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番48号是以F19-3-1-1 为母本,以TD-06-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机采加工番茄一代杂种。直播生育期87 d( 天),
株高65 cm,株型开展,叶色深绿,6~7 个分枝,第1 花序节位为第7 节,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2,果色深红,光亮,
无绿果肩,2~3 心室,平均单果质量70~75 g。番茄红素含量123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4%,总酸含量0.38%。
果实耐压,田间耐贮性较好,适合机械化采收或人工一次性采收。平均每667 m2 产量8 000 kg 以上。适合新疆南北疆、甘肃
等地种植,用于生产番茄酱。  相似文献   

2.
豫07-01 是以自交系P70-4 为母本,以P20-8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
纵径15.3 cm,横径3.6 cm,平均单果质量66.6 g,果皮绿色,平均每667m2 产量3 456.51 kg,VC 含量
814.0 mg·kg-1,可溶性糖2.57%。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适宜春露地和保护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3.
唐秋208 是以雌性系C18 为母本,以自交系P107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强雌唐山秋黄瓜一代杂种,20 节内雌
花率为85.17%,商品瓜长14.63 cm,横径3.97 cm,平均单瓜质量147 g,商品瓜绿色,表皮有光泽,刺瘤较大、瘤稀,商
品性状好,VC 含量为87.0 mg·kg-1,产量为5 000 kg·(667 m2-1 左右,适合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适宜在河北、辽宁
和天津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蔬菜钾肥推荐施肥技术体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南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上进行叶菜类、瓜类、豆类3 类主要蔬菜的钾肥
田间试验,并对138 个试验点的3 类蔬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钾量的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分别建立适用于瓜类、豆类、叶菜类的土壤有效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各
等级土壤的推荐施钾肥指标。结果表明:蔬菜相对产量为< 75%、75%~95%、> 95% 的各肥力等级土
壤有效钾丰缺指标,苦瓜分别为< 50 mg·kg-1、50~240 mg·kg-1、> 240 mg·kg-1;豇豆分别为< 45
mg·kg-1、45~195 mg·kg-1、> 195 mg·kg-1;叶菜分别为< 20 mg·kg-1、20~140 mg·kg-1、> 140
mg·kg-1。各有效钾等级对应的施钾量,苦瓜分别为15.0 kg·(667m2-1、7.5~15.0 kg·(667m2-1、< 7.5
kg·(667m2-1; 豇豆分别为12.5 kg·(667m2-1、7.0~12.5 kg·(667m2-1、< 7.0 kg·(667m2-1;
叶菜分别为9.5 kg·(667m2-1、5.5~9.5 kg·(667m2-1 、< 5.5 kg·(667m2-1 。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不同施氮量对西北高原青花菜产量、水分利用效
率和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产量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最高,达2 035
kg·(667 m2-1,较产量最低的低水低氮(W3N3)处理高36.30%;而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显
著提高,低水高氮(W3N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青花菜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水氮施用量的
增加大体呈增加的趋势,但超过一定量后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最高。不同水
氮处理下0~20 cm 土层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磷钾肥的施用量
远大于吸收量,土壤残留较多。综合评价,西北高原青花菜种植以中水高氮(W2N1)处理效果最佳,即
施氮量为27.6 kg·(667 m2-1、灌水量为83.52 m 3·(667 m2-1。  相似文献   

6.
海丰长茄1 号是以双单倍体(DH)株系02-QP-19 为母本,优良自交系A-40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长茄一代杂种。平
均始花节位为第9 节,植株生长势强,叶片绿色,叶脉、叶柄和主茎的颜色为紫色,植株半开张类型。果实平均纵径31.5
cm,横径4.5 cm,果皮紫黑色,有光泽,果实顶部尖,平均单果质量220 g,VC 和VP 的含量分别为23.2 mg·kg-1 和0.035%。
一般每667 m2 产量5 000 kg 左右。适宜北京、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中农203 为试材,研究了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
肥频率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通过测定黄瓜幼苗茎粗、全株干质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
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筛选出黄瓜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至第1 片真叶平展
时12-2-14、20-1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100 mg·kg-1;第1 片真叶平展至第2 片真叶
平展时12-2-14、20-20-20 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施肥浓度为N 200 mg·kg-1 ,两个阶段施肥频率均为1
次肥、2 次水。黄瓜幼苗表现为壮苗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和根系活跃吸收比增强,分别比其他处理
提高了6.13%~15.44%、3.75%~16.41%、5.85%~14.85%。  相似文献   

