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江是养猪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为跟踪检测该县规模猪场的猪病免疫情况,指导规模猪场做好猪瘟的预防免疫工作,笔者采用猪瘟正向间接凝集试验,对来自该县3个规模养猪场采集的360份血样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采集现场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猪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瘟仍是目前造成福建省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单一发生向混合感染趋势发展,猪瘟在有限区域散发性流行,以非典型症状猪瘟为主,部分猪场由于猪免疫抑制病等因素造成种猪场以母猪带毒隐性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多数猪场采用大剂量疫苗注射。福建省在防制猪瘟方面应筛选猪瘟疫苗,制定和推广科学免疫程序;建立全省猪瘟监测网络和报警系统,加强对种猪场、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的免疫、监测,尤其对种猪场开展猪瘟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疫苗毒与野毒抗原的鉴别诊断,坚决淘汰免疫缺陷和野毒感染的种猪,在种猪场推行猪瘟净化技术;加强对生猪市场交易、调运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各种隐性或温和型猪瘟导致规模猪场母猪流产、死胎及仔猪死亡率增加,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失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是各规模猪场温和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流行蔓延的主要因素。完善和强化猪瘟免疫及定期的抗体水平监测是目前各规模猪场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但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呼吸综合征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使猪瘟免疫失败报道较多。通过人工被动免疫给母猪直接注射猪瘟抗体液是繁殖障碍型猪瘟感染较严重猪场防控该病最直接  相似文献   

4.
采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广西5个不同规模猪场种猪血清抗体,评价种猪群猪瘟免疫状况.结果显示,5个猪场种猪猪瘟抗体合格率为83.95%(2 045/2 436),抗体离散度为34.41%.将5个猪场按种猪存栏数进行划分,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小规模猪场(1 20<存栏数<300)猪瘟抗体合格率为81.44%(373/458),抗体离散度为38.28%;大型规模猪场(存栏数>600)抗体合格率为84.53%(1 672/1 978),抗体离散度为33.33%.由此可见,此次调查猪场种猪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理想,群体免疫合格率偏低,抗体离散度偏高,大型规模猪场的情况要稍好于农村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5.
<正>猪瘟免疫程序制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当时所发生猪瘟流行特点,以及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还有另外一些传染性疾病等,所以猪瘟免疫程序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猪场需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基于当前猪瘟发病率和流行特点,结合多个大型猪场疾病控制案例的临床经验,为规模猪场提出以下猪瘟免疫建议。1猪疾病控制的总体目标产前通过采取免疫措施可以实现猪瘟抗体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的流行,这些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兽医行政管理、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方法(IHA)对绿春县9个乡镇、59个自然村、13个规模猪场、195个散养户饲养的1000头猪的血清进行猪瘟脾淋苗免疫抗体监测,同时对免疫各猪群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达82.6%,其中规模猪场免疫合格率达87.74%,散养户免疫合格率达80.29%。免疫后14天免疫抗体滴度为1:32的占63.33%、1:64的为36.67%;免疫28~35天抗体滴度1:64的占14.47%、1:128的占56.22%,1:256的占29.31%。同时对0.6万场(户)免疫注射的2万头猪进行跟踪调查,除有36头出现过敏反应外,其它未出现不良反应和死亡现象。调查结果与血清学监测结果基本相吻合,说明此疫苗对猪体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猪瘟是猪的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养猪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我国是猪瘟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每年因猪瘟死亡的猪约占病死猪的39.65%,经济损失达100亿左右。目前猪瘟仍是危害我县养猪业最主要的一种传染病,猪瘟疫苗免疫在猪瘟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规模化猪场注射猪瘟疫苗后仍有感染猪瘟的情况,以及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和部分规模猪场猪瘟免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仍是目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瘟的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部分猪群时有猪瘟发生,而且多发生于免疫猪群。在发病特点上,自然病例中常见非典型、温和型或亚急性症状,表现为持续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免疫耐受等。这给猪瘟的防控带来了新困难,为掌握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摸清当前玉田县猪瘟流行情况,笔者于2013年6—8月份对全县12个规模猪场进行了猪瘟的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以便进一步作好玉田县猪瘟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至今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手段。针对当前规模猪场猪瘟免疫程序混乱、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等现实问题,笔者通过选定示范场、站,对遵化市规模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原学普查等手段,对猪瘟病毒感染程度及免疫抗体监测,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免疫程序,结合合理饲养管理等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该病,并逐步将其净化,大大提高了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免疫效果评估模型是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实践中总结制定的一种用于动物主要疫病监测、免疫效果评估、免疫程序修订的模式,其主要内容是采用种畜分阶段、仔畜按周龄采集样本,分别进行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感染抗体或病原学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运用Excel或SPSS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绘制抗体消长曲线、感染抗体分布曲线,以此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主要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并对防疫措施、免疫程序进行修订和调整,以达到提高免疫效果,降低疫病发病率的目的.