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高才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高层建筑在结构与使用功能上都趋向于大型化与复杂化,要求进行厚板转换层的设置以使建筑结构的荷载能够利用其进行传递,但由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需保证转换层在结构尺寸上满足承载要求,为具体施工操作带来一定的难题。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以某厚板结构转换层工程为实例应用的厚板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1.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1.1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相似文献   

3.
1.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1.1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相似文献   

4.
对多层框架结构进行加层改造,多采用轻钢结构作为上部结构,这样容易形成"上柔下刚"的竖向不规则结构;且加层后整体结构的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采用Sap2000对某二层钢框架顶部加一层门式钢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加层转换处相对薄弱,抗震设计时需引起重视;阻尼比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分析时合理的选择该类结构的阻尼比。  相似文献   

5.
逆作法施工通常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施工企业必须对逆作法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逆作法施工通常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施工企业必须对逆作法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当前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都是上部住宿、低层商用,为了更好地满足高层建筑的多元化功能需求,高层建筑中多墙多柱的上部住宿小空间结构和低层商用的大空间结构之间,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处理,高层建筑不同建筑结构之间的楼层处理就是转换层。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现行规范刚度比控制措施及转换层高度限值的不足,保障转换层下部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不明显高于上部结构,以实现"框支层不过早失效"的破坏机制,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可继续沿用规范刚度比控制方法,取消控制效果不佳的转换层高度限值,代之以考虑转换层高度影响的刚度比限值。  相似文献   

9.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且各个分项工程专业性较强。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施工基础,是下部结构的封顶。转换层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建筑工程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转换层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1.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1.1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相似文献   

11.
邹守松  李要利 《山东饲料》2013,(23):348+402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功能及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所以,应加大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组织形式及柱网布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主要是将建筑结构的形式及力学的过渡得到实现,工程施工人员过多采用起转换层来进行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转换层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得到相关业界的认可。促使高层建筑上下结构中竖向不连续的现象得到解决。本文从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抗拔桩在倾斜荷载作用下变形复杂的特性,采用非线性接触面单元建立了能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荷载倾角对斜向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探讨了倾斜荷载的传递机理,并研究了荷载倾角对桩体应力及周围土体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向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与荷载的倾角有密切关系,大小随角度变化大致呈抛物线形状;随着荷载倾角的增大,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桩顶竖向位移增大,而水平承载力基本相同;桩体受倾斜荷载作用时,受压侧土体与桩体间的摩擦力增大;桩周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桩上部受压侧和桩受拉弯曲段所接触的受压土体处。  相似文献   

13.
刘星 《山东饲料》2013,(5):231+351
轻钢结构加层是目前逐步被推广的一种房屋加固与改造形式,它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在技术、经济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较混凝土结构具有明显的优点,在国内逐渐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对于这种结构形式的结构计算,目前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和相应的设计标准。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荷载规范通过对上部结构作为附加荷载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整体计算楼层的底部水平地震力和把加层部分作为附加荷载乘以放大系数来计算楼层的底部水平地震力,当两者相等或接近时,即可确定放大系数,从而提出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外脚手架既与脚手装备及摊销费有关,又直接影响主体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习惯作法为落地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随结构施工进度超前一层搭设。受脚手架立柱钢管承载能力的限制,到了约40m高度时,设一道三角形型钢挑梁,将上部脚手架荷载通过钢挑梁传递给主体结构。也有的采用逐层或间隔层拉撑结合的方法,逐渐将脚手架荷载分卸给主体结构。但落地式脚手架钢管和扣件的用量大,占用时间长,对于20层左右的高层,耗用100t左  相似文献   

15.
剪力墙主要承受两类荷载:一类是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在地震区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另一类是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的内力分析包括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片剪力墙所受的内力比较简单,可按照材料力学原理进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都比较复杂,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结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实践,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高,转换层结构施工难度大的问题,系统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以完善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工艺,关键是确定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转换层结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有可能因为混凝土材料温度应力表现出温差裂缝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干燥收缩、化学收缩和碳化收缩而表出现出收缩裂缝,还可能因为缓慢变化而引起高层建筑转换层构件裂缝.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不同结构混凝土裂缝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混凝土裂缝现象改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才丽伟 《山东饲料》2013,(21):179+318
高层建筑具有层数高、形体大、基础埋置深等特点,具有落地面积小,作业场地受限等情况,而且高层建筑结构要抵抗竖向和水平荷载,在地震区还要有抗震作用,因此探讨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普遍使用的主体结构,但是因为转换层结构本身就很复杂,也要根据高层建筑类型来确定其施工技术要点,所以为了保证转换层施工顺利进行,并且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本文主要从该结构的施工难点出发,针对该结构的不同施工环节,探讨了该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房屋的加层设计应与房屋的抗震加固、强度加固相结合.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原结构为砖混结构,上部采用轻钢结构加层时,对原有下部结构的加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