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黑嘴鸥(Lafus Saundersi)属鸥形目,鸥科鸟类,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动物之一,全世界仅存2000余只,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鸥类之一。1984年,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施泽荣同志首次在保护区的沿海滩涂上找到黑嘴鸥的巢。1989年,辽宁鸟类研究中心的同志在盘锦进行湿地鸟类区系调查时,于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2个黑嘴鸥的巢,4枚卵。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黑嘴鸥栖息繁殖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嘴鸥栖息繁殖情况的调查阎理钦(山东省林业厅)吕卷章(东营市林业局)黑嘴鸥Larussaunodersi(Swinhoe)是世界上稀有的鸥类。据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估计,全世界其数量不超过2000只,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和内陆少数几个湖泊,只在中国繁...  相似文献   

3.
1997~1998年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承担国家林业局下达的黑嘴鸥专项调查。北起辽宁省,向南到达海南省,分别调查冬季和夏季的黑嘴鸥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状况。“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1)”主要讨论黑嘴鸥的数量和分布,本文主要讨论黑嘴鸥调查区内其它几种繁殖水鸟的数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已经列入国际性重要湿地和东亚鹤类地点保护网络。保护区范围内不仅有大量黑嘴鸥(Larussaundersi)繁殖,还有普通燕鸥(Sternahirundo)、白额燕鸥(S.albifron…  相似文献   

4.
日前从辽宁盘锦传来的消息,中国已知三大黑嘴鸥繁殖地之一的辽河三角洲湿地1990年发现黑嘴鸥1200只,到去年调查结果显示已达6071只。而新华社去年报道表明,另一黑嘴鸥繁殖地黄河三角洲黑嘴鸥数量由以往的1400只减少到不足200只。两地差异为何如此悬殊?业内人士说辽河三角洲湿地得益于有个民间环保组织———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1990年,濒危、珍稀鸟类黑嘴鸥的繁殖地在辽河口三角洲湿地找到,从此这一生物界的百年未解之谜被揭开。关注生态、采访这次考察活动的盘锦日报记者于当年筹建以保护黑嘴鸥及其繁殖地为宗旨的民间环保组织,并于1991…  相似文献   

5.
鸥形目(Lariformes)鸟类是湿地水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阳市1983年以来,虽曾多次调查发现不少鸥形目鸟类,但该市的鸥形目鸟类资源不清。我们于2013~2016年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开展了德阳市野生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对全市湿地区域内的鸥形目鸟类种类、分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现状。截至2016年底止,德阳市先后发现了的19种鸥形目鸟类,隶属于2科9属,属于海洋性鸟类,多为旅鸟和候鸟,偶见迷鸟,其中95%为德阳新发现的鸥形目鸟类,除海鸥是德阳市1983年前有记载的外,其余18种均是1983年后发现的新纪录。其中:短尾贼鸥还为中国鸥形目鸟类增添了1个新种纪录;短尾贼鸥、黄脚银鸥、灰翅鸥、灰背鸥、细嘴鸥、小鸥、遗鸥、鸥嘴噪鸥刷新了四川鸥形目鸟类新纪录;小鸥、鸥嘴噪鸥为四川鸥形目鸟类增添两个新属纪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银鸥4种,中日保护协定水鸟6种,中澳保护协定水鸟3种;遗鸥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限制贸易。该项研究填补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空白,并就保护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提出了3条相应的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保护鸥形目鸟类及湿地水鸟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闽江河口湿地鸟类监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月—2004年4月,对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的鸟类及生境进行监测,调查共发现鸟类12目26科80种和亚种,其中水禽8目12科54种和亚种。该湿地鸟类主要以越冬和迁徙停歇鸟类为主,越冬水禽约2万只,主要是雁鸭类、鹬类、鹭类和鸥类。最多录得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15只,卷羽鹈鹕(Pelecanusphilippensisccrispus)29只,鸿雁(Ansercygnoides)1000多只。发现福建鸟类新记录白领翡翠(Halcyonchlorisarmstrongi)和黄脚银鸥(Laruscachinnans)。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西南边陲有一片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其中有一个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一片世界上罕见、保存最完好的热带季雨林。雨林里有一种鸟,当地村民把它叫"隐士",见过它,但不认识,也不知道在深山里生活了多久。直到2008年,中国鸟类学家周放及学生蒋爱伍共同撰写的《广西发现鸟类新种》论文在世界最权威的鸟类学术刊物《The Auk》上发表,人们才知道它叫弄岗穗鹛。  相似文献   

8.
文章调查报道岱海的鸟类资源,并对湿地鸟类的保护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共观察记录到68种鸟类,录属于14目27科50属。鸟类组成以鸻鹬类、雁鸭类和鸥类为主体类群。候鸟有56种,占总数的82.4%,其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13种;留鸟12种,占总数的17.6%。55种繁殖鸟类中古北种有38种,占繁殖鸟总数的69.1%,区系上明显以古北界成分为主。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红脚隼、属世界受胁鸟类鸿雁以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未定濒危级别种黑尾滕鹬等7种。  相似文献   

