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优质番茄品种京采6 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3.8、5.0 株 · m-2)与离子处理(K+、Na+)对基质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构建了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TQI。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的K+ 浓度,能够在不影响产量的同时增加番茄第2 穗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 含量;栽培密度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栽培密度× 离子互作显著影响了第1 穗果实有机酸、亚硝酸盐含量与糖酸比;第2 穗果是生产高品质番茄的关键,其在3.8 株 · m-2与高K+ 营养液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TQI。综合来看,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控制栽培密度为3.8 株 · m-2,同时采用高K+ 营养液灌溉,可在稳产条件下获得高品质番茄。  相似文献   

2.
采用砖块栽培和基质栽培,通过设定不同的砖孔密度(0、6、12 孔和18 孔),研究其对番茄
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8 孔、12 孔、6 孔和无孔砖栽番茄果实产量分别比基质栽培番茄果实产量增加
了27.63%、30.84%、23.38%、24.65%,且生产投入成本小。砖栽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干
质量、茎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果实产量、营养液利用效率相对于基质栽培番茄都有所增加,砖栽应用于
现代化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锯末等农产废弃物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基质进行番茄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植株同化产物积累增加,番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呼吸速率均显著提高。有机基质栽培Fv/Fm、ΦPSⅡ、qP显著升高,P-H++ATPase、P-Ca2+-ATPase、V-H+-ATPase、V-Ca2+-ATPase活性提高。有机基质栽培番茄通过提高根系质膜和液泡膜ATPase活性、增加番茄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提高Fv/Fm、ΦPSⅡ、qP,提高光化学效率,增强营养吸收,从而促进番茄生长和同化物形成。  相似文献   

4.
不同尺寸栽培袋番茄营养基质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纺布为番茄营养基质栽培袋材料,采用威曼83-06 番茄品种,研究了3 种不同尺寸栽培袋32 cm×25 cm(G1)、
55 cm×32 cm(G2)、60 cm×25 cm(G3)对袋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2 cm×25 cm 的无纺布栽培
袋中加5.5 L 的基质适合为期4 个月的秋冬茬番茄袋式栽培,其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以及番茄单株产量、平均单果
质量均高于G2、G3 处理,并且其果实品质优于G2、G3 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6.
丽晶T2 是以PHM12-11 为母本,PDM12-3C2-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圆球形粉果樱桃番茄一
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早熟,高抗番茄花叶病毒(ToMV),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果实硬度中
上,不易裂果,单果质量20 g 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果实粉亮,商品性好。秋冬茬栽培平均每
667 m 2 产量6 800 kg,适合北方地区保护地秋延迟和秋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7.
李辉 《北方园艺》2024,(1):85-92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设施栽培的方法,研究了由于多年连续种植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盐分过高、微生物活性降低等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以期通过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配合施用,找到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方法。结果表明:次生盐渍化土壤同时添加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板结状况,降低土壤容重;降低表层土壤中的水溶性盐离子Ca2+、Na+、K+、HCO-3、Cl-含量;同时,Ca2+和Na+向深层迁移,在20~40 cm的土层出现累积;能改变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增加厚壁菌群、放线菌群等有益微生物的比例,增加土壤环境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8.
以C2和C5不同抗性番茄种质为试材,采用盆栽土培的方式,设置3个不同胁迫程度盐碱土处理,以当地非盐碱胁迫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盐碱胁迫程度对2个番茄品种生长、离子平衡及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的影响差异及其与抗性的关系,以期明确其抗盐碱机制,为进一步全面解析番茄耐盐碱机制和抗盐碱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对番茄表型的生长产生抑制,在生理响应方面,盐碱胁迫破坏了细胞膜完整性,使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番茄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ROS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适应胁迫环境。盐碱胁迫使番茄过量吸收Na+从而抑制了对K+、Ca2+、Mg2+的吸收,降低K+/Na+、Ca2+/Na+、Mg2+/Na+,影响细胞膜完整性和蛋白的合成;盐碱胁迫下,抗性强的C2品种较抗性弱的C5品种具有较强的降低叶片和根系N...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为砧木,以栽培种早熟京茄1 号为接穗,采用不同的海水浓度处理,对
嫁接茄和自根茄的产量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自根茄相比,嫁接茄N、P 含量
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含量随着海水浓度升高有降低的趋势,在海水中仍能维持Ca、Mg 和Cu、
Fe、Zn、Mn 微量元素的均衡吸收,Na+/K+值显著降低;在正常营养液栽培和海水胁迫下,嫁接茄的产量
都显著高于自根茄。说明嫁接茄能够通过对各矿质元素的调节吸收来减轻海水复盐胁迫,从而提高茄子的
产量。  相似文献   

10.
基质栽培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也存在根际盐分积累导致作物生理障碍、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本文从
栽培环境、营养液、养分离子特性及基质种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导致基质栽培根区盐分积累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
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Y LCVD)是目前为害番茄生
产的重要病害,准确检测TYLCV 含量是深入研究该病毒致病机理以及抗病育种的基础。根据TYLCV 的
DNA 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基于SYBR Green I 检测模式,构建了TYLCV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体系,并
且对接种病毒30 d 后的感病番茄植株中的TYLCV 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ng·μL-1 感病番茄总DNA 中
约含有3.47×106 个病毒拷贝。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比普通PCR 法的灵敏度提高100 倍。  相似文献   

