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改造后的苏式仓气密性差,影响现代仓储技术应用的现状,我库在资金不足,不改变仓房构架的基础上,采用双槽管薄膜五面密封技术,增强仓房气密性,以达到富氮低氧储粮技术对气密性的要求,通过制氮设备将粮堆氮气浓度提高至98%以上,并保持53d以上,起到了良好的杀虫和预防害虫的效果,使旧仓房也能实现富氮低氧的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
介绍富氮低氧气囊微正压保持技术杀虫原理和操作要点:氮气气调快速降氧后,通过多次补气,保持粮面富氮低氧的气囊充分鼓起并维持气囊微正压状态,控制氧气浓度在3%以下3~6个月,达到彻底杀灭储粮害虫的目的。此项技术是目前我国桂东南实现高标准"无虫"状态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家先后投资修建了几百亿斤高大平房仓,在设计上比较科学合理,使粮食在储藏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高大平房仓堆高都在6m左右,要使PH3气体渗透全仓上下、机械通风能够降温、熏蒸后负压排毒等都必须借助地上笼。所以安装好地上笼是达到准低温储粮、延缓粮食陈化、熏蒸杀虫彻底、确保储粮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稻谷控温气调杀虫应用试验,密闭气调40 d后达到了预期的杀虫效果,气调后9个月未在仓内检测到害虫.气调吨粮能耗为0.53 kW/t,降低了劳动强度,无毒副作用,性价比优于磷化氢熏蒸.试验表明,气调杀虫成败的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合理的充氮工艺及目标浓度密闭时间.同时,控温气调对保持粮食品质、稳定粮情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大平房仓粮面投药的PH3环流熏蒸生产应用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郑州铭功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粮面投药环流熏蒸的应用。结果表明:环流19小时左右粮食堆内PH3浓度趋于均匀,且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比值为0.59,以后浓度比值均大于0.59,均远高于国外资料推荐的浓度均匀性标准,即大于0.25。可见PH3环流熏蒸系统促进PH3气体在粮堆内均匀分布,并且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2个富氮低氧廒间和60个非充氮廒间的库存粮食在一个轮换周期内的储存品质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富氮低氧条件对粮食储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氮低氧条件下储存的稻谷和玉米,其脂肪酸值年平均上升数均低于常规储存的稻谷和玉米。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是粮食、害虫、微生物呼吸代谢的产物.它的积聚或人工向密闭粮堆充入二氧化碳,就能起到杀虫、抑霉和延缓粮食生理代谢,保持大米品质的作用.二氧化碳贮藏,一九六五年上海市开始试验研究,发现采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为密闭材料,二氧化碳容易渗漏,浓度不  相似文献   

8.
高大平房仓综合技术密封与环流熏蒸效果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甲戌  张慧民  齐俊甫 《粮食储藏》2004,33(4):36-38,48
采用多种技术密封仓房,施用1.5g/m^3磷化铝,在高大平房仓进行粮面施药自然潮解磷化氢环流熏蒸,保持仓内磷化氢气体浓度在100mW以上47天,投药72小时,气体分布均匀。完全杀死害虫各虫态后,积极采取科学防护措施,可实现仓库连续两年以上不再熏蒸杀虫。  相似文献   

9.
十年来,我县在应用“两低”睹粮技术上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投药采用“埋雷”技术后,一次杀虫彻底,减少了重复熏蒸,节药了费用开支,防止了粮食污染。所谓“埋雷”投药,就是将磷化铝片密封在玻璃瓶内,预埋于粮堆,外留一根绳牵至塑料薄膜外,待粮堆内的气体成份稳定后拉掉封口,使药剂自然分解于粮堆内,利用富碳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熏杀虫害。一、问题的提出过去,我们在应用“两低”储粮技术中,采用施药密闭同时进行,这种作法只有三分之一的仓一次施药可保持一年不生虫,另外  相似文献   

