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等地的苏打盐碱土壤,模拟其盐碱成分,采用盆栽的方法,以2 种耐盐碱性强的砧木和2 种耐盐碱性弱的
砧木的黄瓜嫁接苗为试材,自根苗为对照,用盐浓度为100 mmol·L-1,pH 值 9.0 的盐碱液处理土壤,研究盐碱胁迫对不同耐
盐碱砧木嫁接黄瓜及自根苗生长状况及根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性强的砧木嫁接黄瓜产量、地上
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耐盐碱性弱的砧木嫁接黄瓜和自根苗。盐碱胁迫下定植后30 d,耐盐
碱性强的砧木嫁接黄瓜土壤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高于耐盐碱性弱的砧木嫁接黄瓜及自根苗;定植后40 d,耐盐碱性强的砧木
嫁接黄瓜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高于耐盐碱性弱的砧木嫁接黄瓜及自根苗;定植后50 d,耐盐碱性强的砧木嫁接黄瓜土
壤脲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均高于耐盐碱性弱的砧木嫁接黄瓜及自根苗。耐盐碱性强的砧木嫁接苗生长健
壮,受盐害程度低,说明嫁接能显著提高黄瓜的耐盐碱性;耐盐碱性强的砧木嫁接苗抗性增强与土壤酶活性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番茄双断根嫁接砧木根系再生及嫁接苗生长的硫化氢(H2S)浓度,以金钻为砧木,以粉都金冠王为接穗,研究不同浓度NaHS(0.1、0.2、0.3、0.4、0.5 mmol·L-1,H2S供体)对双断根番茄砧木及嫁接苗生长、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mol·L-1 Na HS处理的断根番茄砧木株高、茎粗、叶面积、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再生根系活力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提高了砧木内源H2S含量及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DCD)活性;亦显著促进了双断根嫁接苗的生长及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3.
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中农203 为试材,研究了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
肥频率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黄瓜幼苗茎粗、全株干质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
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筛选出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至第1 片真叶平展
时12-2-14、20-1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100 mg·kg-1;第1 片真叶平展至第2 片真叶
平展时12-2-14、20-2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200 mg·kg-1 ,两个阶段施肥频率均为1
次肥、2 次水。黄瓜幼苗表现为壮苗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和根系活跃吸收比增强,分别比其他处理
提高了6.13%~15.44%、3.75%~16.41%、5.85%~14.85%。  相似文献   

4.
兰州百合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州百合新鲜鳞片为试材进行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百合中层、内层鳞片比外层鳞片容易再生不定芽,更适于作为外植体。鳞片在MS+0.5 mg·L-1 6-BA+0.5 mg·L-1 NAA 的诱导培养基上再生频率最高,可达90%;不定芽在MS+0.8 mg·L-1 6-BA+0.05 mg·L-1 NAA 的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率最高,平均每芽新增芽4.5 个;不定芽在MS+0.8 mg·L-16-BA+0.05 mg·L-1 NAA+0.5 mg·L-1 AC 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上鳞茎的膨大倍数最高,生根数量较多,小苗长势优,移栽后成活率达98% 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黄瓜双断根嫁接苗合适的贮藏时间,对不同时间贮藏处理后嫁接商品苗成活率、生理和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在20℃黑暗高湿(99%)条件下,对黄瓜双断根嫁接苗进行0(对照)、4、8、12、16、20、24、28、32、36、40、44、48h不同时间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黄瓜断根嫁接苗在贮藏48h后,虽然保持较高的成活率(98.50%),但植株的壮苗指数、植株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真叶可溶性糖含量、根表面积、根长和根体积等指标与贮藏40h的嫁接苗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20℃黑暗高湿环境下,在保证黄瓜双断根嫁接苗成活以及商品苗质量的前提下,贮藏时间应控制在40h以内。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品种"玛利亚"为接穗,南瓜为砧木,通过测定黄瓜成活率及幼苗各形态指标,研究了在黄瓜双断根嫁接中,接穗不同切面长度对黄瓜双断根嫁接苗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接穗切面长度为1.0cm,有利于黄瓜双断根嫁接育苗,适宜在黄瓜双断根嫁接生产中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设置5 个硅水平(0、0.75、1.50、2.25、3.00 mmol·L-1),探讨了硅对水培大蒜根系生长、
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 mmol·L-1 硅浓度范围内,大蒜的根系生长量、植株鲜质量、蒜薹鲜质量、
鳞茎鲜质量及根系活力均随硅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高;同时叶片中色素含量、净
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随着硅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大;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则恰好
相反,硅浓度1.50 mmol·L-1 时最低,比不施硅处理降低了17.78%。  相似文献   

8.
