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草鱼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属于鲤科草食性鱼类,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素有味美,生长快的特点。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等十几种,而草鱼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Re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犤2,15~17〗,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草鱼种形成危害。该病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其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小血管损伤、出血犤12〗。呼肠孤病毒增殖的主要特征是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生物合成及装配等…  相似文献   

2.
李壮 《科学养鱼》2016,(3):22-23
正草鱼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十多种,而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鱼种构成危害。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饵料、渔药乱用、滥用,草鱼养殖水体环境逐渐恶化,养殖病害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也严重制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发病与水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草鱼出血病是危害当年草鱼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几年研究认为病原是病毒(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室病毒组,1978)。有的提出25~30℃是通常发病的水温(水生所第三室病毒组,1978),有的提出30℃以上呈暴发性流行(江西景德镇水产养殖场,1976)。究竟这种病发病、流行情况与水温的关系怎样?为了了解其规律,作者认为有必要将几  相似文献   

4.
草鱼常发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和烂鳃。但近年肝胆综合症、出血病和细菌性混发病成为草鱼新三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最近成功治愈了当地的几起草鱼新三病混合病,现将其中一户发病情况及治疗过程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出血病是草鱼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肝胆综合症近年来发病也逐年上升,二者逐渐成为近几年草鱼养殖的主要杀手,成功进行两种疾病的防治是取得草鱼养殖成功的必需措施。由于二者都有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2000,298(9)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是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疾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各地流行季节为4-9月,其流行季节和程度,随气候变化而有差异,1-2龄的草、青鱼发病的季节是4-9月,当年草、青鱼发病季节是7-9月.草、青鱼最易得此病,鲤、鳙鱼偶尔也发病,尤其是当年草鱼和1龄青鱼最易感染,死亡率平均为50%,严重病池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草鱼细菌洼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鱼病,秋季最易并发流行,严重地影响着草鱼的产量。以前曾使用由敌百虫、乐。果、漂白粉和食盐组成的“四合剂”治疗,效果较好。这里向大家再推荐一种由SM2等药品组成构“SM2四合剂”,同样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肠炎病和烂鳃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疾病。这几种疾病在我国各养殖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每年的4—10月份为流行季节。发病极为迅猛,且蔓延快,可造成池养草鱼大批死亡,尤其对鱼种更为严重。所以,草鱼病的预防是养殖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对于草鱼病的防治,多年来相继研究出了人工注射疫苗和其它一些化学药物的防治方法,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  相似文献   

9.
李正飞 《齐鲁渔业》2002,19(2):20-20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其发病时间长,对草鱼危害极大,尤以2龄草鱼最易发病,而且常以2种或3种病并发。一些养鱼户采用土霉素加维生素C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100%。 用药方法是:在草鱼“三病”始发期,  相似文献   

10.
草鱼“四病”(出血、赤皮、肠炎、烂鳃病)是对草鱼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从鱼种到成鱼都会引起感染,严重影响着鱼种和成鱼的成活率。对草鱼进行免疫是防治“四病”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将草鱼的成活率提高20%-40%,这在实践上也已得到反复的验证,并且可以减少药物残留,是国际、国内正在大面积推广、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草鱼小瓜虫病并发出血病的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引起的并发综合症由于治疗困难、危害严重,对草鱼的危害非常大。笔者就一例草鱼小瓜虫病的现场调查和治疗,讨论了草鱼小瓜虫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为草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半的草鱼种。该病流行广、发病时间长(水温25℃以上的夏、秋季)、死亡率高(90%以上)。常与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很难治愈。从全国来说,由草鱼苗养成商品鱼,一般成活率只有20%左右,因此防治草鱼“四病”,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所在。 一、1979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草鱼养殖成活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年确定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后,该所高汉姣同志,于第二年首先试制了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当年草鱼种或春片,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3.
草鱼出血病,通常水温在25—30℃时发病。0.8寸/尾左右的夏花即可感染发病,8寸左右的鱼种受害尤为严重,每年的4—6月为二令草鱼发病季节,8—9月主要为当年草鱼种发病季节,我省主要养鱼区均有此病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地危害草鱼养殖。  相似文献   

14.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草鱼鱼种最易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对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草鱼出血病流行于水温较高的6—10月,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8月份为高峰期。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将症状区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草鱼出血病     
<正>│病原│草鱼出血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病害,其病原是草鱼呼肠弧病毒,也称草鱼出血病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鱼类病害,对2龄以下草鱼鱼种危害特别严重,2龄以上草鱼少见出血病。│症状│按病鱼的症状,草鱼出血病大致可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三种类型,三种症状可能单一出现,亦可能两种和三种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6.
草鱼常见病一般指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以下简称草鱼“四病”)。这四种疾病为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危害甚大的几种传染性鱼病。据统计:“全国草鱼产量约占我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5…从鱼苗养到成鱼,成活率不到20%”(倪达书1984)。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四病”的严重侵染。这四种鱼病,区域分布广、病原繁殖快,疾病传播迅速,既可造成单纯感染,又可形成并发症。草鱼发病率高,病期长,死亡率高。对于“四病”的研究,省内南城县水科所(1976),江西省水产研究所(1979),张业下(1981),王启赣(1984),叶荫云(1984)等曾有大量报告,这些主要立足于草鱼“四病”的防治,而涉及它们的流行学的内容甚少。为摸清我省草鱼“四病”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作者自1983~1987年,在江西省鱼病病原区系的研究中,对草鱼“四病”流行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鱼作为传统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一直深受北方地区鱼农欢迎,并被广泛推广养殖.其常见病较多,其中肠炎病、赤皮病和烂鳃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疾病,通常称为草鱼"三病".全年均可发病,且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应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8.
草鱼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是我国池塘养殖的当家品种之一,但由于草鱼在饲养过程中易患各种疾病,尤其是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长,流行范围广,每年6—10月当水温26℃—36℃时常发生此病,对当年草鱼种危害极其严重,而且也是来年成鱼养殖继发病或激发细菌  相似文献   

19.
草鱼在我区池塘养殖中历来广为饲养,其放养量占放养总量的40~60%,草鱼产量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草鱼的不足之处是易患病。在我区每年有40%左右的池塘发生草鱼病,其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为了控制草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草鱼出血病冻千疫苗,经过武汉市东西湖水产科学研究所3年多的研制使用,于今年3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养殖场通过技术鉴定。草鱼出血病是我国长江以南車鱼养殖申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死亡率高达50%左右。东西湖水产科学研究所在发展优质鱼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