10.
一种在减压下研究气体可燃性的试验方法已有了发展,并已用于测定磷化氢在各种氧气浓度和各种低压[直到2×10~4帕(150mmHg)]下的燃烧爆炸最低浓度。在25℃,5%的氧气,2×10~4帕的条件下,磷化氢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是1.67%。在氧气为20.99%的大气里,磷化氢爆炸的最低浓度是1.85%,在99.99%的氧气里最低浓度是2.18%。试验结果说明磷化氢用于粮食熏蒸时,可以用排风扇将其气体分散于粮食里,以增加杀虫效果。不会因此降低空气压力引起燃爆事故。因为磷化氯用于熏蒸,其浓度远远不会达到1.85%。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环流熏蒸技术在老式仓房应用的可行性,解决老式仓房熏蒸气体分布不均等问题,山东威海国家粮食储备库对17号仓等老式仓房进行了改造,配置了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设施。2006年7月26日组织实施了通风口投药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研究,使PH3气体浓度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硫酰氟在粮食熏蒸杀虫中的应用,解决扁谷盗等储粮害虫难以彻底杀死、磷化铝生产受限、残渣处理环保等问题,对平房仓粮食进行硫酰氟熏蒸杀虫试验,适时对粮堆各层硫酰氟浓度进行检测,评价害虫防治效果,探索平房仓硫酰氟浓度渗透衰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陕西咸阳西郊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包装稻谷的磷化氢环流熏蒸试验。结果表明,仓内磷化氢浓度从投完药至熏蒸结束,一直较为均匀,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比小于0.6,说明包装粮磷化氢环流熏蒸气体分布均匀,杀虫效果良好。但对于抗性害虫需增加药量及密闭时间,即增加CT值。  相似文献   

14.
高大平房仓粮面投药的PH_3环流熏蒸生产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郑州铭功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粮面投药环流熏蒸的应用。结果表明 :环流 19小时左右粮堆内PH3 浓度趋于均匀 ,且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比值为0 .59,以后浓度比值均大于 0 .59,均远高于国外资料推荐的浓度均匀性标准 ,即大于 0 .2 5。可见PH3环流熏蒸系统促进PH3气体在粮堆内均匀分布 ,并且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范磊  张兴梅 《粮食储藏》2008,37(3):12-15
在堆高7 m、容量1858万千克的大型储藏小麦的土堤仓内和土堤仓底设置PVC磷化氢环流管道,采用外设环流风机环流促使仓内磷化氢均匀分布,检测浓度分布情况、杀虫效果和粮食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仓内磷化氢浓度最低保持在300 mL/m3以上的时间可达25 d,浓度在250 mL/m3以上的时间迭34 d,粮堆中发生的书虱、锈赤扁谷盗等害虫均被完全杀死,试验的熏蒸工艺对粮食品质及粮堆内温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磷化铝潮解与多级缓释相结合熏蒸防治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化铝潮解与多级缓释相结合熏蒸就是在一次熏蒸作用中,将磷化铝片剂,一部分用小布袋分装直接潮解,另一部分用气密性不同的材料分装,分级控制反应速度,使PH3以不同的速率释放,保持PH3浓度相对稳定,并延长有效杀虫浓度时间的熏蒸方法,其杀虫原理与缓释熏蒸和间歇熏蒸相同,克服了常规熏蒸的高峰值、短时效和间歇熏蒸的多次投药操作等不利彻底杀虫的缺点。此方法既能防治储粮害虫,又能控制虱、螨发生,而且技术要求低、材料易得、操作简便、符合“简便、经济、有效、卫生”的防治原则,特别适应没有环流熏蒸条件、机械熏蒸设备的基层粮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环流熏蒸技术在浅圆仓得到普遍应用。它改变了传统的熏蒸方法,大大提高了熏蒸效果,减小了诱发害虫抗性的机率,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减少了磷化氢对储粮的污染,提高了投药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费用,使仓储管理工作不断向着“三低三高”方向发展。在熏蒸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杀虫浓度是关键,而仓房气密性决定了气体浓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从一九七九年四月开始,到一九八二年十月结束,共进行了性能试验82个班次,作业492个小时。完成生产试验七个批次共980万斤粮食的富氮贮藏。并对虫害防治、贮粮品质、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5A分子筛富氮机装置及工艺流程Ⅰ、富氮机装置根据研究课题设计的要求,制氮机全部设备将安装在一辆长4.2米,宽2.2米的拖车上,便于流动使用。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原高大平房仓的密闭性能改造,提高仓房气密性,并合理充氮补气,调配浓度,进行稻谷充氮储粮杀虫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粮堆中保持96%~98%的氮气浓度,密闭储藏30d可有效杀死绝大多数储粮害虫,避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风制冷杀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储粮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保鲜技术。机械通风冷冻杀虫技术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通过机械通风降低粮食温度,在做好仓房隔热改造,隔离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保持害虫不适应的低温时间,以达到灭杀储粮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