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竹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年龄雷竹各器官的N、P、K、Ca、Mg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竹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N、P、Ca、Mg均为叶>枝>秆,K为秆>叶>枝.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叶:N>K>Ca>P>Mg;枝:K>N>P>Ca>Mg;秆:K>N>P>Mg>Ca.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4 654.20kg·hm-2,5种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202.94kg·hm-2.  相似文献   

2.
平衡施肥毛竹林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奉新县平衡施肥毛竹林的叶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集约经营竹林毛竹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与一般竹林基本一致。Ⅰ度竹嫩叶的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度竹;Ca、Mg、S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增大;微量养分元素Mn、Zn含量随竹龄变小而减少。土壤中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质、速效P、活性酸、速效N和全K。土壤中影响竹叶P素含量的因子按其与竹叶中P含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排序为:活性酸〉盐基代换量〉速效K〉全K〉速效Ca〉速效P〉速效N〉pH值。影响竹叶中K含量的因子主要是全N、速效N、速效P、全K及活性酸,它们与竹叶中K含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排序为:速效P〉全K〉速效N〉活性酸〉全N。施肥能快速补充竹叶养分,是竹林持续经营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生物量以及5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为98 672.01 kg/hm2,其竹株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秆78.76%、枝7.37%、叶5.05%、根1.49%、蔸7.33%。其竹株各器官的5种营养元素含量均不相同,以代谢旺盛的竹叶含量最高。5种营养元素总含量在硬头黄竹竹株各器官中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叶42.62g/kg、蔸26.92g/kg、根24.99 g/kg、枝22.75 g/kg、秆21.83 g/kg。该竹林单位面积N、P、K、Ca、Mg 5种营养元素贮存总量为2 323.2 kg/hm2,其中K的贮存量最高为908.0 kg/hm2占39.1%,其次N为864.6 g/hm2占37.2%,Ca、P和Mg的贮存量仅占其总量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用 2a定位观测数据 ,本文对速生阶段的第 2代杉木人工林内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组分养分含量排列顺序为草本层 >灌木层 >树叶 >树枝 >树皮 >树根 >树干。树枝中Ca的含量丰富 ,树皮中K的含量丰富。凋落物层养分元素含量低于树枝和树叶 ,反映了凋落时养分元素向林木体内迁移回收的现象。杉木富集N、P、Ca 3种元素。 5种元素积累总量为 85 4 6 5kg·hm- 2 ,是第 1代的 1 5倍。第 2代杉木生产 1t干物质所需养分量为 11 6 2kg ,高于第 1代 ,第 2代杉木林将消耗更多的林地养分。林冠枝叶与树皮养分积累量占林木总积累量的 75 % ,采伐利用应仅取走树干而在林地中留下其它部分 ,让其分解使养分元素归还给土壤。草本层、灌木层与凋落物层三者的养分积累量为 88 13kg·hm- 2 ,是重要的养分库。第 2代杉木中养分元素的年积累量为 93 13kg·hm- 2 a- 1 ,略高于第 1代杉木林的养分年积累量。总归还量为 89 4 9kg·hm- 2 a- 1 ,其中凋落物归还 17 4 6kg·hm- 2 a- 1 ,略低于第 1代 ,淋溶的养分量 72 0 4kg·hm- 2 a- 1 ,是凋落物的 4倍多。吸收量为 182 6 2kg·hm- 2 a- 1 。与第 1代相比 ,第 2代杉木林中土壤K、P的含量高 ,而N、Ca、Mg 3种养分  相似文献   