8.
光强对黑豆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强,研究不同光强对黑豆芽苗菜生
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黑暗培养相比,光强为3、9、15 μmol·m-2·s-1 时黑豆芽苗菜的下胚
轴直径显著增加;光强为3 μmol·m-2·s-1 时黑豆芽苗菜的VC 含量显著增加;光强为9 μmol·m-2·s-1
时黑豆芽苗菜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 并且POD 活性显著提高。在3~15
μmol·m-2·s-1 的光强范围内,黑豆芽苗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 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
高于黑暗培养,并且各色素含量均随着光强的增大而显著增加。总体而言,3~9 μmol·m-2·s-1 的光强
培养有利于黑豆芽苗菜的生长和部分营养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豫美人是以X-01-7-2-2 为母本,X-08-3-4-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
强;第1 花平均着生节位为第10.6 节;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味辣,商品性好;果实线形,纵径22.0 cm,横径1.5
cm,单果质量15~20 g;辣椒素含量53.60 mg·kg-1,VC 含量895 mg·kg-1。对病毒病、疫病的抗性高于对照湘辣4 号,每
667 m2 产量3 000~4 000 kg,适宜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桂椒7 号是以优良自交系Ca1-6-8 为母本,以优良自交系Ca3-1-6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
耐热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线形,商品性好、耐贮运;果长17.8~22.0 cm,横径1.62 ~1.97
cm,肉厚0.21~0.26 cm,单果质量17.5~25.2 g,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以上;辣椒素、VC、蛋白质、
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7.0 mg·kg-1、1 840 mg·kg-1、2.67%、1.92%、15.2%。青熟果深绿色,老
熟果鲜红色,全国各地辣椒生产区域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1.
京脆1 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5132 和05177 配制而成的鲜食水果型萝卜一代杂种。生长期75~80 d(天),叶
片近板叶型,深绿色,半直立株型。肉质根椭圆形,尾根细,茎盘小。根长13 cm,横径12 cm,平均单根质量1.2 kg,每
667 m2 产量5 000~6 000 kg。肉质根3/4 露出地面,出土部分浅绿色,入土部分白色,肉色浅绿,肉质甜脆,VC 含量 380
mg·kg-1(FW),硫苷含量318.8 μmol·kg-1(FW),适合生食。田间对病毒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满堂红。适合北京、
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13.
玉龙椒是以05B11 为母本,以Y80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青熟果黄白色,中辣,商
品性佳,VC 含量81.9 mg·kg-1,果实纵径15~16 cm,最大横径2.2 cm 左右,果肉厚约0.2 cm,单果质量19~20 g。植株连
续坐果性好,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比对照台农黄椒强。老熟果红色。平均667 m2 产量2 600 kg。适宜浙江省喜食白辣椒地
区的大棚早春、秋延后和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白萝卜制干加工型专用品种的生产需求,以引进的韩国春萝卜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转育
获得不育系47A,2010 年与自交系11015 测配,2011 年选育出制干加工专用型白萝卜新品种云萝卜1 号。
肉质根长圆柱形,出土部分青绿色,入土部分白色,入土比例2/3,肉质根长45~50 cm,横径7~9 cm,
单根质量1.5~2.0 kg,干物质含量8.7%,还原糖3.68%,粗纤维0.45%,VC 193 mg·kg-1,具有较好的
商品性和制干加工特性;秋播生长期70~120 d(天),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抗
性强于对照耐病总太,鲜萝卜产量5 000~9 000 kg·(667 m2-1,适宜云南省海拔1 700~2 400 m 及其
他气候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甬甜7 号是以高代自交系YW06-1 为母本,以YW10-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脆肉型厚皮
甜瓜一代杂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约1.8 kg;果皮米白色,布细密网纹;果肉浅橙色,中心折光
糖度一般在15% 以上,口感松脆、细腻;春季果实发育期40 d(天)左右,全生育期100~110 d(天);
夏秋季果实发育期38 d(天)左右,全生育期80 d(天)左右。田间调查表明较抗蔓枯病,一般产量
1 080~2 400 kg ·(667 m 2-1,适宜华东地区春季和秋季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6.
青脆50 是以不育系6A 为母本、以异型保持系DR9321 为第一父本、以自交系W532 为第二
父本配制而成的水果型萝卜三交种。生育期50~55 d(天),植株生长势强,田间未发生病毒病和黑腐病。
肉质根长圆柱形,纵径22.4 cm,横径5.8 cm,单根质量460 g。外皮绿色,光泽度好,商品性优。肉质浅
绿色,脆嫩可口,甜味浓,品质优。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左右,适宜我国各萝卜产区秋露地和秋延后
大棚、温室栽培,现已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累计推广种植750 hm 2。  相似文献   

17.
夏季莴笋需求量大,常供不应求,批
发价3.4~5.0 元·kg-1,零售价高达8~10
元·kg-1,但莴笋夏季栽培常出现育苗出苗率
低甚至不出苗、茎细、易抽薹、空心、病虫害
较多等现象,贵州六盘水利用当地的地理优
势,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生产出无公害优质
夏季莴笋。  相似文献   

18.
春油1 号是由2006-29 和2005-113 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普通白菜(小白菜)一代杂种,
具有晚抽薹、束腰美观、丰产、稳产等特点。春油1 号株型较直立,株高17 cm,开展度25 cm;叶色绿,
叶面平且有光泽,心叶稍皱,叶柄绿且宽厚,叶柄宽度为5.3 cm、厚度为0.9 cm,平均单株质量0.24 kg,
每667 m2 产量2 500 kg 左右。适合冬春栽培;目前已经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等地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约20 000 hm 2。  相似文献   

19.
东农810 是以D0420 为母本,以64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
瓜,第1 雌花节位为第4~5 节,雌花节率73.9%,强雌性。商品瓜为圆筒形,皮色深绿少刺、无光泽、微棱,
瓜长16.0 cm,横径3.15 cm,单瓜质量140 g 左右,瓜肉浅绿色。抗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和霜霉病,中
抗白粉病。平均产量4 600 kg·(667 m 2-1。适合东北、华北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状况,对江苏中南部设施蔬菜产区典型盐渍化土壤的0~40 cm
土层,以10 cm 为单位进行分层取样,并以相邻棚外的露地土壤为对照,测定了土壤EC 值及主要盐分离
子含量在土层间的垂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设施内各土层的EC 值和主要盐分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棚外
对照。阴离子以NO3- 为主,但SO42- 含量也较高,阳离子则以Ca2+ 为主。设施土壤0~10 cm 土层的EC
值和主要盐分离子含量均较高,具有明显的表聚性;部分基地的土壤盐渍化已向深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