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选择饲养密度、品种、日龄完全一致的肉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网上平养,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饲养试验中对生产、卫生、环境、经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料肉比、成活率、疫病防控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试验组鸭舍NH3浓度低于对照组,粪便降解充分;试验组垫料由上至下形成温度梯度,试验组鸭背高度、垫料表面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肉鸭多增加经济效益0.75元。说明建立的实验方法可行,为生物环保养殖技术应用于肉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饲养密度、品种一致的荷斯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砖面平养,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饲养试验中对产量、环境卫生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产奶量、料奶比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试验组牛舍NH3浓度低于对照组,粪便降解充分,奶牛均匀躺卧在垫料上。说明建立的试验方法可行,为生物环保养殖技术应用于奶牛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饲养密度、品种、日龄完全一致的肉鸭17786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网上平养,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饲养试验中对成活率、出栏重、料肉比、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药费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料肉比、成活率、平均出栏体重、药费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鸭舍NH3、H2S浓度远远高于试验组2~4倍以上;粪便降解充分,无污染、零排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肉鸭多增加经济效益0.9元。  相似文献   

4.
生物环保养殖本地黑鸡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 000只生产性能正常的本地黑鸡(蛋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产蛋率、蛋料比、蛋的平均重量、蛋的均匀度、疫病防控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试验组鸡舍NH3的浓度低于对照组,粪便降解充分;试验组垫料由上至下形成温度梯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垫料表面温度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平均每天比对照组多增加经济效益22.26元。说明建立的试验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选择1000只生产性能正常的本地黑鸡(蛋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养,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饲养试验中对生产、卫生、环境和经济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产蛋率、蛋料比、蛋的平均重量、蛋的均匀度和疫病防控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试验组鸡舍NH3的浓度低于对照组,粪便降解充分;试验组垫料由上至下形成温度梯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垫料表面温度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平均每天比对照组多增加经济效益22.26元。  相似文献   

6.
研究考察益生菌配合发酵床模式饲养对巴中山地梅花鸡母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600只30日龄巴中山地梅花鸡母鸡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垫料饲养;发酵床组使用发酵床进行饲养;益生菌组使用发酵床同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益生菌,试验为期90 d。在45、90 d统计生长性能,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4只进行屠宰,用于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测定。结果显示:1~45 d时,与对照组比较,益生菌加发酵床组显著提高了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降低了料重比(P0.05);1~90 d时,发酵床组和益生菌加发酵床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与对照组比较,发酵床组和益生菌加发酵床组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显著提高,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免疫器官指数,对照组在90 d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发酵床组和益生菌加发酵床组(P0.05)。法氏囊指数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和益生菌加发酵床饲养模式显著减少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还能显著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加发酵床和发酵床饲养模式对巴中山地梅花鸡的生长性能和部分屠宰性能等都优于普通垫料模式且能实现零排放,可以在优质鸡养殖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废弃物菌糠作为发酵床养猪垫料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生产金针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菌糠为发酵床垫料,探讨此种垫料的发酵效果,以及与水泥地面饲养方式相比较下的发酵床养猪的生产性能差异,旨在探索区域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在发酵床垫料使用的可行性,为降低发酵床垫料使用成本提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接种任何菌剂的条件下,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使用时表现出较高的发酵温度,并且发酵温度持续时间长;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与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比较,发酵床饲养的猪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14.41%、12.59%,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围绕发酵床生猪养殖模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养殖环境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传统水泥地面养殖与发酵床养殖2种模式的对比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相同的饲养日期和饲料条件下,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108 g,平均日增重提高16.1%,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降低18.6%,差异极显著(P〈0.01)。2使用发酵床后,生猪出栏日龄平均提前17 d,可节约一定的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了夏季高温条件下南方地区发酵床与普通薄垫料养殖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舍内环境差异,同时对比了添加不同菌种的发酵床平养肉鸡的效果。试验分3组,分别为添加菌种1、菌种2的发酵床及普通薄垫料组。每组一栏,每栏面积为64.5 m2,每栏矮脚黄公鸡雏680只,试验周期为63 d。结果表明:发酵床因其内在微生物分解鸡粪产热,会增加垫料温度,比普通薄垫料温度高2.23~2.45℃,但该发酵热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夏季南方发酵床平养肉鸡平均体重比普通垫料低50~80 g/只,成活率低4.26%~4.50%,鸡群均匀度低3.94%~7.68%,但发酵床中的芽孢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繁殖,改善鸡群肠道健康,降低料肉比(2%),即夏季南方地区普通薄垫料平养肉鸡效果比发酵床好,但添加不同菌种的发酵床平养肉鸡的生产性能及舍内环境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对发酵床温度、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20头体重8.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50%锯末+50%稻壳;试验组Ⅰ:100%菌糠;试验组Ⅱ:15%锯末+15%稻壳+70%菌糠;试验组Ⅲ:25%锯末+25%稻壳+50%菌糠;试验组Ⅳ:35%锯末+35%稻壳+30%菌糠。结果表明,试验组发酵床表面温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Ⅱ和Ⅲ发酵床下20cm处温度明显升高(P0.05);除试验组Ⅳ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Ⅰ平均日采食量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Ⅱ、Ⅲ和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试验组Ⅳ外,试验组Ⅰ、Ⅱ和Ⅲ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内容物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提示菌糠可作为发酵床垫料,促进仔猪生长,降低养殖成本,试验组Ⅲ是最佳的垫料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