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礼燔  朱伟 《内陆水产》2006,31(3):42-42
欧鳗体鳃上寄生的拟指环虫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纲、蟹拟指环虫(Psuedodactylogyrus)。其常见的有3种:小拟指环虫(P.microrchis)、短钩拟指环虫(R.him)以及鳗拟指环虫(P.anguillae).其中以短钩指环虫个体最大.体长可达1.63mm.其余2种个体较小:它们对目前东南沿海地区普遍饲养的欧鳗构成严重的威胁.特别以短钩指环虫最为凶狠、顽强。由镜检可见:它常借助扁长体形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鱼血及组织液,导致鳗鳃出血,伤痕累累,呼吸困难,尤其在池水缺氧情况下会使病鳗狂奔乱游,不摄食,造成鳗种大量死亡,严重威胁养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欧鳗拟指环虫病的几种有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 《水利渔业》2003,23(2):62-62
在欧鳗养殖过程中,拟指环虫病是发病率高、危害大的一种常见病,在生产上一般采用0 7g/m3甲苯咪唑杀灭拟指环虫来治疗该病。但由于拟指环虫易产生耐药性,有些养殖场甲苯咪唑用量增加到1 5g/m3,仍无法驱除拟指环虫,使原本有效的药物疗效不佳,超高浓度用药在高温作用下又易对欧鳗产生毒害作用,引发烂鳃和脱粘败血病。为此,福建省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欧鳗拟指环虫病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供欧鳗养殖人员参考。1 病因病原为单殖吸虫,属多钩亚纲指环虫科,由短钩拟指环虫或鳗拟指环虫感染引起,虫体…  相似文献   

3.
9.指环虫病 病原:为指环虫,属于单殖类蠕虫,至今已发现了大约200多种,其中以伪指环虫危害最严重,以吸食鳗鲡鳃组织和血液为生,当伪指环虫在鳃部的寄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鳗咬食,甚至不摄食,全年均可发生。且虫体多携带病菌和病毒,当虫体寄生较多时,鳗鳃部呈现开放型的伤口,同时病菌侵入,造成烂鳃或败血病等。  相似文献   

4.
拟指环虫病是整个鳗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而又最麻烦的寄生性疾病,拟指环虫隶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亚纲、鳗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据报告,它是已发现寄生在鱼类所有指环虫中最凶狠、顽固的种类。由镜检可见,其头前端有四叶,头背侧有黑色眼点,体呈浅灰色,体长达1.5毫米以上。其后端有七对小钩和一个大锚吸盘,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鳗鱼的血及组织液。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vistulae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鳗拟指环虫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亚纲,鳗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据报告,它是已发现寄生在鱼类二百余种指环虫中最凶狠、顽强的种类。由镜检可见,其头前端有四叶,头背侧有黑色眼点,体呈浅灰色(鲢、鲩等寄生虫体透明浅白),其形似蚂蝗,较鲢、鲩体上虫体要长2—3倍,达1.5mm以上。常借助体驱伸长及其后端七对小钩和一个大错吸盘,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鱼血及组织液,导致鳗鳃出血,伤痕斑斑,呼吸异常困难,尤其在池水缺氧情况下会使病鳗狂奔乱游,不摄食,往往造成鳗种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7.
十、指环虫病 (一)病状:初期病状不明显,后期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翻鳃金鱼可看见鳃上有乳白色虫体,鳃丝通常不鲜艳。有时病鱼急剧侧游,在水草丛中或缸边撞擦,企图摆脱指环虫的侵扰,最后游动缓慢,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多种指环虫,金鱼鳃上有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和弧形指环虫(D.arcuratus)。锦鲤鳃上有坏鳃指环虫、伸展指虫(D.extensus)。热带鱼鳃上有坏鳃指环虫、大钩指环虫(D.magnihamatus)等。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 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vistulae 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寄生于乌原鲤鳃上的指环虫两新种。作者分别定名为:囊阴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cystovagina sp.nov.,和剥隘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boa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
拟指环虫病是欧洲鳗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寄生虫性疾病,它主要寄生在鳗鱼的鳃部,引起鳗鱼鳃部损伤、出血、粘液增多,致使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若治疗不及时常造成大批死亡。 目前,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对患有拟指环虫的欧鳗,主要延用泼洒甲苯咪唑原粉和复方甲苯咪唑片的方法来驱除拟指环虫,数年前起初运用甲苯咪唑原粉0.6~0.8ppm或复方甲苯咪唑片1.2~1.5ppm的方法来控制拟指环虫病时,发现疗效良好。但近一年来,各主要养鳗地区(如福建三明、沼安、东山、长乐、福清、仙游及广东顺德、江苏如东)普遍反映甲苯…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vistulae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拟指环虫病是欧洲慢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寄生虫性疾病,它主要寄生在鳗鱼的鳃部,引起鳗鱼鳃部损伤、出血、粘液增多致使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若不及时治疗常造成大批死亡。目前,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对患有拟指环虫的欧鳗,主要延用泼洒甲苯味哇原粉和复方甲苯咪哩片的方法来驱除拟指环虫,数年前起初运用甲苯咪哩原粉O6-0.SPpm或复方甲苯咪哩片1.2-15ppm的方法来控制拟指环虫病时,发现疗效良好,但近一年来,各主要养馒地区(如福建三明、活安、东山、长乐、福清、仙游及广东顺德。江苏如东)普遍反映甲苯咪哇类药物的抗药性逐…  相似文献   