5.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Fe、Pb、Zn、Cu、Cd;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K、P、Mg,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e、Pb、Zn、Cu、Mn、Cd。土壤养分含量与油茶各器官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干的养分含量相关性最为紧密;土壤N、Zn、Mn、Pb、K含量与油茶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土壤Mn与油茶各器官Mn元素含量均呈现正相关;土壤N与油茶干中N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土壤Cd元素含量和油茶各器官中Cd元素含量多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黄竹地上部分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ceus地上部分各器官进行研究,为黄竹的林地养分管理和培育提供基础数据。选取不同年龄标准株各1株,分别采集叶、枝、秆,用于分析不同年龄(1~4 a)和不同器官(叶、枝、秆)的植株样品N、K、P、Ca、Mg、Fe、Mn、Zn、Cu等9种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黄竹地上部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表现为:K、P、Mg、Zn元素为叶秆枝,其它5种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枝秆。黄竹地上部分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53.59 kg·hm-2,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秆叶枝,各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大小顺序为NKCaPMgFeMnZnCu。黄竹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总重量为9.91 kg,其中N、K的吸收量明显大于其他三种元素。因此,在黄竹生产过程中应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可以促进黄竹的生长,增加竹秆产量,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相似立地条件下速生阶段(11年生)的秃杉与杉木(第2代)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均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林木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最高,其次是Ca和K,Mg和P最低。秃杉人工林分营养元素贮存量为573.40kg.hm-2,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330.33kg.hm-2),其中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分别为517.97、11.05和47.05kg.hm-2,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89.91%、1.92%和8.17%。5种营养元素贮存量在秃杉与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的分配均为树叶树枝干材干皮或树根。秃杉人工林营养元素平均年净积累量为47.09kg.hm-.2a-1,是杉木人工林(26.55kg.hm-.2a-1)的1.77倍。秃杉的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低于杉木,但明显高于马尾松、刺槐和马占相思。  相似文献   

8.
毛竹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科学合理施肥及集约经营管理毛竹林提供参考,对常宁市平衡施肥毛竹林的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地肥力及产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质、速效P、活性酸、速效N、全K;对叶片中P含量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壤中活性酸含量、速效K含量、盐基代换量、全K含量、速效P含量、速效C a含量、速效N含量、pH值;全N、速效N、速效P、全K、活性酸与竹叶中K元素的含量较密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竹叶N、P、K元素含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模型及竹叶养分含量与竹林产量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9.
闽楠Phoebe bourne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人工林结构调整上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将来应用闽楠进行大规模造林或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湖南永州金洞林场10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积累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Ca除外),树干最低;各元素含量(g·kg-1)在乔木层的均值表现为K(5.85)N(4.78)Ca(1.35)P(0.76)Mg(0.19),在土壤层(0~60 cm)的均值表现为K(3.47)Ca(2.65)N(1.34)Mg(0.40)P(0.20),乔木层和土壤层中养分元素含量均以K最高;闽楠幼林人工林各器官N∶P表现为树皮(8.87)树叶(8.15)树枝(5.08)树根(4.87)树干(4.44),说明10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受到N元素的限制;N、P、K、Ca、Mg元素在植被层的积累量均表现为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土壤的N、P、Mg元素的储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K、Ca元素的储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闽楠幼林生态系统养分总储量为60.549 t·hm-2,各元素储量(t·hm-2)排序为K(26.051)Ca(19.762)N(10.222)Mg(3.012)P(1.502),土壤层元素储量占森林生态系统总储量的97.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阴香群落中幼苗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阴香幼苗营养元素含量幅度分别为:N 15.3-4.1 g/kg;P 0.4-0.2 g/kg;K 4.9-2.3 g/kg;Ca 16.1-1.9 g/kg。阴香幼苗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各器官中以叶的营养元素含量最高。各元素中以Ca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61.12%,K的变异程度最低,变异系数为25.95%。阴香幼苗各元素之间相关性显著,但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主要是由阴香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置Ca、Mg、Cu、Zn和B等中微量元素不同的浓度梯度(缺乏、低量和过量),调查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元素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2)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桉树营养元素总量最低,浇灌营养液各处理比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提高36.03-43.55倍;...  相似文献   