猪瘟是危害规模猪场生产实际的主要疫病之一,虽然多数猪场在猪瘟防控中做了诸如免疫注射、保健等大量工作,但由于病原污染严重、免疫程序混乱、饲养管理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各种猪病的首要位置,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免疫效果评估模型应用到规模猪场的猪瘟防控上,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现以唐山市某猪场猪瘟净化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防控猪瘟的主要手段仍然以100%高密度免疫为主,实践中猪瘟免疫失败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了解猪场猪瘟免疫抗体的现状,对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规模猪场不同日龄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对当前的猪瘟免疫效果进行调查,供各位养殖户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血清由南宁、百色、崇左、桂林4个市的17个猪场提供。其中养殖规模1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山东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及变化趋势,2011—2019年在16个地市717个规模猪场,采集血清样品22 465份,采用猪瘟抗体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并比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场点的免疫水平。结果显示:2011—2019年,全省16个地市种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73.84%,个体合格率为77.54%;商品代猪场的场群免疫合格率为63.96%,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1.79%。从不同年份看,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呈波浪状变化,2011—2012年免疫水平较高,2013—2014年较低,2015—2016年再次升高,2017—2019年免疫水平又出现下降;从不同场点看,无论是个体免疫效果,还是群体免疫效果,种猪场均优于商品代猪场。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猪场的总体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高且不稳定,因而规模猪场应持续加强猪瘟的免疫和监测,尤其是商品代猪群,以降低猪瘟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刘东军 《中国猪业》2009,4(8):11-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大规模流行转变为地区性的散发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变为非典型为主。出现亚临床感染、繁殖障碍型、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感染类型。在超量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猪场有时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猪瘟(CSF)一直是困扰哈尔滨市养猪生产的首要问题,虽然规模化、中小规模猪场对猪瘟的预防接种都极为重视,但免疫失败及隐性感染带毒现象仍十分严重。为了解本地区猪瘟流行病学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于2009年对本地区不同类型的72个商品猪场采取了以猪瘟病毒的检测及免疫抗体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猪瘟(CSF)一直是困扰哈尔滨市养猪生产的首要问题,虽然规模化、中小规模猪场对猪瘟的预防接种都极为重视,但免疫失败及隐性感染带毒现象仍十分严重。为了解本地区猪瘟流行病学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于2009年对本地区不同类型的72个商品猪场采取了以猪瘟病毒的检测及免疫抗体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瘟因其传染性、病死率高而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例如,1996年据湖南省某县畜牧局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县牲猪防疫及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中因猪瘟流行死亡,占死亡总数的52%.可是猪瘟仍是影响我省养猪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传染病.据国内各类畜牧兽医专业杂志的报道,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不但未得到实际控制,其流行病学、病状及病理变化呈发展势头.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除了跟猪场的消毒、隔离措施及牲猪生长适宜环境的控制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猪场制定的猪瘟免疫应能保证猪的一生,包括胚胎期都受到免疫保护,防止免疫…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14年秦皇岛市规模猪场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和疫苗抗体效价水平的分析,了解秦皇岛市主要猪病的免疫情况:口蹄疫抗体效价水平较好,也无临床发病病例;猪瘟免疫情况不理想,总体免疫水平不高;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效价水平存在场间差异,部分猪场已逐步开展净化工作;本文依据数据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猪瘟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湖南省洞口县某规模猪场送检的100份血清进行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场的检测阳性率为77%。据此可对该猪场猪只免疫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为监测湖南省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来自省内140个场户113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gp I抗体和g B抗体检测,结果显示,gp I阳性率为45.5%,场阳性率为66.4%;免疫血清g B抗体阳性率为65.3%,免疫场阳性率63.0%,表明我省猪伪狂犬病感染流行面广范围大,部分免疫猪场存在免疫失败,免疫猪场的感染流行情况好于非免疫猪场。  相似文献   

20.
猪瘟、伪狂犬、蓝耳病是威胁猪场的三种主要疫病,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猪场这三种疫病的免疫效果以及疫病感染情况,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对采集到的我市规模猪场猪只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进行了抗体监测,为以后更加科学制定免疫方案和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