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盛志廉(1989)提出的保种、选育、利用相结合的系统保种思想.考虑到现实的一些条件.目前在兰西民猪保种场最可行的保种方案也是小群体保种、在保种场,以保种为中心。对东北民猪进行适当选育以保持其原有性能。并生产纯种民猪或(和)杂交猪以实现对民猪的利用。参考国内外有关猪小群体活体保种之经验、从兰西种猪场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三种可能的民猪保种方案。现分别对每种方案的保种效果做出分析与经济评价。为寻找适宜民猪的科学保种方法提供依据。1只保留纯种民猪、全群随机交配的保种选留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保种方式。在保种…  相似文献   

2.
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内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保种理论与方法在猪保种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认为目前猪的保种应当是以群体遗传学为基础的活体保种方法和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辅助保种方法相结合的保种技术体系。分析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地方品种猪的保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种民猪保种方案的保种效果及其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盛志廉提出的保种、选育、利用相结合的系统保种思想,考虑到现实的一些条件,目前在兰西民猪保种场最可行的保种方案也是小群体保种.在保种场,以保种为中心,对东北民猪进行适当选育以保持其原有性能,并生产纯种民猪或(和)杂交猪以实现对民猪的利用.参考国内外有关猪小群体活体保种之经验,从兰西种猪场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三种可能的民猪保种方案,现分别对每种方案的保种效果做出分析与经济评价,为寻找适宜民猪的科学保种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策略与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存要以活体保种为主要形式,且面临经济特性选育提高,以及品种数量多的三大特点,为突破以Wright有效含量为核心的保种理论关于避免选择等条件的限制,本文提出了变无目标的随机保种为有目标保种,变避免选择的静态保种为利用选择的动态保种,变各品种互不联系的孤立保种为特性统一分配的系统保种策略,并通过特性系统分配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给出了中国猪种质特性的保存方案。该模型有两个目标,一是使特性安排在表现最突出的品种中保存,二是使品种选择特性之间遗传正相关大,负相关小。  相似文献   

6.
梅山猪保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主要品系,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抗逆性强,杂交利用效果明显等优良特性,但其保种存在保种群体小,饲料针对性不高,保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工作难度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对梅山猪实施保种及开发利用,应采取积极的应对对策,包括成立强有力的专门领导机构,建设全能型的人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打造特色品牌,树立开发式保种理念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6,(11):30-32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我国本土当家蜂种,长期以来由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引入、种间竞争以及饲养管理等问题导致中蜂数量骤减、种性退化。因此,中蜂保护已成为我国养蜂业的重要任务。目前,中蜂的保种机构有国家级保护区、国家级保种场、国家级遗传资源基因库,省级保护区、省级保种场;保种方式主要有原产地保种(保护区和保种场)和基因库保种(蜜蜂活体、精液、胚胎、全基因组等)。保种场的保种技术主要涉及闭锁繁育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基因库保种的核心技术是雄蜂精液的低温冷藏技术。此外,保种场核心群的来源、规模、隔离半径、保种档案的建立及保管等都有规范的要求。本文就中蜂的保种方案、保种技术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为各地中蜂保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三平 《猪业科学》2009,26(11):50-53
本文对在通城猪的中心产区通城县近20余年来致力于通城猪的保种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所制定的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从总的要求(指导思想、保种目标)、技术措施、组织领导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讨论,以期得到上级部门、专家和业内同仁的斧正.  相似文献   

9.
八眉猪又称泾川猪、互助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肉质风味独特、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八眉猪的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作者提出了加大八眉猪保种选育力度,扩大保种核心群,选择最佳保种方案;推行“场+农户”生产商品杂优猪的繁育推广模式;探讨了开发“优质、安全、绿色”猪肉的广阔利用前景,旨在为我国八眉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吴同山 《猪业科学》2016,(4):130-131
文内从蓝塘猪、大花白猪20多年来的保种工作出发,总结了一些有利于保种工作的经验,也列举了一些保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我国地方品种猪的资源保护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保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合作社模式是地方良种猪保种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投资建场并给予一些经费支持,但由于受到猪种杂交改良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良种场的保种工作受到很大冲击,有些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笔者于2005年春和10月初两次走访常州市焦溪二花脸母猪合作社,深感地方良种猪采用合作社模式保种是一种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以下几点体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原产地农户对二花脸猪的性能特点、选育和饲养管理有丰富的经验二花脸母猪性成熟早,4~6月龄即可配种生产,发情明显易配种,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5~16头,20头以上也很多见,为太湖猪各类群之最。…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地方猪种的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方猪种资源丰富,目前还保存有6个地方猪种,其中1个地方猪种被视为与邻省有同种异名,它们都列入《中国猪品种志》各个地方猪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而且都设有保种场与保护区,均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存在,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保种。  相似文献   

