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下的江西古村落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角度,以江西典型古村落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历史性迈进,在古村落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开展旅游则是正视传统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契机,对提高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当、古村落旅游过度开发有可能给古村落历史文脉造成破坏,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将古村落的保护合理地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古村落旅游发展规划中,才能有效地保护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村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大遗址区域有着十分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但一些遗址遗存处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农村腹地,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均有一定的障碍.笔者以陕西淳化汉甘泉宫遗址区为例,对其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现状和景观资源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充分利用大遗址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才能较好地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浮梁严台古村落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现保存徽式明清建筑70栋,既有民居和祠堂,又有牌坊和油坊,保存现状较好。这些民居均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属徽派砖木结构,不仅具有天井、明堂、八字门、白墙、黛瓦、马头墙等建筑特征,还具有极高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等装饰艺术水平,形成了一道美丽动人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古村落自古以来以茶叶、山林、中草药材和油茶为支柱产业。江氏先人对古村落的选址规划和及氏族世代的繁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村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08年10月,浮梁严台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保护好传统古村落,留住乡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游文亭 《吉林农业》2014,(15):59-60
本文对古村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古村落的保护现状,进而分析出我国现今对古村落保护的法律现状,可知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本文并未从这一方面对此提出具体建议,而是先提出了"病症在哪里"及"如何治病",进而探讨究竟怎样的立法措施才能真正保护的古村落。作者希望能从原真性保护、居民参与、文化认同三个角度立法来提出保护策略,这将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延续传统古村落中历史文化的精髓,协调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包容更为丰富的村落功能,为古村落民居的科学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文化村落(以下简称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活态文化"。浙江省诸暨市为保护利用好当地的古村落,上年底,组队赴松阳、莲都、武夷山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把古村落的"形"留下来、"神"活起来的意见。1.松阳等地的主要做法松阳的古村落"活态保护"做到了"见人见屋见未来";莲都用一条"千年通济堰",串起"千年古樟群、千年古村落、千年庙会、千年古窑址、千年古碑林"等古老而灿烂的处州民俗和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证研究——以徽州古村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叶 《农业考古》2012,(4):245-248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在历史、艺术、美学、建筑、科考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被专家誉为"藏在深闺中的瑰宝",应加以保护性地利用、开发,以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的代表,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研究者。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客流量正在给这些古老的村落构成巨大的压力和威胁。本文以徽州古村落为例,结合其保护与开发现状,探究古村落今后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区古村落东源村历史悠久,约有六百余年。古村落东源文脉兴盛,文人众多,《梅花阁集》是其文化基因的重要见证之一。古村落历史文化遗迹散落于村子四周,老房子"禾谷桶屋"、碾米厂、牌坊等,残垣断壁,多储存于老百姓的集体记忆空间中,民间习俗流转;当前,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不仅是顶层设计,也是民间社会乡土文化兴起的有力回响,而古村落的保护与建设,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思考,就保护与发展而言,抑或能得到更多与更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和其特有的文化资源,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赣县白鹭古村落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水平合理规划、依法落实好相关保护措施、适度开发的建议,为更好地做好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老树、古井、袅袅炊烟在挖掘机声中消失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城镇化大潮中"城进村退"。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及乡村文明的保护。古村落"临危"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伴随热潮涌动的城镇化进程,那些古村落是偏僻的、寂静的,有些甚至渐渐隐去。但根植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古村落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7,(10):44-49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是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油坊村作为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对油坊古村进行实证调查,详细分析了其文化资源及现状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油坊古村的文化保护策略,可为我国当下的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有益于推动我国的古村落文化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傅得芳 《新农村》2015,(1):10-11
<正>金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旅游文化资源,把古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文化特色村,是"深化千万工程,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农办对全区508个村(居)古村落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文化特色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保护抢救古村落人居生存环境,并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通过阐述水莲古村落的现状,分析保护古村落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面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古村落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其能够让我们反应很多的古文化信息,如建筑文化、居住文化以及一些当时社会的风俗。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古村落不断遭受破坏,转而带给我们的是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历史的痕迹正在被我们的经济建设所抹除,这不仅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带来严重的损害,还影响着新时代年轻人们对古老文化的获取和解读。不能让古村落消失是我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文化保护战略方针,重视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建设,加强古村落的保护,落实古村落的保护措施是新时期我们所工作的重要方向。在本文章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通过对目前古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为古村落的保护措施和制度建设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钟舟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32-7234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所展开的文化保护措施,应当成为当前赣南客家古村落保护的首选之策。介绍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当前赣南客家古村落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对赣南客家古村落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遗址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来体现它的文化价值,是展示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年来社会的发展,遗址得到较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蒯聩台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浅谈,望对我国中型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6,(12)
正浙江省三门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青山绿水间散落了大量千姿百态的古村落。近年来,实施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有的乡镇片面理解为拆旧建新,很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村落建筑群及古道,面临着"存之继绝"的危险。现今,三门现存文化村落仅占全县行政村0.3%,可归入古建筑、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文化古村落越来越少,规划保护迫在眉睫。1.主要做法(1)顶层部署,落实责任建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挂帅,相关职能领导协同,部门领导专项负责,对全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既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变得更加迫切。在黄岩,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村落的价值,积极探索推动古村落活态再生的新路子,成效显著。但同时也要看到黄岩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的现状距离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差距还较大。对推动黄岩历史文化村落活态再生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村落保护的实质在于维持古村落文化的原生性与整体性, 保护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徽州古村落为焦点的两对基本矛盾。其保护的基本理念为: 分级保护、科学规划,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保”与“破”有机统一。其保护的重点内容为: 自然生态保护, 建筑遗产保护, 历史文脉保护, 人口与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20,(8)
正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等。2003年6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江山市对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现状和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就如何传承  相似文献   

20.
古村落是一种文化资源,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条件的历史见证,承载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点点滴滴的历史,是历史创造的不可再生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本文以宁化古城为例,针对目前古村落保护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古村落保护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宁化古城提出了一些保护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