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贵州南部干热河谷地区自然条件出发,在对区域森林资源状况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近期林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对生态功能区、营造林、林业加工产业、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等进行了合理布局,并就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焕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66-4868,4871
分析了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数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制 约整个地区就业结构升级.基于2001—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考察皖北地区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城镇化之间的动态关联过程,结果显示:在皖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 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起主导作用,非农产业就业结构与皖北地区城镇化 发展长期保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应采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来推动皖北 城镇化和就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甘肃省自身生态环境脆弱,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保障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甘肃省2003年~2011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2006年以来,甘肃省的实际人口规模超过生态适度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表明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建议积极推进甘肃农村城镇化发展;积极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好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支持技术创新,促进当地水电和太阳能清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口结构的改变会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利用Eviews8.0软件对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对贵州省第一产业发展有阻碍作用,未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产生抑制,对贵州省第三产业有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乌鲁木齐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关系进行了探讨、预测,并依据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结构体系、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区域联系等方面的类似性与差异性,将乌鲁木齐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为三大类型(高潜力型地区、潜力发掘型地区和薄弱型地区),通过对各类型地区基本特点、发展对策、发展方向的分析,对乌鲁木齐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七个重要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重点研究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实证地分析了兵团第三产业的优势与竞争力,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兵团各师第三产业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及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速度的持续加快,对我国经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我国养老地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该研究以赣州市为例,利用Z-Scores标准化数据处理模型,从人口宏观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成熟程度、服务业发展程度3个方面的家庭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率、城镇化率、住宅均价、第三产业占比等5个指标探究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性,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适宜性强弱将样本区域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发现可将赣州市18个县市样本分为3类,适宜性较弱地区、潜力发展地区、重点发展地区。最后,本文提出选取养老地产发展的目标市场可结合区域人口发展趋势及其思想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成熟程度、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四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以保障养老地产的可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9.
吕晓蓉  吴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98-9100
根据1990~2010年湖北省人口、经济、就业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城市化的多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利用Excel对就业相关的多个指标计算提炼出6个有用指标;利用SPSS对城市化水平与就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Grapher绘制关系图,得到城市化进程对劳动力产业构成和城乡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总的就业率和失业率都相应增高;1990~2010年湖北省城镇就业人数增多,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多,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波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1—2011年贵州省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角度,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应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王膑  钱晓刚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15-18,2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分别对“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贵州省及全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结果表明:贵州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8.97%、35.43%和43.9%,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虽然是逐年增加的,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社会正义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价值。在公共健康领域,社会正义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公正对待、医疗保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正确解决。公共健康的维护本质上依赖于公共政策,政府必须从制度设计方面着手解决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天麻产业技术专利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相关部门全面了解天麻产业开发现状,进一步提升贵州省科技创新对天麻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专利申请的类型、趋势、区域、申请人、技术领域及主要机构等方面对全国及贵州省天麻产业技术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9—2016年贵州省天麻专利申请量为102件,占全国申请量的14.80%。贵州省天麻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占比较高,较全国分别提高17.38%和2.11%,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低,较全国降低19.49%。其中,贵州省天麻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以天麻资源及种植领域、天麻药品领域的申请量居多,分别为22件(39.92%)和13件(23.21%)。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旅游业对其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母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80-6981,6992
以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1995~2005年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就贵州省旅游业与其国民经济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贵州省旅游业与其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以及贵州省经济发展结构模式的合理性。此外,还就贵州省旅游业对其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拉动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动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对城镇化动力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0个反映城镇化动力的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劳动力数、非国有部门就业率这几个因子对城镇化作用较大,从而可帮助有关部门在推进城镇化进程时把握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统一的"以工补农"模式和政策在全国各个地区也不一定都适用。运用钱纳里和赛尔昆等设计的标准模型,分析了2005年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仍有皖、豫、湘、桂、琼、黔、滇、藏、甘九省区与全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总体判断不符;而京、津、沪、苏、浙五省市则明显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进入大规模反哺期。需要针对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分类研究其工农关系和"以工补农"政策措施。因此,判断中国区域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研究"以工补农"政策的地区适用性和对策,将为中国"以工补农"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动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城镇化动力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0个反映城镇化动力的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劳动力数、非国有部门就业率这几个因子对城镇化作用较大,从而可帮助有关部门在推进城镇化进程时把握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995年~2007年贵州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阐明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提出贵州省应结合省情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特色农业;在继续发展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