13.
家畜优良品种资源保存是畜牧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湘西黄牛的保种工作为例,阐述了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黄牛保种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迁,并对湘西黄牛保种过程中采用的行政保种、社会保种和市场 行政保种三种模式进行客观评价,指出了继续进行现代有效保种模式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地方猪种资源现状、杂交利用及保种措施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地方猪种资源现状、杂交利用及保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遵循保种原则的情况下,从建立和完善保种体系、加强本品种选育、培育新品种(系)等保种措施以及策略,为河南省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海八眉猪现状与活体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活体保护青海八眉猪品种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青海八眉猪的资源特点和保种现状,提出保护该品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出采取保护好现有血统;确保保种群规模不缩小;实行随机交配制度,确定合理的各家系公母留种比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保种场建设;产、学、研结合,注重高新技术在保种中的应用等主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梅山猪品种资源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威  邢军  凌天星  陈军  李静  谢庄 《猪业科学》2008,25(12):96-97
小梅山猪是梅山猪三大类群之一,以产仔多、性成熟早、肉质鲜美等优秀种质特点闻名世界,但受传统养猪方式的影响,截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近灭绝。本文以江苏省最大的小梅山猪保种基地——江苏省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的小梅山猪保种核心群为研究对象,对小梅山猪的保种情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近年来梅花猪的数量越来越少,已处于快速消亡的态势,品种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本文调查了梅花猪现状,总结梅花猪保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梅花猪保种繁育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梅花猪的保种工作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绩溪黑猪是安徽当地一种重要的猪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繁殖力高等特性。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的频繁,绩溪黑猪受外来猪种的冲击较大,原有的纯种数量日益减少,这给该品种猪保种带来极大的挑战。对绩溪黑猪品种基本特性以及保种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加强对该品种保种的重视,从而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9.
依据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以10个地域(自然村)划分10个血缘系别和公猪只与他系母猪以世代为车轮的车轮式交配的保种方式,提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并且,由以随机方式来源于保种农户断奶仔猪培育的21头公猪和269头母猪组建宁乡花猪国家级保种场原生态保种群,在同一代次内经过1—7胎次繁殖和哺育以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86.54%乌云盖雪、10.27%大黑花和3.19%小散花的仔猪毛色比率趋势,相比1980毛色比率趋势得到更大发展;产仔数、产活仔数最小二乘均数分别为9.82头和9.47头,系别间差异均显著(P〈0.05),反映出种群内、系别间均存在高产基因个体;相比1980,本项原生态保种所获性能指标不仅稳定、而且有所提高。由此体现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SNP芯片评估马身猪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马身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本研究利用Illumina CAUPorince 50 K SNP芯片检测39头保种马身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采用Plink软件计算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析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link软件构建状态同源(identity by state,IBS)距离矩阵和分析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采用Gmatix软件构建G矩阵,分析保种群体的亲缘关系;采用Mega X软件构建群体进化树,分析保种群体的家系结构。结果显示,39头保种马身猪中共检测到43 832个SNPs位点,平均基因型检出率为0.980 1;通过质控的SNPs位点有28 859个,其中72.4%具有多态性,该款SNP芯片适用于分析马身猪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63 4,多态信息含量为0.41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58,表明马身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354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49 9,说明马身猪保种群体出现了分化;平均IBS遗传距离为0.284 2,其中公猪为0.285 2,IBS距离矩阵和G矩阵结果均表明部分种猪之间存在亲缘关系;ROH共有8 131个,其中46.15%的长度在400~600 Mb之间,平均近交系数为0.237,说明保种群体的近交程度高;群体进化树结果表明,马身猪保种群体来源于3个家系,各家系的个体数量差异明显。马身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近交程度高,家系少,各家系的个体数量差异大,容易引起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因此,需从原种场引入新的血统,扩大保种群体数量,降低近交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