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用鸡在育成期间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育成。都将决定其后的产蛋成绩。获得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实现青年母鸡高产的第一步。为此,笔者结合养鸡生产实践,现就蛋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提供如下参考。  相似文献   

2.
要培育良好的种母鸡,在育成阶段,必须进行限制饲养。因为鸡的消化机能旺盛,吃的多,消化吸收快,不进行限制饲养,很容易肥胖和过早地发育成熟,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但在后备种母鸡的限制饲养的过程中,有的养鸡户还存在着模糊不清的问题。现简单地谈谈后备种母鸡的限制饲养。1进入后备种母鸡阶段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从第6周龄至第20周龄为后备种母鸡的阶段。限制饲养一般在这期间进行。在此阶段要注意鸡的生长速度及体重变化。最好把其标准体重有计划地分配到每周甚至每天,每周每天按所分配的体重来确定喂料的多少。2限制喂料不是降低饲料的质…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的养鸡同志都喜欢养母鸡,好生产鸡蛋,但是在买鸡雏时很少买到一色是母鸡的雏,而感到麻烦,将来还得淘汰公鸡很不方便。尤其是国营鸡场大批的饲养鸡雏更需要实行,雌雄鉴别,将雄雏淘汰,只留下雌雏饲养,这样,既节省房屋又能节省饲料,将这节省下来的房子和饲  相似文献   

4.
夏季天气炎热,对新开产和经产母鸡如不随机应变饲养管理,很可能导致减产或停产,严重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年饲养5000只蛋鸡的小型养鸡场,鸡群周转不像大中型鸡场每隔一定时间分批均衡周转更新,一般都是年周转一次。即:春季2~5月份购雏鸡,夏末秋初新母鸡上笼,老母鸡下笼淘汰,新母鸡到第二年变成老母鸡于夏末秋初又被小母鸡代替,产蛋期仅10个月左右。这种饲养模式将造成育雏育成鸡舍空闲  相似文献   

6.
年饲养5000只左右的小型蛋鸡场,采取新母鸡上笼,老母鸡不全部淘汰而选择性地转入空闲育成舍,延长产蛋期到新母鸡产蛋高峰时强制换羽,再利用第二个产蛋年到第二年春末雏鸡转育成舍时淘汰;新育成鸡育成上蛋鸡笼后,老母鸡再转入育成舍延长产蛋期和强制换羽,每年周而复始地周转更新。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出现了不少的种鸡场和养鸡专业户。众所周知,养好雏鸡是种鸡成败的关键,要想有理想的产蛋率,就必须在育成阶段使种母鸡体重达标和有良好的均匀度。下面谈谈笔者在种母鸡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供种鸡场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鸡7~18周龄为育成期。该阶段采用限饲控制体重增长,使鸡的骨骼生长达标。通过光照管理,使母鸡适时开产,以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一要选好饲养方式土鸡育成期的主要饲养方式是集约化笼养或放牧散养。笼养不影响土种鸡和土蛋鸡的经济价值,又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9.
刘胜军  杨隽 《中国家禽》2001,23(15):25-26
近几年来我院实习牧场种蛋的人工受精率一直保持在 92%以上,入孵蛋孵化率不低于 82%,总结经验如下: 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决定种蛋受精率的先决条件,而种公鸡饲养条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精液的品质和数量,因此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说健康的雏鸡是养好种鸡的基础的话,则育成期的管理则是保证公鸡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公鸡的管理中运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种公鸡的饲养也是如此,育成时期有条件的鸡场最好不要把公鸡和母鸡一起放在中雏笼中饲养,公鸡的体型较大,生长发育也比母鸡快,中雏笼空间狭小,公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养鸡生产中,种鸡在育成阶段的体重与群体发育的均匀度对后期产蛋的影响,早已被认识。限制饲养既可避免鸡体重过大、过肥、导致性早熟,影响种鸡的繁殖力和生产力,又可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因而,种鸡在育成阶段都是普遍采用限制饲养。目前的限饲一般都是依据所测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根据两者相差的程度确定饲料的供给量或限制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初产母鸡脱肛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对育成鸡不限制饲养、蛋鸡料改得过早或随意增加饲料中的蛋白含量。2.母鸡产蛋过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延迟性成熟的鸡群或个别母鸡不能连续产蛋,造成产蛋困难引起脱肛。  相似文献   

