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研究棕点石斑鱼有效的经济养殖模式,在海水池塘中构建网箱进行了养殖试验。放养全长12.42±0.37 cm的棕点石斑鱼鱼种5 000尾,经过11个月的养殖,养成的商品鱼平均体质量达493.35 g,平均全长达31.80±2.03 cm,养殖成活率为91.24 %。同时在网箱外部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5万尾,收获成虾2 000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池塘网箱养殖模式,棕点石斑鱼的养殖周期可相对缩短,比港湾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半流水养殖分别缩短7个月和1个月。而在网箱外部放养南美白对虾,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单位水体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2.
蒋艾青 《内陆水产》2000,25(9):28-28
黄颡鱼因个体小、生长慢、苗种繁殖较难而很少进行人工养殖。目前仅湖南、湖北、辽宁等地进行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和池塘养殖,成功的不多。但黄颡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价达 30元 /kg以上。为了探索黄颡鱼的养殖方法,笔者于 1999年在成鱼塘设置网箱进行了黄颡鱼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网箱结构与设置 网箱为 3× 4聚乙烯线,网目 2 cm,规格 4 m× 6 m× 3 m,为固定敞口式 ,设置在面积 0.33 hm2的成鱼池内,网箱离岸 30 cm,距进水口 40 cm,鱼池水深 2.5 m,水源充足,水质好…  相似文献   

3.
在丹江口水库进行了1周年的网箱养殖史氏鲟试验,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水域条件、苗种规格及养殖管理。研究了网箱的设置、规格、深度、水温与养殖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适合史氏鲟网箱养殖,网箱规格4m×5m×3m为佳,苗种规格以25~50g为宜。  相似文献   

4.
章民强  王文灿 《内陆水产》2002,27(11):10-11
乌鳢又称黑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几年,乌醴作为一种淡水名优养殖品种而被广泛养殖,各地养殖产量迅速增加。但是,随着乌醴养殖的不断深入,苗种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笔者2001年5~6月在本区的湘湖鱼种场,利用家鱼人工繁育的现有设备,进行了乌醴苗种环道流水繁育技术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1.1繁育前的准备用聚乙烯夏花网布缝制60厘米×60厘米×100厘米的小网箱,作为亲鱼的产卵网箱,设置在家鱼亲鱼培育塘内,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溶氧充足。网箱上部高出水面40厘米,防止亲…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7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Brandt),第1次产卵前4个月,放入2组不同温度的水池中越冬,Ⅰ组水温13~14℃;Ⅱ组7~8℃。每组4尾雌鱼,6尾雄鱼。催产前水温升至15~16℃,人工催产结果,Ⅰ组1尾雌鱼排卵和2尾雄鱼排精,Ⅱ组3尾雌鱼排卵,5尾雄鱼排精;雌鱼排卵全部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得成熟卵3.26kg,共计21.5×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19.11×104粒,受精率86.7%~95.6%;孵出鱼苗12.5×104尾,孵化率40%~68.9%。结果说明,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西伯利亚鲟能够成熟并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产前培育温度变化对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和人工繁殖效果有明显影响;与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比较,催产效应时间基本相同;雄鱼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6.
在水深2.5m,面积0.27~0.33hm2 不等的池塘内 ,实施规格为3m×3m×1.5m小网箱养殖罗非鱼 ,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 ,每只网箱产鱼680.6kg,平均产出鱼75.6kg/m2 ,箱外平均产132.4kg/667m2,箱内、外折合每667m2 产747.1kg,净产643.5kg,饲料系数1.860,单只网箱产值8847.8元 ,利润4088.9元。  相似文献   

7.
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6尾雌性养殖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人工催产,其中4尾雌鲟顺利排卵;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成熟卵7.7kg,共计42.77×104粒;以"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28.82×104粒,受精率67.37%;孵出鱼苗12.69×104尾,孵化率43.63%。本研究对人工催情方法和活体取卵方法与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工养殖亲鱼催产效应时间长于野生鱼(已报道);不同时间取出鱼卵的授精效果差异较大,即成熟卵均能受精,但受精率随产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经产雄鱼与初产雄鱼间精子活力差异显著,经产雄鱼精子平均快速泳动时间及精子寿命均长于初产雄鱼精子。  相似文献   

8.
1991年福建省网箱养鱼,共有网箱11000只,采用的网箱规格为3×3×5m。以8只网箱组成一排,每亩水面设置6~8排网箱。网箱养殖对象主要以真鲷和石斑鱼为主。据浙江省考察福建省调查表明,福建  相似文献   

9.
2青虾的苗种繁育2.1抱卵青虾的选择用于人工繁殖的抱卵青虾,可以从湖区捕捞的大虾中挑选,也可以在人工养殖的池塘中选择。抱卵青虾要求规格在4~6cm的越冬亲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选好的亲虾要专池蓄养,虾池面积667~2000m2,水深1m左右,每667m2水面蓄养亲虾5~10kg。亲虾入池后,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一般每隔2d投喂1次精料,使亲虾大量积累营养物质,为保证繁殖顺利进行打好基础。2.2产卵与孵化青虾产卵和孵化可在网箱内进行,网箱材料选用聚乙烯网布,网目为196目/cm’,箱成长方形,规格10m×6.67m×1.7m,安…  相似文献   

10.
刘好 《海鲜世界》2002,(1):15-15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是一种名贵淡水鱼类,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病害少、肉味美、营养丰富、商品价值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现将加州鲈商品鱼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箱规格 加州鲈商品鱼养殖网箱一般采用2×3或3×3聚乙烯线编织而成,为便于操作其设计规格为4m×5m×2m或4m×7m×2m,入水深1.5m。网目大小视鱼种放养规格  相似文献   

