫病,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观赏鱼养殖兴起,该病表现频发状态,且呈现出一定的蔓延趋势。通常六鞭毛虫病多发生于鹦鹉鱼、慈鲷鱼、罗汉鱼、皇冠鱼以及七彩神仙等观赏鱼,以六鞭毛虫病病原最先发现。基于此,本文将对血鹦鹉鱼感染六鞭毛虫病的原因、病原、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房山某锦鲤养殖场锦鲤发生大量死亡,患病锦鲤呈烂鳃、肾脏糜烂、身体浮肿;症状类似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感染,但经PCR检测排除了KHV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原,对发病鱼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毒分离、细菌分离培养、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和PCR扩增等检测。通过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肾脏内可见200 nm×400 nm的痘病毒样颗粒。抽提病毒核酸后,用已知的鲤鱼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出548和180 bp片段,测序结果和GenBank公布的CEV H504株序列完全一致。根据发病鱼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确定该病为CEV引起的鲤鱼浮肿病。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鲤鱼浮肿病。  相似文献   

7.
1病鱼症状 鱼类患了该病后,其体色较黑,病轻者仅见腹部和嘴部轻度出血发红,少数有出血点。病重者其头部、嘴、腮盖、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发红,并伴多处出血斑点。有的鱼满嘴发红,有的甚至全身充血、出血,少数鱼腮丝有出血。病鱼体表粘液分泌减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体表有浮肿感。肛门轻  相似文献   

8.
春季随着气温升高,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迅速复苏并繁殖,加之越冬期间鱼体冻伤,易造成体表感染而致病。因此,春季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细菌性鱼病 (一)主要疾病 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  相似文献   

9.
(1)防治鱼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kg鱼用大蒜素10mL,拌入饵料中投喂,3d为1个疗程;或每100kg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g拌饵投喂,连喂6d。  相似文献   

10.
3.白头白嘴病 症状:患病的鱼,外部症状表现为:自吻端至眼球一段皮肤失去正常的颜色而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周围的皮肤溃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故在池边观察水面浮动的病鱼,可见“白头白嘴”的症状。若将病鱼拿出水面看,则症状不如前者明显。显微镜检查病灶部位的刮下物,除看到大量离散崩溃的细胞、粘液、红细胞等外,还有群集成堆、左右摇摆和个别滑  相似文献   

11.
1病鱼表现 初发病时,鱼类的活动和摄食一般都较正常。发病后开始2-3d,鱼的腮部往往严重充血,但腮丝完整.体表和内脏器官也无异常症状。3d后,患鱼常在水面跳跃挣扎.病鱼腮部有鲜血流出,并伴有较多淤血。病鱼肛门微红,肠道内壁充血严重。肝脏偏大,呈土黄色。胆囊偏大,颜色偏淡。严重时肝脏上也有充血现象。整个病鱼中,死亡率每天约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一、防治鱼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10毫升,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或每100公斤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克拌饵投喂,连喂6天。二、防治鱼暴发性出血病。可每万尾鱼种用大蒜0.25公斤、喜旱莲子草4公斤、食盐0.25公斤与豆饼磨碎投喂,每天2次,连用4天,效果明显。三、防治草鱼出血病。可每50公斤  相似文献   

13.
第六讲:小瓜虫病与打粉病的区别及防治技术 小瓜虫病与打粉病相似之处,在于病鱼体表上都有小白点。病情严重时,小瓜虫病的病鱼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有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又叫白点病,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打粉病的病鱼亦粘液增多,鳍部不断出现白点,白点蔓延,使全身像裹了一层白粉,鳞片有时脱落,溃烂处并发水霉病。仔细观察,两病是有区别的: 一是病原体不同。小瓜虫病的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打粉病又称卵甲藻病,病原体为嗜酸性卵甲藻。 二是症状不同。小瓜虫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防治鱼锚头鱼蚤病钟清莲,林峰,林嵩海(江西省龙南县程龙种养服务部,341715)鱼锚头鱼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侵入鱼体而引起。鱼体被虫体侵入后,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以身体瘦弱,游动缓慢、由于锚头鱼蚤的侵袭,病鱼鳞片被腐烂,病灶周围发炎红...  相似文献   

15.
鱼类指环虫病的发生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环虫病是鱼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指环虫为雌雄同体,体扁平,头前端有4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虫体利用体后固着盘中的1对大锚钩和7对小钩,钩在鱼的鳃丝上,不断伸缩和转动,破坏鱼鳃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并产生贫血现象。病鱼开始的症状为十分不安,不是狂游于水面,就是急速侧游于池底;此后,鱼的体色变深,  相似文献   

16.
虹鳟鱼3种常见病的防治于晴1.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多为害300克左右的成鱼。病鱼眼球突出,贫血,体腔有恶臭微黄色液体。肛门突出。病鱼做旋转游动。发现病鱼应立即隔离,避免高密度饲养和饱食。对病鱼可用聚乙烯吡咯酮碘100毫升熔于1升水中所配制的溶液消...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防治鱼锚头鱼蚤病简方林乐峰,林家义(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兽医站341715)鱼锚头鱼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侵入鱼体而引起。该虫体侵入鱼体后,鱼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鳞片腐烂,病灶周围红肿,并常有其它病原菌寄生。此病主要...  相似文献   

18.
<正>引起鮰鱼病毒病的病原为疱疹病毒,发病季节主要在水温达到20℃以上的夏季。病鱼表现为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大,腹水增多,眼球突出,腮丝发白,解剖鱼体发现肌肉及内脏组织出血,肾脏红肿、脾脏肿大变黑。病鱼常直悬于水中或在水面打转。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患病青田鱼的致病原因,本研究对送检病鱼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测,通过对从病鱼肝脏分离到的1株细菌进行形态学与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分子序列分析鉴定并且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分离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结果与标准弗氏柠檬酸杆菌一致;分离菌株的16S rDNA序列也与标准的弗氏柠檬酸杆菌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9%,说明本次分离的细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命名为GZMT2013-CF;该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头孢噻呋、庆大霉素、链霉素、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试验结果为青田鱼的疾病诊断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1青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有抑制和杀菌作用。预防亲鱼产后感染,每千克鱼肌肉注射量1万国际单位;鱼类运输,预防水质恶化,鱼苗氧气袋运输,每千克水中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鱼种敞口运输,每千克水用药4000国际单位。2红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防治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等,每100千克鱼用4克药量拌饵投喂。防治花鲢、白鲢出血病症,每10万尾鱼种用畜用红霉素12500国际单位掺豆浆泼洒投喂,每月2次。3链霉素。主要是对抗革兰氏阴性菌、阳性球菌及杆菌有作用。预防亲鱼机械损伤感染,肌肉注射,每千克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