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前言 围产期是指母牛产前15 d和产后15 d(前15 d为围产前期,后15 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饲养管理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围产期胚胎发育迅速、分娩、泌乳等繁殖过程,机体的营养和内分泌机能的变化和调节十分剧烈,是母牛营养代谢疾病和母牛繁殖疾病的高发期,常常影响奶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和健康状况.因此,强化围产期饲养管理,对于保证母牛和犊牛健康,防止围产期疾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 奶牛从产犊到泌乳期结束,按着奶牛泌乳规律将奶牛泌乳阶段划分为围产期、泌乳上升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末乳期和干乳期6个阶段。为了调动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按着各阶段的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称围产期,以分娩为界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3.
围产期奶牛是指分娩前后15 d以内的母牛.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这一阶段不仅对增进临产前母牛、胎儿、分娩后母牛以及新生犊牛的健康极为重要,而且对控制奶牛生殖系统的感染以及恢复也极为重要.这一阶段的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奶牛产后发情时间及受胎率.为此科学有效地围产期管理,对提高奶牛繁殖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的15d(围产前期)和分娩后的15d(围产后期)的1个月时间,在围产期母牛从干奶—分娩—泌乳,经历了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所以围产期是奶牛整个产奶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要求有相应的饲养管理与之相适应,否则不仅影响本胎次产奶量而且影响以后的健康和配种繁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十分重要,围产期母牛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本文就奶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与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做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15天内的1个月时间,它包括妊娠期和泌乳初期。这一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包括产前15d和泌乳初期的15d,由于该期间母牛健康和其生产能力的发挥关系很大,所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成年奶牛的死亡有7%~8%发生在这一时期。现介绍北方地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供广大养殖专业户参考:1产前15d母牛饲养1.1增料产前第15d开始加料,所用饲料应同产后使用的饲料相同。一般在此之前的干奶牛,每日喂1~2kg左右精料,此时应该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0.5kg的精料,当精料喂量增至体重的1%~1.5%时停止增加,并保持至止分娩和产后的最初几天。这样做可缓解产后能量不平衡和体重减轻对母牛造成的压力,降低母牛酮体症的发…  相似文献   

9.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以内的1个月,它包含了妊娠末期和泌乳初期,这一期间饲养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日到产后15日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日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日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围产期奶牛是指分娩前后15天内的母牛,也可适当提前或延长至21天。这一阶段对增进临产前母牛、胎犊、分娩后母牛以及新生犊牛的健康极为重要。临产前母牛饲养应采取以优质干草为主逐渐增加精料的方法,精料应占体重1%为限,对体弱临产牛可适当增加豆饼0.5千克,对过肥临产牛可适  相似文献   

12.
《饲料研究》2003,(8):37-37
奶牛围产期指母牛在产前15d和产后15d这一段时间,围产期的饲养对泌乳牛的健康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限量补钙。对分娩前半个月内的奶牛要实  相似文献   

13.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这段时间.分娩前15d称围产前期;分娩后15d称围产后期.乳牛阶段饲养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乳期是成乳牛的一个重点,而围产前期是干乳期的一个重点.有资料表明,成乳牛的死亡有70%~80%发生于围产期,所以围产期饲养管理以保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指的是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是奶牛最容易生病的一个阶段,成年母牛死亡60%~7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高低。因此,抓好该期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1产前母牛饲养管理围产前期15天,要求母牛达到一定膘情但又不要过肥,过肥的母牛难产较多发生,而且产后容易出现代谢病。因此,在此阶段要增加精料,保障胎儿的发育,又可使母牛多贮备一些营养成分,待产后出现营养不平衡,动用出来供产奶,这样可以缓解产后能量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妊娠和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用母牛的饲养管理按其生理状况可分为4个不同阶段:妊娠期,泌乳期,干乳期和围产期。在这几个时期,泌乳母牛的产奶量、体重、犊牛的初生重都与其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是奶牛饲养的关键时期。其中围产期是指母牛产犊前15d和产犊后15d这段时间,即为干奶后期2周和泌乳初期的2周期间。这时的奶牛属高危阶段,如饲养管理不当,牛极易患病,影响产奶量,严重时还会造成患病,甚至死亡。所以,奶牛妊娠和围产期的科学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奶牛在生长发育、妊娠、生产和泌乳等不同生理时期,其营养需求、消化代谢都有所不同。根据奶牛不同生理时期可划分为犊牛、后备牛、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早期、泌乳盛期和泌乳后期等几个阶段。 围产期是指产前21 d到产后15 d。这一时期是根据奶牛阶段饲养理论和实践划分的。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泌乳、繁殖再生产的关键,因为它是奶牛生产和泌乳最重要时期,无论是内分泌,还是营养代谢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由于成年奶牛70%~80%发病及死亡在围产期,因此,围产期又被称为“病理期”。搞好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不但关系奶牛健康和本胎产奶量,甚至影响终生繁殖再生产能力,决定着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 1 围产前期饲养技术 围产期子宫内容物(胎儿、胎衣、胎水)重量猛增,母牛的代谢强度增加,同时母牛因分娩临近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还为泌乳做准备。营养物质要求浓度加大。日粮中干物质应为体重的3%,粗蛋白比维持需要量增加30%,Ca含量为80~90g,P含量为35~45g。粗精饲料干物质比应由65∶35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7.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非常重要。现将此时期奶牛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15天至产后15天。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此阶段不仅关系到临产母牛、产后母牛和犊牛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今后奶牛生产能力的发挥。因此,合理有效的抓好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对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临产前母牛(产前天)  相似文献   

19.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这段时间。分娩前15d称围产前期;分娩后15d称围产后期。乳牛阶段饲养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乳期是成乳牛的一个重点,而围产前期是干乳期的一个重点。有资料表明,成乳牛的死亡有70%~80%发生于围产期,所以围产期饲养管理以保健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江西饲料》2014,(4):39-41
正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d到产后15d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d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