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牦牛是高原地区特有的畜牧品种,为了适应高寒的气候,牦牛拥有耐寒耐饥的特性。同时牦牛还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青藏高原的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畜种。特别是这几年来,牦牛养殖正在改善着越来越多的牧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走向富裕。牦牛养殖不仅保障了西藏青海地区人民的基本经济来源,也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牛舍饲养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相对于放牧养殖的优势以及对牦牛舍饲养殖具重要影响的生态因子,并探讨了舍饲牦牛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郭庆村牦牛养殖合作社将2岁40头试验组牦牛以半舍饲方式补饲养殖、10头对照组牦牛以传统放牧养殖,进行了为期1年的对照试验。本研究发现补饲可显著提高牦牛越冬时的保膘效果。根据市场规律,按屠宰旺季即当年10月份来讲,补饲牛只相对自由放牧牛只可平均增重15.4kg,带来平均每头616元的额外收入。本研究表明牦牛半舍饲补饲可缓解冷季掉膘,减少牦牛掉膘带来的损失,并增强牦牛越冬能力,从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郭庆村牦牛养殖合作社将40头2岁试验组牦牛以半舍饲方式补饲养殖、10头对照组牦牛以传统放牧养殖,进行了为期1年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补饲可显著提高牦牛越冬时的保膘效果。根据市场规律,屠宰旺季即当年10月,补饲牛相对自由放牧牛仅平均增重15.4 kg,带来平均每头616元的额外收入。本研究表明,牦牛半舍饲补饲可缓解冷季掉膘,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并增强牦牛越冬能力,从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舍饲养羊能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 ,有利于缓解农牧、林牧矛盾 ,便于组织规模化养羊。但舍饲养羊与规模化养猪、养鸡相比 ,目前饲养管理水平还较低 ,在圈舍设计、母羊高效繁殖、全价营养饲料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内乡县伏牛白山羊舍饲养殖实践的总结 ,参考外地经验 ,就农区山羊舍饲圈养有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探讨 ,以促进农区养羊业快速健康发展。1 圈舍设计与养殖规模配套圈舍是山羊舍饲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做到科学选址、合理设计、规范建设 ,搞好设施配套、养殖规模配套 ,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1.1 科学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大农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肉羊规模养殖在农区多了起来。由于农区牧羊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当前探索一条农区养羊的新路子成为当务之急,现就肉羊舍饲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大农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肉羊规模养殖在农区多了起来。由于农区牧羊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当前探索一条农区养羊的新路子成为当务之急,现就肉羊舍饲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国内养殖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养羊业也从原来的牧区养殖方法向农区养殖发展。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方法已经很难获得高效益,舍饲肉羊得到大力推广。但是,肉羊舍饲在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养殖户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引进高效养殖技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新时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大肉羊舍饲的研究力度,大力推广肉羊舍饲,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养殖户发展肉羊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肉羊舍饲的过  相似文献   

8.
以小金县4.5岁的牦牛、犏牛的公牛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和放牧饲喂,屠宰后采集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等部位的肌肉,测定其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内肌纤维含量和肌内结缔组织含量。结果表明,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的肌纤维直径、肌内肌纤维含量在3个肌肉部位间无显著差异;舍饲牦牛臂三头肌的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舍饲犏牛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的肌内结缔组织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舍饲犏牛、放牧牦牛的肌纤维密度和舍饲牦牛、放牧牦牛的肌内结缔组织含量在3个肌肉部位间无显著差异;3个部位肌肉的肌内肌纤维含量和肌内结缔组织含量在舍饲牦牛、舍饲犏牛和放牧牦牛间差异不显著;舍饲牦牛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舍饲犏牛;舍饲牦牛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放牧牦牛,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臂三头肌的肌纤维密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多数舍饲养殖母牛的牧场呈现出利润低或亏损的情况。本文以黑龙江省肇东市某繁殖母牛养殖场2015年实际发生的饲养费用和生产情况数据为例,对饲养成本和盈亏情况进行分析探讨。1目的意义北方农区饲料资源丰富,质量好,适宜养殖母牛和育肥牛,但是,由于草原禁牧,养殖方式多改为舍饲,与放牧饲养相比,目前多数舍饲养殖母牛的牧场呈现出利润低或亏损,饲养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本文以黑龙江省肇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羊肉价格的持续上涨,推高了农区舍饲养羊的热情。