12.
将3150只矮小型肉用种母鸡和630只公鸡随机分为7个组,20周以后,从各组挑出192只母鸡和16只公鸡放入笼养,挑出180只母鸡和16只公鸡放在地面平养。在地面平养组,使用不同高度的饲糟,以便公、母鸡能分别采食。对笼养组每周进行输精。饲养效果:笼养母鸡平均产157枚蛋,平养母鸡产153枚蛋;笼养鸡蛋重为62.8克,平养鸡为61.8克,笼养鸡死亡率6.8%,平养鸡为4.2%;笼养鸡种蛋受精率86%,平养鸡为93.3%;64周龄之后笼养母鸡体重比地面乎养鸡重2.9%,而二种不同饲养方式的公鸡体重相同;地面平养的公鸡由于活动量较大因而能暈消耗较笼养公鸡高。  相似文献   

13.
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千家万户自繁自养的分散养鸡,仍将是农村养鸡的主要方式。从1990年,我们开始对农村传统的母鸡带仔土法,加以改善,到1991年12月,我区16个乡镇3 763户养鸡户接受改良办法,育雏309 141羽,五周育成278 764羽。育成率比对照习惯土法母鸡带仔的38%提高到90.16%。约等于每户多育成8只雏鸡。  相似文献   

14.
应引起养鸡专业户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富欣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畜牧总站467000邢杰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学校根据笔者最近对市郊养鸡场、户的调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应引起养鸡专业户的注意。一、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是蛋鸡在育成期和产蛋后期常用的一种饲养方法,目的在...  相似文献   

15.
选用1日龄济宁百日鸡(纯种)母鸡800只、公鸡80只,分为地面散养和传统笼养2个试验组,对不同饲养方式下济宁百日鸡生产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济宁百日鸡育雏期(0~6周龄)雏鸡的体重增长迅速,育成期(7~18周龄)笼养公鸡的体重始终高于笼养母鸡体重。在22、32、42、52四个周龄,笼养组母鸡体重均高于散养组母鸡,散养母鸡的产蛋期饲料转化比和每个鸡蛋耗料量高于笼养母鸡。在整个产蛋期,济宁百日鸡笼养组蛋重都高于散养组。综上,笼养鸡具有低耗料及高产蛋性能的特点,但是笼养鸡的死亡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所谓理想的青年母鸡,主要是指青年母鸡在开产时体格发育适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产蛋鸡的育成期必须有一套良好的营养管理方法。虽然,育成期的饲喂方法各养鸡场有所不同,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青年母鸡开产时发育整齐,以利于以后的饲养。 育成期常用的饲喂方法,一般是适度限制粗蛋白质(CP)、能量的摄入量,或改变育成期日粮的CP、能量水平。也有的是这两种方法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尽管选择了蛋鸡的优良品种,又使用了很好的全价饲料,但如果饲养管理措施不当,仍然不能发挥其优秀的产蛋性能,特别是工厂化养鸡,饲养管理的好坏会对鸡的产蛋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光照、温度、限制饲喂,应激管理等方面就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光照管理   光照是影响鸡产蛋性能重要的环境之一。实验证明,育成期的光照宜短不宜长。如果采用长 11~ 12小时的恒定光照或者光照时间趋长,会使母鸡各器官系统在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生殖器官过早地发育,会出现早产早衰的现象,甚至会有部分母鸡产蛋不久就停止…  相似文献   

18.
农业词典     
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是先进和经济的家禽饲养方法,是饲养种鸡和商品蛋鸡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延迟性成熟期,使开产母鸡产蛋整齐,蛋重增加,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提高产蛋量,使产蛋强度下降缓慢,降低产蛋期间死亡率;避免公鸡过肥,可提高繁殖率。有限量、限时和限质3种饲养方法。限时即限制饲喂时间;限量就是限制日粮饲喂量;限质为破坏日粮营养的平衡,不限制喂量,即喂高纤维、低能量或低蛋白、高能量和低赖氨酸饲料。一般肉用育成鸡采用隔日饲喂法;蛋用育成鸡采用逐日限制和每周限喂法。开始限制饲喂的时间,肉用育成鸡多在6周龄之前,蛋用鸡一…  相似文献   

19.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20.
雏鸡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抓好,以利提高雏鸡育成率,为整个鸡群饲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