12.
稻草复合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番茄品种中杂106 为试验材料,以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作为对照, 研究不同配比的
稻草、稻壳和沙子作为番茄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复合基质符
合育苗基质的要求,且育出的番茄幼苗质量优于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其中T1(100% 稻草)、T2(稻
草∶稻壳=75V∶25V)的复合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最好,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种子和幼苗为 试材,研究了栽培1 a、栽培2 a 和栽培3 a 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
的特性和基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 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3 a 较栽培1 a 的基质的 容重、持水
孔隙度、pH 值、EC 值都极显著增大,基质总孔 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都极显著降低;栽培3 a 后的基质浸提
液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主根长、胚
轴长、侧根数、上胚轴粗和下胚轴粗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
极显著降低;幼苗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极
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极显著增大;幼苗根冠比、G 值、叶绿素a 含量、
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 的值较栽培1 a 的基质浸提液处理极显著降低。因此,栽
培3 a 后,基质的特性和内含物不利于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杨凌番茄生产基地感病(TYLCV 症状)番茄植株为材料,分离得到杨凌番茄黄化曲叶
病毒分离物,命名为TYLCV-Yl(GenBank 序列号:KC293824,未公布);克隆该病毒外壳蛋白全基因序
列CP 及其核心序列tCP;分析核心序列tCP 的特征、 进化特征;运用DNAMAN 多重比较了该病毒外壳蛋
白序列与其他18 个TYLCV-CP 核苷酸序列并且构建了基于CP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结果表明:获
得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Yl)分离物,确定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源;获得TYLCV-Yl CP 全
基因序列核心序列tCP,为基于CP 抗TYLCV 奠定基础;tCP 核心序列非常保守,长度为 419 bp,编码
137 个氨基酸,其中在79~97 个氨基酸之间具有1 个跨膜结构;基于CP 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可将番茄黄
化曲叶病毒分为3 个亚组:TYLCV 亚组Ⅰ,TYLCV 亚组Ⅱ,TYLCV 亚组Ⅲ,其中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V-Yl)属于TYLCV 亚组Ⅰ。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伤流液组分分析和植物营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影响芥蓝生长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全硝态氮营养液对照相比,3 个营养液增铵处理均提高了芥蓝植株的生物量和伤流强度,其中营养液增铵25%(T2)处理的效果最好。T1 处理芥蓝植株伤流液中蛋白态氮和P 的流量与CK 相比显著增加;T2 处理芥蓝植株伤流液中NO3--N、P、K 流量均为最高;T3 处理芥蓝植株伤流液中NH4+-N、氨基酸态氮和蛋
白态氮流量最高,而NO3--N 和K 流量则显著低于CK。T1 处理和T2 处理显著提高了芥蓝植株N、P、K 的含量和积累量;T3 处理亦显著提高了芥蓝植株N、P 的含量和积累量,但显著降低了K 的含量和积累量。综合来看,营养液适量增铵(25%)处理的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芥蓝根系吸收能力,促进氮代谢,增加植株对N、P、K 的吸收和积累,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6.
将生防菌剂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
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
著降低枯萎病的发生,对照CF 的防病效果指定为0 时,BOF1、BOF2、BOF3 处理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
22.21%、38.91% 和44.45%;在有效养分相同的条件下,BOF2 处理的茎粗、叶长、叶宽和植株干质量均
显著高于CF 处理,表现出了显著的促生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和尖
孢镰刀菌数量减少,均与对照CF 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越大,其防病和促生
效果越明显。BOF 处理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CF 处理,并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
加而更明显,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则不明显。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
壤酶活性,改善苦瓜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晋白菜8 号为中晚熟大白菜品种,生育期88 d(天)左右。亲本之一HY219 是来源于河北
唐山地区的农家品种,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另一亲本H226 是来源于天津农家品种天津
核桃纹的自交后代。该品种生长势强,外叶及叶柄浅绿色,叶球为直筒拧心型。株高65 cm,开展度 64
cm,单株质量5 kg 左右。外叶少,净菜率高达80% 以上。田间调查表明对霜霉病和软腐病的抗性高于对
照太原二青。耐贮性强,商品品质好,叶片叶脉少,粗纤维含量少。每667m2 净菜产量8 500 kg 左右,可
在全国适合直筒型大白菜种植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18.
陇薯11 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6 年以品系L9712-2(92-29-81×93-1-
204)为母本,远杂22 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
期124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微网纹,薯形评价较好。薯块含干物质
23.7%,淀粉18.68%,粗蛋白3.16%,VC 144.2 mg·kg-1,还原糖0.162%。较对照陇薯5 号抗晚疫病,
田间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每667 m2 产量1 35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
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蔬菜钾肥推荐施肥技术体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南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上进行叶菜类、瓜类、豆类3 类主要蔬菜的钾肥
田间试验,并对138 个试验点的3 类蔬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钾量的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分别建立适用于瓜类、豆类、叶菜类的土壤有效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各
等级土壤的推荐施钾肥指标。结果表明:蔬菜相对产量为< 75%、75%~95%、> 95% 的各肥力等级土
壤有效钾丰缺指标,苦瓜分别为< 50 mg·kg-1、50~240 mg·kg-1、> 240 mg·kg-1;豇豆分别为< 45
mg·kg-1、45~195 mg·kg-1、> 195 mg·kg-1;叶菜分别为< 20 mg·kg-1、20~140 mg·kg-1、> 140
mg·kg-1。各有效钾等级对应的施钾量,苦瓜分别为15.0 kg·(667m2-1、7.5~15.0 kg·(667m2-1、< 7.5
kg·(667m2-1; 豇豆分别为12.5 kg·(667m2-1、7.0~12.5 kg·(667m2-1、< 7.0 kg·(667m2-1;
叶菜分别为9.5 kg·(667m2-1、5.5~9.5 kg·(667m2-1 、< 5.5 kg·(667m2-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