方伟  张青  孙永生 《北方园艺》2016,(16):50-52
以黄籽南瓜"抗寒宝"和黑籽南瓜为砧木,以黄瓜品种"玛利亚"为接穗,采用双断根贴接法,以砧木根后插入基质不同深度1、2、3cm为处理,研究了砧木插入基质深度对黄瓜嫁接苗成活率及幼苗各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断根插入基质2cm,嫁接苗地上部形态指标表现最好,有利于黄瓜嫁接育苗,适宜在黄瓜嫁接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有机氮甘氨酸用量对生姜组培继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以生姜组培苗为
试材,设置5 个不同甘氨酸浓度(1.0、1.5、2.0、2.5、3.0 mg·L-1),研究了生姜组培苗氮代谢相关产物
和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生姜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亦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以38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在黄瓜盛果期进行毒死蜱农
药喷施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对黄瓜果实进行检测,以期对黄瓜主要种质资源毒死蜱的残留性进行评价。结
果表明,不同供试材料果实中的毒死蜱残留量有较大差异,毒死蜱残留量平均值为0.795 mg·kg-1,变幅
为0.072~1.835 mg·kg-1,变异系数为0.549。不同生态类型和来源地的黄瓜种质果实中毒死蜱的残留量
有明显差异。筛选出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0.1 mg·kg -1(GB2763-2005)的有1 份材料。  相似文献   

11.
菜薹茎尖培养中的激素与热激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菜薹茎尖培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BA 0.8 mg·L-1 以上浓度能获得较好的增殖效果,NAA浓度不宜超过0.5 mg·L-1。KT和ZT混用不及单一使用效果好。外植体放置方式会影响茎尖的增殖效率。45 ℃ 2 h以内热激处理可促进菜薹茎尖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威盛1 号是以自交系S0703 为母本,自交系S0704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黄瓜专用砧木一代杂种。该砧木与黄瓜的嫁接亲和性和共生亲和力都很强,嫁接苗成活
率高,高抗黄瓜猝倒病,抗霜霉病和枯萎病。特别是嫁接后可使黄瓜瓜皮表面光亮无蜡粉、瓜条顺直,明
显地提高外观品质;同时瓜条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黄瓜产量比自根苗提高11.49%,比用黑籽南瓜
嫁接提高8.32%。适宜我国北方露地和保护地黄瓜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蔬菜钾肥推荐施肥技术体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南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上进行叶菜类、瓜类、豆类3 类主要蔬菜的钾肥
田间试验,并对138 个试验点的3 类蔬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钾量的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分别建立适用于瓜类、豆类、叶菜类的土壤有效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各
等级土壤的推荐施钾肥指标。结果表明:蔬菜相对产量为< 75%、75%~95%、> 95% 的各肥力等级土
壤有效钾丰缺指标,苦瓜分别为< 50 mg·kg-1、50~240 mg·kg-1、> 240 mg·kg-1;豇豆分别为< 45
mg·kg-1、45~195 mg·kg-1、> 195 mg·kg-1;叶菜分别为< 20 mg·kg-1、20~140 mg·kg-1、> 140
mg·kg-1。各有效钾等级对应的施钾量,苦瓜分别为15.0 kg·(667m2-1、7.5~15.0 kg·(667m2-1、< 7.5
kg·(667m2-1; 豇豆分别为12.5 kg·(667m2-1、7.0~12.5 kg·(667m2-1、< 7.0 kg·(667m2-1;
叶菜分别为9.5 kg·(667m2-1、5.5~9.5 kg·(667m2-1 、< 5.5 kg·(667m2-1 。  相似文献   

14.