9.
《绿色中国(A版)》2007,(1):43-47
渤海湾的黑嘴鸥 2002年绿色营奔赴渤海湾,主要是调查海岸湿地和鸟类生态,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关于黑嘴鸥栖息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2005—2007年,在福清市江镜华侨农场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4种,隶属于10目29科,该区域鸟类区系呈现东洋种和古北种混杂,但以古北界种类为主;从居留型来看,冬候乌占主体;列入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9种,福建省重点保护16种;种群数量最多的是鹆鹬类、鸥类、雁鸭类和鹭科等鸟类。建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积极引导农场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加强农场鸟类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利河口、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潮河河口是黑嘴鸥三处集中繁殖地。从1998年开始,作者对三处繁殖地进行连续跟踪调查,掌握了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及其繁殖生境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广利河口黑嘴鸥繁殖种群数量锐减,由1998年的460只至2007年已无繁殖种群,其原因是滩涂围垦、养殖池灌水利用,繁殖地已丧失。潮河河口是2002年发现的黑嘴鸥繁殖地,2002~2005年间有繁殖种群300只以上,2006年后数量锐减并在2008年无繁殖种群,繁殖地丧失的原因是滩涂围垦。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1998~2006年间有繁殖种群200~330只,2007年后数量镜增,其主要原因是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工程形成黑嘴鸥新的繁殖地,但新繁殖地水位没有有效控制造成黑嘴鸥繁殖数量波动。对黑嘴鸥繁殖生境研究发现,自然生境由于围垦,黑嘴鸥繁殖地大部分丧失,人工生境虽然被黑嘴鸥繁殖利用但水位控制是影响其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2002~2008年间,黑嘴鸥繁殖种群最高数量为839只,最低数量为413只。在环志跟踪中发现,黄河三角洲繁殖黑嘴鸥在日本九洲越冬。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是国内重要黑嘴鸥繁殖地之一。1992年首次在黄河三角洲发现了黑嘴鸥。通过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开展的一系列科研工作,我们调查了黑嘴鸥的种群数量、分布及繁殖地:近几年,我们开展了黑嘴鸥的环志及DNA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3.
《森林与人类》2020,(2):64-85
中华凤头燕鸥在全球只有大约100只,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甚至被认为已经灭绝。"失踪"63年后,2000年它们在中国马祖被发现有8只。从此,这种海上的"神话之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8月初的浙江省舟山市五峙山列岛,一只中华凤头燕鸥站在海岸边,几只大凤头燕鸥雏鸟聚在一起,等待外出捕鱼的父母归来。 (编译)  相似文献   

14.
绿“美人”     
黄河入海口有个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上的东营市有个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0万亩的保护区里,新奇独特的生态系统,壮阔旖旎的自然景色,神逸盎然的野趣韵味,为黄河入海口平添了几分妩媚和恢宏,也使这里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这里有野生动物152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0多种;有植物39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几十种;有鸟类269种,总数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0%多,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白鹤、丹顶鹤、白头鹤、大天鹅、黑嘴鸥、大鸨等41种。世界上鹤类有15种,中国有9种,而这里就有5种数万只。不同种类、不同颜色…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又名黑嘴端凤头燕鸥,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因1937年之后无发现记录,一度被认为已灭绝,直到2000年在马祖被再次发现,轰动鸟类学界。目前,其全球种群仅有150只左右,栖息于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海岛及周边海域、湿地。2004年,长乐闽江河口湿地记录到2只中华凤头燕鸥,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对福清兴化湾水鸟种类、数量及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6目9科17属29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白琵鹭、白额雁3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鸟类有小鸊、大鷉白鹭、白鹭、苍鹭、普通鸬鹚、银鸥、黑嘴鸥、白腰杓鹬等8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有2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9种。种群组成以鸻鹬类、鹭类和雁鸭类为主,水鸟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有24种;结合地理区系分析,冬候鸟以古北种为主,夏候鸟和留鸟均为东洋种,旅鸟都为古北种。水鸟主要分布于水产养殖场和淤泥质海滩2种生境中。同时,对福清兴化湾湿地受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春暖花开,树杆枝头早已绽满绿色的枝芽……绿城人起得更早了,都说是春天催的,鸟儿叫的。人们常看到成群的鸟儿在树枝间飞舞,悠闲觅食的白鸽在草地上踱来踱去……鸟儿们喜爱这家园。在占全国鸟类总数43.8%的我区鸟类当中,观赏鸟有近200种。其中,留鸟117种,夏候鸟16种,旅鸟13种,冬候鸟50种,在全区都有分布的达121种,是全区鸟类总数的38%。常见的优势种类有鹭类、雁鸦类、猛禽类、杜鹃类、翠鸟类。珍稀种类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雕、黄腹角雉、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4种,二级保护的有鹰、、雉等37种。…  相似文献   

18.
鲜为人知的黑颈鹤地球的历史上,曾经有过32种鹤类,而现在仅存15种了。在这15种鹤类中,最后被人类发现的鹤就是黑颈鹤,它是1876年在我国青海湖被发现的,同时也是我国现存鹤类中,惟一只生活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鹤类。在中国96种特有鸟类中它排列在第二十六位。可以这样说,在15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1981年,全国共有鸟类1183种,包括亚种可达2145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75%。其中不少种是我国特有或主要栖息于我国的,例:世界上有鹤类15种,我国就有9种,占世界鹤类的60%。鸡形目的鸟占世界雉鸡类的五分之一,而其中三分之一是我国的特有种。我区地处北部边疆,地貌复杂,是鸟类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也是候鸟迁徒的主要航线,因此我区的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29日,湖南省浏阳市林业局报告发现一未知鹭类鸟种,经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专家鉴定,为我国珍稀鸟类海南鳽。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属鹳形目,鹭科,为我国特产珍稀濒危鸟类,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处于高度濒危状态,目前仅知在广西南部隆安县、武鸣县及浙江淳安有少量分布。我国最早发现海南鳽的海南省,已有40余年未见其踪迹。海南鳽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并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是世界上最濒危的30种鸟类之一。海南鳽在湖南是首次发现,而且是在深冬季节,与以前在同纬度的浙江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