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俊  唐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12-2814
在广泛查阅城市河道修复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技术3种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结合苏州阳澄湖支流北河泾的设计及工程实践,全面剖析了景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并希望由此找出适应于城市经济开发中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与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伍亮  成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90-16792,16814
针对传统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河道整治新理念,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及目标、原则。从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方面,介绍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单项技术,如集中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河堤修复、生态护坡、河道曝气、生态疏浚、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修复、生物膜技术等,并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提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举措,并通过重设河道斜堤来打好河流生态系统基础,通过治理后来实现河道修复,确保河流生态系统拥有良好环境,并通过水生植物吸附剂生态群落净化作用来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河流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修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当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将水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当中也是当前改善水质及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作用机理着手,分析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与固定化藻类在生态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水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大型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大型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修复的机制,综述了研究应用的进展与现状;提出了目前大型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应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及应用边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河湖水体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修复河湖水体,使其恢复自然状态至关重要.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通过吸收富集、根系微生物作用以及化感作用等吸收、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沉水植物作为水生植物的一种,在水体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系统梳理沉水植物对N、P常规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国内外应用情况以及沉水植物应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边界条件,为水体生态修复中沉水植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污染物巨量排放,导致了溧水县天生桥河道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水生植物严重缺失、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等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天生桥河道环境和水质变迁,从生态护岸的构建和水生植物生态恢复等角度出发,论述天生桥河道生态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之下,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功能的修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研究。种种实践显示,水生植物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净化空气有着良好的效果。水生植物根系发达,尤其适宜应用在水土污染的修复中,本文主要针对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植物对河道水流和泥沙运动有重要影响并对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详细回顾了国内外有植被河道对水流阻力、结构及泥沙运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利用植物在河流治理领域的生态护岸应用进展,并探讨利用植物对娄底河流进行生态治理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0.
水生植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峰  王良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34-2236
水生植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监测和生态修复功能。苔藓植物是重金属污染良好的生物监测器,可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同时,4种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挺水、浮叶、漂浮和沉水植物)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对重金属污染水体有生态修复作用。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具有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的优势,在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并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简要分析了我国河道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阐述了传统河道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证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河道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先期处理技术、河道形态修复技术、生态河堤修复技术、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和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环境成为研究的热点.在阐述生态修复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多方面作用机理及其效果,探讨了大型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可为大型水生植物修复受损水环境的相关研究和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安增强  刘静霞  吴怀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20-10522
探讨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与研究现状,分析了植物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关系。以郑州市城区的骨干河道贾鲁河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场地现状、河流水质及土壤调查检测情况。通过梳理贾鲁河治理段及河滩区域的水系,指出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最终形成"一廊、一核、五区"的生态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滨水区的植物配置方式,强调将水生植物与城市滨水区相结合,建设自然生态型河道,将成为现代城市滨水区生态改造的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河道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植物措施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浙江省平原、山区、半山区、海岛等4种类型的河道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有河道维管束植物1 033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隶属138科.其中蕨类植物18科37种,裸子植物2科7种,被子植物118科989种.按植物生态学特性分类,中生植物693种,湿生植物210种,水生植物130种.在水生植物中,挺水植物75种,沉水植物25种,浮叶根生植物19种,漂浮植物11种.根据河道植物的适应性、群落亲和度、功能性和景观性原则,筛选出95种作为浙江省河道生态整治的推荐植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首先提出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含义,进而探讨了该项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郑莺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2):104-106
介绍了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等水生植物种类,综述了其在水体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及高等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未来高等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新优水生花卉的特性与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各地城乡绿化、水景开发、生态治理等对水生植物应用的增多,水生植物已成为苗木产业中一个热门行业,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水生植物在公园景观、小区绿化、污水处理、湿地保护、河道美化、盆栽观赏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风姿。在园林绿化中,适合于水中生长,也能在湿地和一般绿地生长的特色水生植物的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8.
在水生态系统中,水流是决定水生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流对水生植物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水的流动产生机械应力会对植物产生拉伸、搅动、应力破坏以及氧化胁迫作用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适度的水流运动可以增加边界层化学物质无机碳、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和交换,有利于光合作用等代谢过程,对水生植物生长有间接的正面影响。在综述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水流对水生植物的生物力学、生长和氧化胁迫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水流特性与营养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水生植物影响与规律,为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沉水植被的生态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化感控藻是浅水湖泊保持清洁状态的机制之一。介绍了淡水高等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化感物质及其特性;对化感作用的抑藻机理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并且展望了化感作用在修复水生生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普遍污染严重,作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适合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并分别按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其中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采用水稻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作为浮床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其收益也能补偿部分投资成本;水生植物恢复技术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必然选择,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以土壤生物工程为主的生态护坡技术适合我国农村河道的边坡修复,河岸植被群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与生态拦截技术和养分利用技术相协调,要以不同功能和目标需求为导向,注重采用组合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以提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