以先前克隆到的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 全长的cDNA 为模板,用含有特异性酶切位点
的Yh1、Yh2 为引物,通过PCR 方法将黄瓜脂氧合酶基因CsLOX2 的ORF 区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GEX-4T-1 上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4t-LOX2,将该表达载体p4t-LOX2 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
中,获得相应的重组工程菌。在IPTG 诱导下,通过SDS-PAGE 电泳,得到一条约115 kD 的融合蛋白条带,
除去pGEX-4T-1 自身诱导的约26 kD 大小的GST 标签蛋白后,CsLOX2 编码一个约89 kD 的蛋白。 经过
融合蛋白表达体系的优化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 37℃,0.80 mmol·L-1 IPTG 诱导表达 10.5 h,可获得
融合蛋白的最大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
番茄品种与砧木苗期耐盐性指标评价及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耐盐的番茄品种和砧木品种,确定番茄幼苗的可适应盐浓度、筛选强度和可用于鉴别番茄苗期耐盐性的指标,试验以19 个番茄栽培品种和3 个砧木品种为试材,在苗期浇灌不同盐浓度的营养液,对幼苗生长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佳西娜(产地荷兰,樱桃番茄,红果)和瑰丽绝粉(产地甘肃,大果,粉果)为耐盐的番茄品种,番茄砧木406(产地山东,大果,红果)为耐盐的番茄砧木品种。在每隔2 d 1 次的灌溉强度下,番茄苗期可适应盐浓度为4 g·L-1,筛选强度为8 g·L-1。可以作为鉴别番茄幼苗耐盐性的指标为全株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株高、茎粗、功能叶片数和壮苗指数,而根冠比则不可作为番茄幼苗耐盐性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品种碧秋和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申嗪酵素(10、50、100、125、175 mg·L~(-1))、氨基酸母液(50、333、833、1 250、2 000 mg·L~(-1))及适宜浓度的复混液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氨基酸母液和申嗪酵素能显著提高番茄、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显著促进胚根和下胚轴的生长。番茄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50 mg·L~(-1),申嗪酵素10 mg·L~(-1);黄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番茄和黄瓜种子胚根及下胚轴生长最适浓度均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1),申嗪酵素50 mg·L~(-1)。申嗪酵素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优于氨基酸母液,对黄瓜的促根生长作用亦优于氨基酸母液,而氨基酸母液对番茄的促根生长作用较好。333 mg·L~(-1)氨基酸母液与50 mg·L~(-1)申嗪酵素的复混液(1 V∶1 V)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胚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两种物质单独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种子和幼苗为 试材,研究了栽培1 a、栽培2 a 和栽培3 a 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
的特性和基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 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3 a 较栽培1 a 的基质的 容重、持水
孔隙度、pH 值、EC 值都极显著增大,基质总孔 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都极显著降低;栽培3 a 后的基质浸提
液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主根长、胚
轴长、侧根数、上胚轴粗和下胚轴粗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
极显著降低;幼苗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极
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极显著增大;幼苗根冠比、G 值、叶绿素a 含量、
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 的值较栽培1 a 的基质浸提液处理极显著降低。因此,栽
培3 a 后,基质的特性和内含物不利于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京研迷你5 号为保护地水果黄瓜一代杂种。其母本为从欧洲水果黄瓜品种中经8 代自交选择
获得的高配合力自交系M118。父本为(日本黄瓜自交系J5× 欧洲迷你黄瓜自交系EU11)×EU11 经8 代
自交选择获得的高配合力自交系EUJ4。该品种生长势强,为全雌系。瓜长15~19 cm,单瓜质量90~110 g,
果面光滑,无刺瘤,品质好,产量高。耐低温弱光,耐热。抗霜霉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长季节栽培每
667 m 2 产量可达9 600 kg。适于全国各地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