为提高养殖场(户)舍饲养羊的管理水平,总结了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育技术,包括养殖场选址与羊舍建设、舍饲羊品种选择、饲料选择与投喂、种羊饲养管理、羔羊培育、日常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制出一种简单实用、工作可靠的料仓自动进料控制装置,可在中小型饲料加工厂应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放牧与舍饲条件下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方法】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健康的舍饲夏洛莱牛(CB组)和放牧夏洛莱牛(CG组)各5头,分别采集CB、CG组每头夏洛莱牛的直肠粪便,提取微生物总DNA,通过Illumina HiSeq 测序技术,分析10个粪便样品的菌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所有样本共检测出1 089个OTUs(CB:1 044、CG:1 087),归属于12门24纲33目57科170属的细菌。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2组中均为优势菌门,其次为疣微菌门、放线菌、广古菌门和变形菌门,在科水平的优势菌依次为瘤胃球菌科、理研菌科、毛螺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拟杆菌科等;其中CB组中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理研菌科、消化链球菌科丰度显著高于CG组(P<0.05),CG组中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的丰度显著高于CB组(P<0.05)。【结论】舍饲夏洛莱牛和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纤维消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舍饲育肥牦牛高效生态生产、减少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采用大型呼吸测热环控舱(Chamber)模拟舍饲状态,对4头生长期育肥牦牛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及有害气体氨气(NH3)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牦牛在采食1.5~3 h后CH4排放量达最大值,维持一段时间后,排放量逐渐下降;CO2排放相对平稳;NH3排放无明显规律.CH4、CO2和NH3日平均排放量分别为22.42 g/头、1 023.10 g/头和5.84 g/头,舍内NH3浓度为157.29 mg/m3,超出牦牛耐受氨气浓度.NH3排放不影响CH4和CO2排放规律,但是影响气体总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烟叶烘烤烤房采用燃煤供热,从而产生大量CO2和其他有害气体的问题,研究引进一套采用纳米陶瓷发热管供热、零污染零排放的电热式密集烤房,与现有推广的两种燃煤供热式密集烤房在升温稳温性能、烘烤综合成本、烟叶外观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电热式密集烤房自动化程度高,升温灵敏,温度均匀,烤后烟叶颜色均匀,油分多,光泽强,烟叶正反色差小,多橘黄烟叶,各项综合成本低,烟农综合效益高于燃煤式烤房。  相似文献   

15.
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普通烤房分别改造成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分析改造后密集烤房烘烤烟叶的成本及烘烤质量。[结果]改造后的密集烤房操作简便,烤烟安全性能较好;炕内上下和前后温差为2℃左右,湿差为0.5℃左右,均低于普通烤房,烘烤时间比普通烤房缩短5 h以上;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且避免了烟叶挂灰、烤黑等现象。与普通烤房相比,改造后密集烤房的装烟竿数增加37.5%,编烟数量增加67%,烤出的28炕烟叶的上等烟提高11.25个百分点,均价提高1.48元/kg,收益增加4 065元/hm2。[结论]改造后的密集烤房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应推广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增设温湿度自控系统和热风循环系统,加大炉灶、增加火管散热面积,将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改为密集烤房,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烤房装烟量平均增加67%,装烟密度增加23.6kg/m3,升温更加灵敏(平均达6.2℃/h),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保温保湿能力更强,实现了温湿度自控,烤房性能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改造后烘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聚氨酯材料烤房的烘烤性能,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方法]将聚氨酯材料烤房与普通密集烤房的控温效果、烘烤效果以及烘烤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2种材料烤房无差异,平面温差均随着温度升高稍有扩大,各层的平面温差均在0.2~0.5℃,烤房分风均匀,但聚氨酯材料烤房的垂直温差略平稳;2种材料烤房烘烤效果均较好且差异较小;聚氨酯材料烤房的经济效益、耗煤量、耗电量、用工优于普通烤房,但聚氨酯材料烤房的建造成本高于普通烤房,然其使用寿命较长.[结论]聚氨酯材料烤房性能较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普通标准化烤房改造为密集式烤房适宜装烟密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将标准化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2.7 m×2.7 m)改造为密集式烤房,按几种不同的编烟方式和竿距组合装烟进行烘烤,并分析烤后烟叶的内外品质,结果表明,普通1.5 m长的烟竿,烟叶每束3片捆绑,每竿50束捆绑,竿距14~16 c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普改密"烤房,进行了其适宜的装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普改密"烤房的装烟密度为每层40竿,即竿距为13.0 cm左右时,有利于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提高上中等烟的比例,降低杂色烟比例,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降低或增大装烟密度,对烟叶烘烤的能耗及烘烤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