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果。该防控技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原则,根据枸杞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枸杞生长特性,将枸杞整个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分为5个阶段,集监测预报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农业防治技术、农药高效减量技术、化学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等为一体,有效提高了枸杞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了枸杞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绿色大米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扬中市从注重保护粮食生产安全出发,积极引进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综合技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全面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能力,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伊犁垦区林果业病虫害发生量大、种类繁多等特点,总结并推广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配合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为有效控制当地林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降低当地果品的农药残留、提升果品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下害虫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隐蔽性强,不容易引起农牧民的重视。化学药剂防治仍是目前地下害虫防治公认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地下害虫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这4各方面就地下害虫的绿色防控进行了综述。对地下害虫而言,绿色防控技术的宗旨是以农业防治技术为根本,在此基础上优先利用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有效途径。绿色防控的内涵是按照“绿色植保”的理念,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手段,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6.
广东汕头地区常年种植两季水稻,水稻病虫害较多,传统水稻生产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存在稻谷农药残留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减肥减药倡议,提升农产品品质,需要大力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笔者介绍了适宜广东潮汕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7.
绿色防控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方式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有效措施,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结合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我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业农村部也提出了“一减二控三基本”的目标。随着“农药零增长”到“农药负增长”行动的持续深入实施,农业生产正朝着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等方向推进。绿色防控,也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病虫害防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息县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气候带,由于特有的气候,息县成为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过渡地带,造成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各种病虫害发生严重,成灾率高,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笔者结合豫南稻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河南省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了多项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初步集成了一套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理化诱控、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农药等措施为主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十字花科蔬菜安全品质,避免农药残留污染,保证食用安全,针对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现状与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外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开展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形成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关键技术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陕西省城固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提出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控策略及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免疫诱抗、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和鱼类安全,达到水稻、鱼类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2.
在大豆绿色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科学利用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能有效保护田间有益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毒性大、残留期长的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用量,并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生产效益、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本文介绍了大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中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控、种衣剂包衣处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大豆生产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江堰市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以确保猕猴桃果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在猕猴桃病虫害防治上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逐步建立起了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控制了猕猴桃病虫害,确保了猕猴桃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提升了都江堰猕猴桃品牌形象,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岱山县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程,即在蔬菜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农业、生物、生态、物理等防控技术,并合理选用生物源农药,限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达标防治,安全控制有害生物,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此规程改变了岱山县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单一传统模式,在海岛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上是一种提升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绿色防控的策略与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年来,大理市植保植检站紧紧围绕植保工作理念,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水稻上的示范。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昭通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通过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必要时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它是通过推广持续控制农作物病虫灾害,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冀北坝上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性诱剂诱杀及化学农药防治等,以期为使农药残留不超标、病虫害能得到可持续的控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确保产品的优质与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无公害防治的角度出发,改变过去大葱虫害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传统做法,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为主,以低毒高效农药为辅的绿色防控思路,按照虫情发生世代,科学防治、生态防治,区域内无缝防治,探索出一条大葱虫害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的绿色防控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等德化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加以集成,并开展示范,实现了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和提升德化梨产量及品质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诸多因子中,农药残留是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核心环节。为确保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必须认真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新理念,坚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策略,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