12.
野生金平香菇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标及实验室常用方法对野生金平香菇营养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多糖、纤维、部分雏生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了常见食品(包括蔬菜、肉类及茵藻类)的营养成份对比,尤其是通过国内六个地方(北京、上海等)所生产香菇的营养成份对比,为金平香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金平香菇均衡、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开发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不同林龄(15、30和45 a)云南松为对象,通过1 a的定位观测,对不同林龄云南松的养分回流及利用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深入揭示云南松养分自我保持机制及云南松林地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云南松针叶中养分元素含量夏秋季相对较高,而冬季相对较低,N元素含量随林龄增加而...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period 1983-1987, retranslocation of N, P, K, Ca, Mg, Mn, Zn, Fe, B and Al within the foliage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was studied in sapling, pole-stage and mature stands in eastern Finland. Needle concentrations of the mobile nutrients N, P, and K varied seasonally because of retranslocation. In unfertilized plots, needle contents of N, P and K decreased 62-92% during senescence and needle dry weight decreased 19-51%. In some years, needle contents of Ca, Mn, Zn, Fe, B and Al increased during senescence. Retranslocation was more efficient from needles with greater dry weight. In the fertilized, pole-stage stand, needle dry weight did not decrease at senescence four years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nutrient content decreased less than in the other years. In the mature stand, there were no clear differences in needle dry weight and nutrient changes during senescence between years or between 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plots.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沙培法,研究分析了0、50、100、175mg/kg4种不同氮营养供给水平对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幼苗生长和其体内氮、磷二种养分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0~100mg/kg氮对幼苗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但超过100mg/kg氮时,过量供氮对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氮供给不足时,幼苗表现出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根系,根冠比大;幼苗根和茎叶中的氮浓度随供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供氮为0~50mg/kg时,幼苗根和茎叶中的磷浓度随氮浓度的增加稍有下降,当供氮浓度在50~100mg/kg时,根和茎叶中磷浓度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氮浓度超过100mg/kg时,其根和茎叶中的磷浓度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光慈姑主要成分分析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碘显色法和苯酚-浓硫酸显色法,对光慈姑的秋水仙碱、淀粉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562nm波长下,线性方程为:y=0.00807x+0.00713,r=0.99945(n=10);平均回收率=99.36%,淀粉含量0.2753g/g.在489nm波长下,线性方程为y=0.01048x-0.02186,r=0.99905(n=9),平均回收率为98.67%,多糖含量0.1134g/g.在350nm波长下,线性方程为y=8959.47951x-20001.65556,r=0.99737(n=9),平均回收率为98.12%,秋水仙碱含量0.0754 g/g.采用95%乙醇进行沉淀,多糖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18.
氮添加对兴安落叶松养分分配和再吸收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8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连续5年N添加(NH4NO3,10g·m-2a-1)对落叶松各器官N,P,K,Ca和Mg含量及叶片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对叶片5种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树根、树枝和树干的N和P含量;N添加能显著提高凋落叶片的N含量,降低凋落叶片的C/N比和叶片N再吸收效率。研究结果反映出研究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N并不缺乏。N添加导致兴安落叶松对N和P的奢侈吸收,可提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快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N循环。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4年生的木荚红豆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中N、P、K、Ca、Mg含量差异显著,其月动态也不同.1999年,木荚红豆人工林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N、P、K、Ca、Mg分别为61.568、1.766、23.219、33.929、6.604 kg*hm-2,落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木荚红豆N和K年归还量明显比针叶林的大,这对维持林地的长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凋落物的N、P、K、Ca、Mg总归还量间的月动态相似,均在3月和8月出现高峰,以3月最高,以1月最低;各组分养分归还量的月动态与总归还量略有不同,养分总归还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相似文献   

20.
TllcbiologicalcycIingofnutricntclc-lllcntslntl1cccosystclnisthecyclingbctweentllcplantconununityandsoilwitl1intheccosys-tclll(Ot/ington,l986).ltformsol1ebranchofbiogQochcn1icalcyclesandislnarkedwitl1higl1spccdal1dil1tcl1sit}'.Biologicalcyclcofnutri-cntclenlcntsiscorrelatedwithforestproduc-tit'it3'closcly-tbeabsorptionandutilizatio11ofthe11utricntelemcntsoftheplantareillflu-cnccddircctl3'orindirectlybykindsofenvi-ronn1cntallbctorsandsomephysiologicalandlllatcrialproducingprocessareattectcd.S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