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蛋用雏鸡的领先饲养技术杨万里,王惠萍(上海市申宝大型鸡场201107)蛋鸡育种进展为现代优良蛋鸡品种生产性能的提高开创了新的局面,育种是在体形不变条件下鸡体内部性能的改良与提高。生产场家要发挥优良品种遗传性能需要有先进的管理技术:遗传+管理+两种联合...  相似文献   

2.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实践中,只有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彻底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有效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雏鸡有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差、抵抗力差、代谢旺盛、生长快等特点,因此雏鸡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相当关键的,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和进雏前的准备、鸡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等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鸡成年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养殖者经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雏鸡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好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技术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是我国有名的药用珍禽。多年来,据有关报刊杂志报道,乌骨鸡尚有治疗劳累体虚和妇科病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乌骨鸡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少的饲养者由于对乌骨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不当,往往造成饲养失败。本文简要叙述乌骨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管理1.温度:由于乌骨鸡体型小,加之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乌骨鸡育雏期的死亡率高主要是由于温度不适宜。因此在雏鸡未进育雏室前,无论采用哪种加温方法,都应调节好育雏室的温度。初雏鸡舍最适宜的温度为32C左右。随口龄的增加,每周逐渐降低ZC左右,至6周龄…  相似文献   

6.
蛋鸡养殖业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在鸡的饲养过程中,雏鸡的饲养管理又是养殖的关键。本文对雏鸡的饲养管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介绍,为农民养殖户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而帮助农民朋友快速掌握养鸡技术,尽快致富。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饲养、精心的管理和适宜的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本文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雏鸡是指从刚孵出到50日龄阶段的小鸡,该阶段小鸡具有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消化和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疾病抵抗力弱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饲养雏鸡要精心。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和养鸡户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育雏、饲养管理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养鸡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养鸡生产实践中,只有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有效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以辉 《中国家禽》1999,21(3):27-27
1雏鸡的选购育雏的易与难和成活率的高与低和雏鸡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雏鸡质量的好坏和种鸡的饲养管理及孵化室的卫生又有密切关系,因此,购买雏鸡应到管理好的祖代场购买。虽然价格稍贵,但雏鸡质量好,品种纯,产蛋期生产性能高。在选雏时,可采用“一看二听三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针对雏鸡的日常管理和疾病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给饲养雏鸡的人起到了一个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实际的养鸡生产工作中,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掌握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成活率和整个养鸡生产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1雏鸡的特点(1)出壳后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维持体温,需要进行保  相似文献   

14.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实践中,只有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彻底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有效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雏鸡有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差、抵抗力差、代谢旺盛、生长快等特点,因此雏鸡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相当关键的,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和进雏前的准备、鸡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等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日龄小,饲养难度大,易发生死亡。养好雏鸡,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雏鸡常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雏鸡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预防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是重于治疗的管理方法。预防疫病的根奉措施,一是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实施科学饲养,精心照料,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密度和良好的通风,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对病、弱、残雏鸡耍严格分群,隔离饲养,并对鸡群进行适时有效的免疫接种;二是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疫病的侵袭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畜禽相比较,初生雏鸡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对雏鸡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该工作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鸡场经营效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养殖者要特别重视该项工作。如何才能养好雏鸡呢?概括说来,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雏鸡在0~4周龄这段时间内为育雏期,育雏期饲养管理总体要求就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防各种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