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6个22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比较优良家系、最差家系和对照的生长、单位面积材干物质产量及材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密度和木材干物质产量间差异显著;纤维素、综纤维、酸不溶木素、戊聚糖、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水分等10个化学组分的含量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木材干物质产量是马尾松材性改良的首选指标,木材化学组分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花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测了福建省上杭县白沙林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21个家系花量,分析了家系内与家系间雌雄球花量、各家系雌雄球花量在不同冠层和方位的分布.结果表明:家系间与家系内球花量差异显著.马尾松球花花量在不同冠层的分布呈现显著差异.雌球花主要集中在上、中层,下层极少;雄球花则主要集中在中、下层.同时球花花量的分布在方位上差异不显著.可见,构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过程中,在注重建园材料的生长、材性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同时,还要注意雌雄球花量选择.此外,选择建园立地环境和加强人工管理也是提高马尾松开花量和保证雌雄球花比例,保证种子园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2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家系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华安县西陂林场的25年生来自省内不同产地的46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试验林为试材,研究了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差异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并依据不同培育目标选择优良家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树干圆满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其中生长和树干通直度变异相对较大,而树干圆满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在10%以下。生长和干形性状受到弱至中度的家系遗传控制,家系遗传力为0.23 0.46;木材密度受到的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为0.46。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圆满度,但对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大。根据不同用材对材质材性要求,选出24个纸浆纤维材优良家系和6个锯材优良家系,平均木材干物质量和胸径生长皆为对照的1.16倍。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省4个试验点内拥有共同母本的马尾松7个全同胞家系和1个自由授粉家系5 a生试验林进行了调查,采用微卫星(SSR)和表达序列标签多态性(ESTP)的分子标记对360个单株进行了检测,筛选得到有多态性的SSR标记4个,ESTP标记15个,位点共21个,其中ESTP标记est8704不同基因型间的产脂量有显著差异,可作为马尾松辅助产脂量选择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变异分析和家系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通直度、高径比、冠径比、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宽度、管胞长宽比等性状,发现家系间除管胞长宽比性状差异显著,其余性状均达差异极显著,暗示着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8年生林分内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以树高性状为最高(0·691),其次是木材基本密度(0·64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量性状的改良可间接改善通直度,且生长量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和宽度不相关。采用10%入选率,发现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入选家系一致,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9·74%和19·23%,且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生长量性状的遗传相关极显著,认为马尾松制浆造纸材短轮伐期的初选年龄可确定为5年生;根据性状遗传力的相对大小和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认为马尾松家系选择可适当注重树高生长量指标。以树高和材积为选择指标,按照10%入选率,兼顾材性和种子园内无性系的开花结实情况,筛选出制浆造纸材短轮伐期优良家系12个。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及速生优良家系和个体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福建三明中村试验点的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9年生和16年生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个年度的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2个年度入选家系进行比较,认为马尾松早期选择是积极有效的,有利于增强预测和测定的可靠性,优化育种程序;以材积为主要指标,从参试的70个家系中选出7个速生家系和13株速生个体,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10个家系的发芽试验表明:种子发芽时间和子叶展开时间存在家系间的差别,发芽率屯存在明显的家系间差异;不同家系抗猝倒病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不同家系生长差别很大,总体上闽北种源比闽西南种源好。马尾松一年幼苗的主要成份是叶(占50%以上),其次是根,茎量最少。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家系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南宁地区林科所引自津巴布韦10年生的10个湿地松家系的材性和生长因子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如下:(1)湿地松材性和生长因子都具有中等以上的家系遗传力,各因子家系间差异显著,特别是管胞长度、树高和材积指数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2)基本密度与晚材率间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表型和遗传相关关系,与管胞长度为弱的负向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晚材率与管胞长度为弱的负向表型和遗传相关。生长性状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向表型和遗传型相关关系。基本密度和晚材率与生长因子间为弱的正向遗传相关;管胞长度与生长因子间具有弱的负向表型相关和极显著的负向遗传相关关系。(3)树高对湿地松材性具有较高的间接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马尾松(Pinus rnassoniana)高产脂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对象,分析了4年生家系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活轮枝数)及抗虫性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外,材积、胸径、树高、活轮枝数生长性状在家系问均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生长性状受较强遗传力控制,而抗虫性受中强度遗传力控制;家系各生长性状问具有高度相关性,而产脂力、抗虫性和各生长性状间没有相关性。