13.
欧洲鳗寄生拟指环虫是多年来困扰欧鳗淡水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作者经几年试验和推广,发现和证实了海水可有效抑制该虫的寄生,如广东澄海湾头、福清恒昌养殖场的欧鳗淡水标粗池发生拟指环虫病,用甲苯咪唑久治不愈,后投放海水去网箱暂养并施0.4克/米3甲苯咪唑,一次消灭了拟指环虫。此法可谓经济有效。但多数养鳗场并无海水可引用,因此只限于海滩涂附近的鳗场应用。而无海水可引用的淡水养殖日本鳗、欧洲鳗,一旦感染拟指环虫,只好药物治疗。可是拟指环虫很容易对治疗药物产生抗性,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如甲苯咪唑及其复合制剂的疗…  相似文献   

14.
莫桑比克鳗鲡拟指环虫病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感染拟指环虫病的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进行药浴处理,研究三种常用治疗药物的驱虫效果并观察鳗鲡恢复状况。结果表明,吡喹酮是寄生在莫桑比克鳗鲡的拟指环虫的有效驱虫药物,在3ppm浓度下12小时拟指环虫即被全部杀灭,且药浴后鳗鲡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药物。甲苯咪唑和敌百虫对寄生在莫桑比克鳗鲡鳃上的拟指环虫驱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于2011-2012年期间,对白洋淀水域4种经济鱼类(鲫鱼、草鱼、鲢鱼、鳙鱼)指环虫(Dactylogyrus)的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指环虫的重要分类特征——中央大钩和交接器进行了显微拍照。本次调查共发现指环虫12种(其中2种为未定种),在鲫鱼上发现6种,其中美丽指环虫(D.formosus)和弧形指环虫(D.arcuatus)为优势种。鲢鱼上发现2种,鲢指环虫(D.hypophalmichthys)为优势种。鳙鱼上发现2种,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为优势种。草鱼上发现2种,页形指环虫(D.lamellatus)为优势指环虫。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白洋淀4种经济鱼类指环虫的寄生情况,为白洋淀指环虫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单式指环虫在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鳃部寄生的空间分布特点, 于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6 月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斑重唇鱼进行了 3 次取样调查,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斑重唇鱼鳃部寄生单式指环虫(Dactylogyrus simplex)的感染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检查的 325 尾斑重唇鱼中, 共检出 3994 只单式指环虫, 总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 67.7%和 12.3±1.2; 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 59.4%和 57.2%, 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 在各鳃片中, 鳃Ⅰ(最靠近鳃盖的鳃片)、鳃Ⅱ的平均感染丰度显著高于鳃Ⅳ(P<0.01); 单式指环虫随着宿主的生长, 其感染率、感染丰度和强度先上升, 后下降, 在 13~18 cm 体长组达到最高, 但是各体长组间的感染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 单式指环虫对宿主左右鳃和年龄没有选择偏好性, 但在鳃片分布上更偏好寄生于鳃Ⅰ和鳃Ⅱ, 单式指环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7.
鳗鱼患车轮虫病虽没有患拟指环虫病对鳗鱼影响那么严重,治疗也没那么艰难,但因虫体繁殖力强,易侵及多数鳗鱼并造成伤亡,因而也是威胁鳗鱼养殖的重要外寄生虫。从欧洲鳗、日本鳗到美洲鳗,鳗苗、黑仔、幼鳗到成鳗等各阶段,皆易受到本虫之侵袭而导致较重大的病害。该虫传播速度快,一旦鳗池有本虫侵入,即使开始时仅有数尾发病,也会很快蔓延全池的鳗鱼。因此若不能及早正确诊断本病而施以对策,将会给养鳗场带来较重大的损失。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鳗鱼的鳃、鳍及体表,并不侵入体内。鳗苗及幼鳗多见寄生于体表及鳍,而成鳗多见寄生于鳃部,少量寄生时对…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对大黄鱼养殖造成的危害极大,因其种类繁多、发病不分季节、寄生鱼体的部位又很广泛,而使人们防不胜防,以下介绍几种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养殖业者参考与借鉴。一、指环虫病1.病原体:为指环虫。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大黄鱼鱼种和成鱼,四季均可发生,寄生于鱼体的鳃内。3.主要症状: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重度感染时由于指环虫以其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并在鳃上不断蠕动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妨碍鱼体呼吸并产生贫血现象。鲜活病鱼的鳃片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正在伸缩活动的虫体,若一个视野内虫体达…  相似文献   

19.
鱼类寄生指环虫病的药物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环虫主要寄生于鱼类,少数寄生在甲壳类、头足纲、两栖类及爬行类。常见的有小鞘指环虫、页形指环虫、鳙指环虫、坏鳃指环虫、拟指环虫等。近年来,发现不仅在小水体,有些种类可在大水面对成鱼造成危害。本文对指环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新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三代虫、拟指环虫病是整个鳗鲡养殖过程中最常见而又最麻烦的寄生虫性疾病,它主要寄生在鳗鱼的鳃部,引起鳗鱼鳃部损伤、出血、粘液分泌增多,导致鳗鲡呼吸困难,离群独游,挂台无活力,食欲不 振,烂鳃,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大批量死亡。 在目前整个的鳗鲡养殖过程中,患三代史、拟指 环虫的日本鳗鲡主要外用有机磷杀虫药,如敌百虫、 美舒添等以及一些针对性的杀虫药(灭虫清2号、杀 虫灵、鳗虫清等);患三代虫、拟指环虫病的欧洲鳗主 要外用甲苯咪唑原粉、复方甲苯咪唑颗粒剂及片剂 等,刚开始几年用甲苯咪唑原粉0.8ppm或复方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