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康市黄姜地杂草发生状况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康市主产黄姜的 7个县 1 45块田进行杂草调查 ,已鉴定出黄姜地杂草 97种 ,隶属 3 1科。其中优势种群为马唐、狗尾草、铁苋菜、繁缕、狗牙根、荠菜、紫堇、马尾蒿等 2 0余种 ,个别地块香附子、打碗花、刺儿菜相当严重 ,已成为黄姜地内难以根除的恶性杂草。提出了以土壤处理为基础 ,茎叶处理是关键 ,定向喷雾为补充的防除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黄姜的形态特征,并总结了黄姜人工栽培技术,包括地块和栽培种的选择、繁殖方法、藤架的搭法与管理、病虫杂草综合防治以及根状种茎的采挖与贮运,以期为黄姜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黄姜适宜在鄂西北山区干旱地区种植。但由于黄姜前期茎叶生长慢、叶片小、封行迟,在与杂草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因此除草成为种植黄姜面临的第一大难题。采用化学除草,具有省工、高效的特点,但很多除草剂在黄姜地使用时,存在杀草谱窄、见效慢、控制时间短,或对黄姜生长有不同程度药  相似文献   

4.
黄姜由于根茎含有薯蓣皂素,因而享有“药物黄金”的美誉。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濒于枯竭,黄姜基本转向人工种植,但黄姜地的杂草生长茂盛,直接影响其产量和皂甙含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文献介绍黄姜的化学除草。湖北省十堰市的郧西县植保部门、房县的黄姜研究所在华农大张友德教授的指导下,经多年试验,探索出了一套黄姜生长不同时期化学除草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每年3~4月份黄姜萌芽出土(2年生黄姜3月中旬,1年生黄姜4月中旬),刚出土的幼苗植株弱小、生长缓慢,而此时杂草生长旺盛,与姜苗争水、争肥、争光,若除草不及时,此期最易形成草荒,影响贵姜块茎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可造成毁灭性损失。由于黄姜种植密度大,茎叶细弱又匍匐地面,人工除草易伤茎蔓,且费工费时,因此及时、科学  相似文献   

6.
黄姜人工栽培上选用不同茬口的种茎,对黄姜枯萎病的发生有不同的影响。选用1~3年不同连作茬口的种茎,在正常防治和不用药防治条件下,开展黄姜枯萎病发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姜不同茬口种茎对枯萎病的发生和产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陕西省黄姜皂素行业发展、污染现状出发,提出了现阶段黄姜皂素行业存在的4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使黄姜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姜生长期间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又称茎腐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紫斑病等。根腐病多发生于黄姜出苗前、后的生长前期(3~5月),且较集中或连片发生,是黄姜的常见、多发病,通常导致整株死亡;疫病一  相似文献   

9.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 主要病虫杂草有茎基腐病、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病毒病;地下害虫有猿叶甲、甘薯天蛾;禾本科、菊科、苋科、莎草科等有害生物。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在7.8%~22.5%,虫害在8.3%~29.7%,每平方米有杂草145~696株,严重田块1016株,一般减产20%~4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岳西小黄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不断增加。由于种植效益良好,小黄姜产业已成为促进安徽省岳西县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与岳西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小黄姜产业的逐步发展,姜瘟病的发生使岳西能种植小黄姜的土地逐年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使得小黄姜价格不稳定,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使得小黄姜销售渠道不畅,加工不足使得产业发展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实际在政策、加工、品牌建设、销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为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了菏泽市麦田主要杂草的种类、发生及为害特点。结果显示:该市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超过20种,主要阔叶杂草有15科30种以上。根据杂草发生为害的特点,确立了杂草防治的3个关键时期,并对不同时期、不同麦田的杂草防治药剂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因黄姜种植效益较好,从2001年起江西省武宁县陆续有部分姜农用水田改扩种黄姜,但水改旱田后,存在着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土壤冷凉,地温回升慢;地势低洼,易积渍;杂草较多等问题,易导致产量下降,姜农经济受损。我们总结了当地姜农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即通过选择优质根状茎作种,并进行种子处理,田块选择,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科学除草,及时进行病虫防治等栽培管理方法,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罗平县在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活动中,建成了1个3万亩、3个1万亩、5个0.5万亩的小黄姜种植基地,这些基地支撑了罗平10万亩小黄姜产业。  相似文献   

15.
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种植水稻的8个市(县、区)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情况的普查结果发现: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同时,就杂草稻的防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城地区常见园林杂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山西省运城市杂草分布的调查,统计分析了运城市杂草种类以及杂草发生时间、发生频率等,研究发现,运城市中常见率较高的园林杂草有92种,涉及31个科,发生危害时间有春季及初夏、夏秋季等时间段,危害和发生频率也各有特点,其中草坪中的优势杂草有抓地龙、大画眉草、莎草。在防治时,结合杂草的危害规律、特点以及危害时间,为本地区园林杂草制定合理而有效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18.
根据淅川县黄姜种植情况,按照黄姜的生产习性和栽培环境,分析了淅川县黄姜各生育期的光、热、水等农业气象条件及影响黄姜产量的常见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对策,为淅川县黄姜稳产、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杂草种类和种群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过3年调查普查,科右前旗现有农田杂草44科87属124种,其中水田杂草30种,旱田杂草94种;主要发生杂草47种,危害严重杂草22种,较严重杂草25种.根据科右前旗农牧林气候区划的分界限,全旗杂草可划分为3个区,即中部及西北部地区、中东部温暖半干旱农业区、东南部温暖半干旱农业区.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近几年我地大力推广种植黄姜,我想种但心里没底,特地写信向贵刊请教几个问题:①黄姜的适应范围;②黄姜的用途及发展前景;③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蔡小金蔡小金读者:黄姜,别名为盾叶薯蓣,又名火藤根,是薯蓣科植物盾叶薯蓣的根茎。黄姜内含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起始原料。黄姜系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我国独有的药用植物。用它能合成生产具有抗炎、镇痛、麻醉、避孕等功能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3大类6级甾体激素类药物60余种,可广泛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