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园艺》2020,(5):3-5
通过对洛川县苹果种植户生产调研,分析了政府模式、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以及科技小院模式4种苹果管理技术推广模式对苹果生产的指导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小院模式的农户技术获取和技术采用情况最好,不同模式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合作社模式的果园产量最稳定,政府模式下的果园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对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当地苹果种植户的技术到位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实施原则,分析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应用优势,论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简要总结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创设的实施要点,旨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控制效果,并将绿色防控模式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黄瓜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研究了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设施黄瓜减药的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2017年春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74%、86.70%;2017年秋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4.18%、85.57%、80.91%,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处理,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5.20%。说明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适合在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和石家庄赵县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经验,制定了基于温度管理的北方日光温室环境管控技术.白天环境管控模式分别为降温控湿模式、控温降湿模式、保温补光模式,夜晚环境管控模式分别为增大昼夜温差模式和减小昼夜温差模式,并简述了特殊天气的环境管控方法,为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产实现智能化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河南省栽培平菇的不同栽培模式及主要的集成技术。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不同的栽培模式、培养料配方及接种技术,秋冬季开放式接种及适宜接种量技术,合理的发菌、出菇管理技术及水槽形节能灭菌灶的应用,"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栽培设施模式的增产、防病虫害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宣仓  张娟  王菁  张以和 《蔬菜》2021,(9):43-46
针对近年来吐鲁番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的问题,同时基于5年来对设施蔬菜化肥减量增效模式的探索,着重从栽培模式、减施技术、农艺措施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设施茄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模式的建立,形成了吐鲁番较为适宜的设施茄子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即春茬茄子—夏季休耕—秋冬茬叶菜种植模式,并对技术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明显提高,每667 m~2年均增收880元,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设施油桃间作草莓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施油桃间作草莓栽培试验,总结了"油桃草莓1-2模式"高效间作模式,集成了油桃与草莓间作的栽种技术、扣棚升温技术、植株管理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花果管理技术、整形修剪技术、控冠促花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果实采收技术,对设施果树间作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设施地块盐碱化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地力水平,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结合当地主推的蔬菜茬口模式,综合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温闷棚技术、有机肥混合微生物菌肥作基肥技术、废弃物沤制有机肥还田技术及增施微生物菌剂技术进行土壤修复改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文介绍了对“小番茄+绿叶菜”周年栽培模式和绿叶菜周年栽培模式地块进行土壤改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西南园艺》2011,(6):83-83
一是推行联结农户模式。以康大聚鑫兔业有限公司为主,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二是推广集成技术模式。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的集成技术模式,推广父母代种兔7万只。三是建立产销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间混套作等一系列种植模式从单一的单作模式中脱颖而出,此类模式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地力,调节作物对光、温、水、肥的需要,而且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与产值。本文在突出油葵制种技术的基础上,就制种油葵与豌豆间作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远安县桑树灵芝立体套种模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远安县桑树灵芝立体套种模式的主要技术、效益,以及发展该模式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棕紫沙泥土上,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模式对辣椒产量、经济效益及病虫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套作花生分带轮作种植模式,是目前四川盆地丘陵地区的以生产干椒为主的最佳套作耕种模式,形成的麦/椒/花或冬菜/椒/花耕作模式及技术作为主推技术向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3.
姜小蕾 《现代园艺》2012,(24):181+183-184
本文以林相改造的理念为指导,以镇江市焦北滩为例,对长江江滩造林模式与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创造出优美的林地植物景观,探索合理的江滩造林模式与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子莲-泥鳅"和"芋-泥鳅"种养结合模式是2012年以来在杭州市余杭区兴起的新型提质增效、立体种养模式。文章对该模式的子莲种植技术、红芽芋种植技术、泥鳅养殖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徐仁超  刘水东 《北方园艺》2017,(14):201-202
覆膜芋艿套种蚕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的一种特色种植模式,该研究详细介绍了此模式下芋艿和蚕豆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摘要:鉴于新疆地区环境条件有利于瓜类作物生长发育,通过对新疆地区哈密瓜复种技术的示范,总结出哈密瓜复种模式,即春提早哈密瓜复种白萝卜连作秋延晚哈密瓜种植模式,通过该模式每667 m2年收入可提高3 200~5 000元。现从复种前期准备、复种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复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阐述哈密瓜复种栽培中关键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梨-旱稻”模式是近几年在浙北山区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文章从品种选择、梨树种植技术、旱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对梨-旱稻间作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如今我国林业生态模式下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3种,而这3种栽培管理技术是根据林业资源所处地域不同、作物生长习惯的不同进行划分的,因此,在实际林业生态模式的栽培中一定要按照栽种林木资源的生活习性,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栽培管理。以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为研究课题,系统地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丘潼开  肖志云  邱流彬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182-182,163
阐述广东省大埔县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及技术推广情况,分析大埔县农业部门主要采用的技术推广模式,包括利用政府主导合力推进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定点供销服务模式,并介绍大埔县主要工作内容及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蒋琳 《现代园艺》2014,(20):51-51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林业从单一的植树造林,逐渐向多元化的生态模式发展,而我国的栽培管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本文简单研究关于在林业生态模式中,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