11.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很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由于农药及工业污染等诸多原因,导致自然界泥鳅产量大为减少,市场价格逐年上扬。泥鳅的人工养殖方兴未艾。2003年度,宝应县水产一场进行了泥鳅的网箱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网箱规格与设置网箱原材料是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绞丝网类型,长×宽×高为6m×4m×1.8m。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每口箱需竹竿6根,每条长边3根,直接固定于水中,网箱水下部分为1.5m,水上0.3m,箱底距塘底约0.5m。泥鳅苗种放养前15d安置网箱,使网箱壁附着藻类,并移植水花生,占…  相似文献   

12.
石斑鱼(Epinephelus)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一种高档海产品,市场价格昂贵.石斑鱼养殖一直都是海水网箱养殖效益最稳定的品种之一,颇受养殖户欢迎,以往苗种多来源于海捕野生苗,养殖规模受苗种来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叙利亚的水产业,由国家公共企业管理机构经营。养殖鲤鱼、罗非鱼、虹鳟鱼,年产量约1,000吨。养殖方法以池塘投饵养殖为主,兼搞网箱养鲤、流水养虹鳟。网箱养鲤是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幼发拉底水库内进行。库容面积640平方公里(80×8公里),每年产鱼约100吨。该水库除涌泉水外,是唯一能够利用养鱼的最安全水体。一、虹鳟鱼苗种和成鱼生产在首都大马士革以东,约50公里与黎巴嫩国境接近的扎巴达尼镇设有扎巴达尼苗种场,生产虹鳟鱼的苗种。其生  相似文献   

14.
潘清玉 《内陆水产》2000,(10):18-19
网箱养鱼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技术,传统的大网箱养鱼,因水体交换不良,溶氧不足,生产潜力受到一定局限。 8以下的小体积网箱养鱼,换水率高,生产能力大。我市自 1995年在中、小型水库开展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一套适应内陆山区推广的高产模式,产鱼 150~ 213 kg/m3。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1网箱结构与设置 1.1网箱结构 用 4× 3聚乙烯线织成,规格为 1 m× 1 m× 1.3 m或 2 m× 2 m× 1.3 m。网箱底部铺设一层密网布 (100目 / ),作为饵料台。投饵管用直径 15 cm塑料管或毛竹管 (中间竹…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天然河道水域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其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体交换量大的优势 ,笔者选择水流相对缓慢的禾河水域开展河道网箱养鱼技术推广 ,养殖草鱼、彭泽鲫鱼和团头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 材  料1.1 自然条件本项试验在江西省吉安市境内的禾河进行。禾河是由禾水主流与泸水两条河汇合而成 ,该河流在吉安市过境段长 12km ,河面平均宽 15 0m左右 ,水深在 5m以上 ,水位落差大 ,时有涨水 ,水体交换量大 ,水质清新无污染。1.2 网箱数量、规格、结构与设置网箱规格为 4× 7× 2m  2 5箱 ,4× 6×2m…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鲟鱼是目前个体最大的养殖淡水鱼品种,有池塘、流水水泥池、网箱养殖等多种集约化养殖方式。江苏省镇江水中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句容市仑山水库养殖基地建设于2011年,是集温室、网箱相结合的鲟鱼苗种繁育与商品鱼生产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年繁育苗种50万尾左右,年商品鱼养殖产量15万~18万尾。仑山水库属于省级中型水库,面积近4 000×667 m~2,平均水深12~15 m,水质Ⅲ类,水温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培育方式对赤点石斑鱼成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水网箱、传统小网箱和室内水泥池三种培育方式下,采用埋植外源激素的方法诱导赤点石斑鱼提前完成性转化,获得功能性雄鱼,并用所得雄鱼和人工驯化培育而成的雌鱼进行了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雌鱼性腺成熟以深水网箱培育为最好,室内水泥池培育次之,传统小网箱培育最差;转性效果深水网箱与室内水泥池培育相差无几,转性率分别为97.0%和94.6%,传统小网箱较差,转性率仅65.9%;自然雄鱼以深水网箱为最多。其中,2004年共获得亲鱼246 ind,施行转性手术100 ind,转性率达87.9%,先后获受精卵230.5×104粒,平均受精率22.4%,孵出仔鱼80×104ind,平均孵化率34.7%。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合理的青虾育苗方法,提高土质池塘繁育青虾苗种的综合水平,解决青虾养殖过程中局部地区的苗种短缺问题,我们于2003年及2004年在合肥市包河区建国水产养殖场开展了相关的试验,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报道于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育苗池塘均为土质,设为1号、2号、3号、4号,面积分别为1333m2、1333m2、3333m2、3333m2;另外在2号池塘中设置了3m×3m×1.2m的网箱2只,在4号池塘中设置了4m×4m×1.2m的网箱4只,网目都为0.5cm,网箱底部距池塘底部约20cm,进行将青虾抱卵虾直接放入池塘排苗及放入网箱排苗育苗效果的比较试验。各池均经过严…  相似文献   

20.
林丽芬 《水产养殖》2005,26(6):20-21
石斑鱼隶属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海域沿岸近底层,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现在许多地区已开展人工网箱养殖.网箱养殖石斑鱼具有抗病强,成活率高,收效快.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2001年,石斑鱼作为新品种引进福鼎流江海区网箱,经过2.5年的试养,成活率达70%,成品鱼规格平均0.6kg/尾,最大0.85kg/尾,最小0.4kg/尾,平均售价200元/kg,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年多来摸索出的一些养殖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