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抗虫性和家系产脂力)估算家系育种值,选出了2个马尾松优良家系作为桂东南育种和推广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建立第五年时植株的生长与分枝状况,研究的性状包括树高、胸径、枝条总数、年高生长、 年枝条生长量、年分枝数、不同分枝处树干直径等。对总的生长与分枝性状(含树高、胸径、枝条总数)分析表明:家系间只在胸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分年度的生长与分枝性状的研究表明:家系间在年高生长、年枝条生长量、年枝条直径方面无显著差异;年分枝数在刚建立的前两年家系间没有显著差异,后两年则差异显著;不同分枝处树干直径在连续的四年内,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度的生长与分枝的趋势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家系的年高生长与年枝条生长呈递增型,而大部分家系每年的分枝数却为波动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该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到建立的第五年时,家系间的差异大部分都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马尾松初期生长节律;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建园家系复杂的父本构成。因此,这个时期进行家系选择不太有效,建议在利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建立实生种子园时,对他们先期进行苗期选择,而不是采用所有的子代。图1表4参20。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多年度测定与早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5年生的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多年份生长性状的观测数据,分析多年份家系间变异、家系表型、遗传相关、遗传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主要由遗传所控制。马尾松家系选择从8年生开始是可行的,胸径生长是早期选择较好指标,并讨论了早期选择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造纸材的变异、遗传和选择育种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马尾松造纸材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阐述。在明确马尾松造纸材育种目标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其木材产量、木材质量和浆纸性能在种源、林分、家系、个体和个体内各层次的变异模式和规律,以及性状遗传、遗传相关和遗传稳定性等遗传参数。通过木材量质与浆纸性能的联合选择,确定福建西部、江西中南、湖南南端、广东西北和广西东南这个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区域是马尾松造纸材最优种源区,而江西崇义,广西岑溪,广东罗定、英德、韶关和福建永定则是其最佳产地。同时选择了一批生长、材质兼优的家系和个体。最后就马尾松造纸材选择育种策略和未来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宜昌地区的薄皮马尾松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薄皮马尾松在形态特征、解刮结构及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等诸方面,都与普通马尾松存在较大差异,可认为是马尾松的一个变种。它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比普通马尾松具有更为优良的性状和更高的经济价值,且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状。经进行PCA分析,证明其皮薄具有独特效应,是优良的松树种质资源,应予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制浆造纸原料,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数量众多,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由于我国造纸原料中木浆所占比重低(22%),纸浆和纸张质量较低劣,难以满足今日社会发展之需求,因此对马尾松制浆材的开发利用和材性改良的研究近来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控制及对木材育种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 1 3年生马尾松子代测定林的 2 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木材试样 ,着重研究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化学组分、基本密度和生长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并受中等至强度的遗传控制。在 6个木材化学组分中 ,灰分、戊聚糖和 1 %NaOH抽出物含量的遗传力较高 ,木质素、综纤维素和热水抽出物含量的遗传力稍低。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木材化学组分相关性很小 ,似相互独立。遗传相关认为灰分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可分别作为综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间接选择指标。由于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家系间的绝对差异较小 ,仅为 2 %~ 3% ,对选育的实际意义不大。可选择综纤维素含量高的优株进行无性繁殖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1992-1994年,在浙江马尾松林里进行昆虫及蜘蛛群落,松毛虫天敌和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15年生马尾松针叶立体分布,确认砍枝取薪以留7轮为好,不低于留4轮;(2)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属18目118科,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占优势,经测定,龙游县落结构复杂,分布均匀,群落与层次,坡向,郁闭度,灌层盖度关系密切;(3)蜘蛛群落分属19科46种,其中萧蛸科,猫蛛科和蟹蛛科  相似文献   

17.
用马尾松19个家系1年生苗及18个家系3年生苗为母株建立采穗圃,采集半木质化插条在人工气候室的条件下扦插试验,研究生根率、每穗生根数、最长根长、平均根长、当年插条苗高的家系间变异程度,生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遗传力等。结果表明,各生根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根系效果指数是评价马尾松插条生根能力的较理想综合指标,但从不同生根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用生根率性状更简便直观。在家系选择基础上建采穗圃,可明显提高马尾松扦插繁殖能力。从种子园优良家系中筛选出生根率高的优良家系建立采穗圃,是马尾松扦插繁殖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10年生90个产地的材积生长和木材性状研究表明,马尾松树干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具有显著的种源区和产地效应,树干材积由北向南逐渐增大,而基本密度的最高值在分布区的西北,由北向南逐渐减小,最低值在分布区的中带、由中带向南又略有增加,管胞长度的种源区和产地效应很小,无一定的地理变异趋势。鉴于树干材积和基本密度之间高度的负遗传相关以及两性状显著的种源效应,在进行种源或产地选择时应强调以生长量改良为主、材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